不鼓励女童参加马拉松
2007年7月19日本报热闻曾经做过题为《头顶烈日肺吸尾气 女孩秀跑满城侧目》的报道,那时小惠敏刚刚跑完1000多公里来到广州。
■ 历时53天奔跑3558公里 8岁女童张惠敏从三亚跑到北京
■ 看升旗逛长城 “疯狂长跑”刚结束其父就欲报名北京马拉松
本报北京8月28日电 (特派记者 白志标)昨天清晨5时38分,天安门广场上,在等着看升旗的人群中,被哥哥背着的8岁海南小女孩张惠敏兴奋地挥舞着小国旗,注视着在雄壮国歌声中缓缓升起的国旗。
从三亚到北京花了53天,小惠敏跑了大约3558公里的距离,人们在钦佩这个小女孩的毅力时,也对其父亲张健民这种超大强度的训练做法提出质疑和建议。
“这样的做法不但对这个小孩的身体造成伤害,而且还会影响到她的心理健康。”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医院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运动医学专家说。而对于小惠敏打算报名参加9月份北京马拉松的想法,体育总局田管中心办公室主任王楠则直接予以了否定,“我们的规定就是满18周岁的健康人,她不符合条件,而且我们也不鼓励小孩从事马拉松项目。”
小惠敏:
在天安门广场看升旗是一个心愿
昨天凌晨3时左右,张健民就起床了。“到了北京就已经结束了我们这次的‘特色长跑夏令营’活动,所以去长城以及看升旗就是旅游性质了。”
看着正在儿子背上和记者们斗嘴的小惠敏,张健民说:“不过今天我们还是跑步过来的,从我们住的地方到天安门广场不到10公里的距离,我陪着小惠敏跑来的,大约在4时40分左右就到了,她连汗都没有出,如果再跑得远一点我肯定是跟不上她的。”
在天安门广场上观看升旗是小惠敏这次跑来北京的一个心愿,在等候升旗前的半个多小时里,小惠敏一直都是哥哥背着。由于时间太早,天安门广场周围还处于黑黢黢中,爬在哥哥背上的小惠敏开始有些倦意,似乎很快就要入睡。不过,周围的记者没有让她如愿,闪光灯以及不断提出的连刘翔都难以回答的诸如“你的理想是什么?你想参加奥运会吗?你跑步时有什么感想?”等问题。当然,当国歌奏响时,小惠敏完全没有了睡意,神情变得非常专注。
张健民:
13岁之前要按自己的方法训练她
“其实她根本不知道这些问题是什么意思,奥运会对于她还没有什么概念。”张健民一边走一边跟记者说,但自己的目标很明确,就是让女儿在13岁之前一直按照自己的训练方法跑步,“用3~4年的时间完成基础体能规划训练,如果在13岁之前成绩不错,那就让她进入专业的体校继续从事长跑,如果不行放弃长跑而且也不耽误上学。”
南方游客:
她比那时黑多了也瘦多了
看完升旗后,小惠敏跟随父亲等人从人民大会堂东侧走至前门西的停车场。在这不足300米的距离中,路边有不少卖纪念品的小贩,小惠敏的爱玩天性完全表露出来,不管看到什么她都要停下来看看、摸摸,一直“闹”个不停,让父亲给她买东西。
看到有那么多记者跟随,小贩们都兴致勃勃地询问“这个小女孩是谁啊?”当得知就是这两天媒体报道的那个从三亚跑来北京的小女孩时,“啊,我的天哪!”小贩们几乎发出同样的惊叹。
对这个小女孩惊讶兼敬佩的还有观看升旗的人。“这个小女孩我从报纸上知道她的事,确实很厉害,”一位拉着行李箱的游客说,“佩服归佩服,不过我不会让自己的孩子这么去跑,听说这样对小孩身体发育还是有影响的。”而另一位游客则观察得更为细致,“之前我在南方的媒体上看到过她,现在看比那时黑多了,而且也瘦了。”
热点回顾
赞助商
小惠敏广州媒体见面会的现场出现了国内某运动品牌标志,而且张家人时时处处都穿着这家品牌提供的运动服饰。
经纪人
张惠敏的经纪人彭鑫向记者出示的是《中国建材报》福建记者站的名片,张健民透露,“他拉10万元以上的,算是大赞助,我们四六分,他四我六,要是小的就三七分。”
经济状况
