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深圳炒房团向重庆、成都、武汉、长沙等中心城市出击,他们出手豪阔,一掷千金,所到之处房价急剧上涨。
(投资)首选一线城市,一是考虑人口总量,人口规模要在五六百万以上,基数要大;二是经济发展速度,有活力,有的城市虽然经济总量也不错,但经济的活力不足,也不值得投资。
―――深圳炒家贾先生
深圳炒房团是还乡还是扫荡
买房不问价就像挑西瓜
8月3日上午11时45分,一群身着T恤、短裤、凉鞋的特殊深圳“游客”抵达重庆江北机场,他们的目标不是重庆的“地标”——解放碑、朝天门,也不是红色旅游地渣滓洞、白公馆,而是重庆的各大楼盘。
8月5日晚10点,离开重庆时,他们成为十四栋别墅、四套豪宅的新主人,拿下的物业市值约2000万元。
类似这样“阔绰”的出手并不是第一次。2006年10月,第一个深圳奔赴重庆的购房团来到重庆,此后单就深圳媒体组织的深圳购房团就前后去了6次,每次成交均在两千万元以上。
这样的场面同样在其他城市上演:5月19日,长沙雨花区的上河国际商业广场均价开盘接待了一位豪客,一出手便买下27套的两层公寓,总面积近2700平方米。“当时吓了我一跳,一看身份证号码是湖南的,但他留下的联系方式却是深圳的。”上河国际商业广场营销策划总监方向明说。此后,一支50余名深圳客组成的深圳购房团考察长沙楼盘,考察三天内签约20多套,现场签约金额多达1800万元。
6月29日,近50人的深圳购房团登陆武汉,在为期两天的淘房之旅中,成交金额突破2000万元,创造了武汉异地置业的奇迹。武汉盘龙城F天下别墅楼盘副总经理刘必恩介绍说,价值200万—500万元的别墅今年以来共出售100多栋,其中深圳人买走90多栋。
7月20日—22日,由深圳媒体组织的50人深圳炒房团空降蓉城,低调考察成都十余楼盘,短短数小时,这些人便在价格过万的壹号公馆下单买下20套房子。3天时间,这个购房团队总成交金额超过6000万元。
“他们买房子就像我们在超市挑西瓜一样简单!”8月15日下午,中原地产惠州公司的销售工作人员小江说,在有着当地“香蜜湖”之称的荷兰水乡楼盘,他带着一对深圳夫妇看完了四套房子,除了其中一套看不到江景,其余三套都被这对夫妇买下。
……
从惠州、东莞、到珠海、中山,然后是广州,进而出广东杀入南宁、武汉、南昌、长沙、重庆、成都,这些“出手阔绰,一掷千金,看盘迅速,下手既狠又准”的深圳购房群体在所到之处,和当年的“温州炒房团”一样,开始拥有一个自己的地域标签——深圳炒房团。
气势
“黑名单”囊括有增值潜力城市
在多次组织深圳“炒房团”行动的深圳一家媒体主编陈昌询看来,“深圳炒房团”和“温州炒房团”还是有着本质区别。他认为,温州炒房团喜欢抱团,垄断性购买,集团式炒房,而深圳是个移民城市,大部分人来自内地,在深圳打拼奋斗后,希望在老家省会城市、中心城市买套房,既是投资,又可以自住,或者给父母住,有点衣锦还乡的意思。比如深圳的四川、湖北、湖南人很多,所以重庆、成都、武汉、长沙成为深圳人内地置业的主要城市,在购房中也以个体为主,分散,每人一般就买一到两套,深圳炒房团还因此得了一个“还乡团”的帽子。
这样的格局也在发生演变。以8月3日至5日赴重庆淘楼的深圳炒房团为例,记者做了粗略统计,50余人的团友中重庆籍仅10人左右,比例约为1/5,大部分均来自与重庆甚至四川毫无关联的湖北、安徽、广东及香港等地,他们的目标当然不是买来给父母住或未来返乡居住,只为实现资本增值。
他们的“胃口”很不小,8月3日,在重庆融侨半岛,当一位销售代表极力推销,楼盘前面的大桥即将于10月份通车,一通车一平方米至少涨300元时,结果引来深圳炒房团的“哄笑”,弄得销售代表都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三百元一平方,一套房三个月就赚六万呢?”炒家丁先生拍拍他的肩膀:“小伙子,为了三百块我们根本就不会来了,我们要的至少是三千!”此言非虚,不少深圳炒家斩获颇丰。他们的足迹