之前有报道称张家经济拮据,一家人住在澄迈某村已荒废十多年的猪圈里。家里十分简陋,没有电也没有家具:睡的床是石头上铺的几块木板。
可能侵权
有律师表示,小惠敏长跑的活动,早在她放暑假前就开始了,有经纪人,有商家赞助,这项长跑活动背后有着商业操作。这种行为,不仅侵害了未成年人正常的受教育的权利,也对未成年人身心健康造成了很大的伤害。如果发现未成年人的权益受到商业行为的严重侵害,律师可提起公益诉讼。
田管中心:去年他们就曾前来报名
离开天安门广场,记者随即赶往国家体育总局田径运动管理中心,因为张健民正领着女儿前往2007年北京马拉松赛设在宣武区的一个报名点。
据记者所知,今年的北京马拉松赛报名前提是必须年满18周岁的健康人。“虽然小惠敏年龄不够,但她已经参加过了今年的厦门马拉松赛、海口马拉松赛等赛事,成绩也都可以,连肯尼亚的世界冠军都对她赞叹不已。”张健民说:“所以我们希望她也能参加北京马拉松赛。”
“北京马拉松的报名条件说得很清楚,一定是年满18周岁的健康人。”田管中心办公室主任王楠告诉记者,“既然赛事做了这么严格的规定肯定有它的道理,而且也不可能随便改动,因此不管是哪个报名点都不可能允许她报名。实际上去年他们就来报过名,我们当时一口回绝了。”
而且王楠还强调,“事实上,即便是我们的专业马拉松队,也只是从青年队开始,既没有少年马拉松队伍,也没有少年马拉松赛事,而且我们也不鼓励少年进行马拉松训练,因为小孩子身体处于关键的生长发育期,不适合从事这个项目。”
运动医学专家:如此训练就是摧残
对于训练强度大的质疑,张健民强调为体育投入,牺牲是值得的。“她的偶像是刘翔和王军霞,我觉得王军霞当初的训练强度还是不够大,如果够大她的成绩一定更好。”张健民这样的观点在体育医院的运动医学专家看来,“完全就是对运动训练的无知。”他强调,“他这样训练孩子根本就是摧残,如果这样继续下去,这个孩子的最后归属就是残废。”
那么小惠敏进行大强度训练对身体究竟有何影响呢?记者向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医院院长李国平教授进行了咨询。
李教授解释说,就8岁的小惠敏而言,这么大强度的训练对其身体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下肢受到损害,由于小孩还处在生长发育期,这样的训练最直接的就是导致她的脚变形,而且她的跟腱、踝都还不成熟容易受损,另外未发育成熟的关节在大负荷训练下磨损严重。其次,这种不科学的训练方法导致的最大问题是心脏负担加重,同时造血系统如肝、脾受到影响,从而使免疫能力下降,甚至对消化系统、泌尿系统乃至神经系统都有影响。李教授还强调,按照运动训练理论,大强度训练就必须高质量补充,而这个孩子每天的补充从她父亲的介绍上看肯定是不够的,“国家队的大强度训练也是在强有力的保障下才能进行的。”
张健民在接受采访时一直说自己的孩子在检查时各项指标都正常,“而且她比同年龄的孩子身体条件更好。”李教授认为,这样的指标没有意义,“每个年龄段的身体承受能力各项指标是有个范围的,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个指标也是变化的,而且现在所谓的指标正常对于她这个年龄段而言可能并不适合,我建议她应该到专门的医院做个全面检查。”李教授还表示,目前看来,这个孩子或许真有长跑方面的天赋,如果是一个负责任的父亲的话,就应该科学地去发展这种天赋,现在的行为近乎扼杀。
“她是从3岁开始跑的,一开始是200米。现在从周一到周五,她要在凌晨2时30分起床,状态好时就是40公里,不好时也要跑32公里左右,晚上是8时30分睡觉,中午有2个小时的午睡。”(张健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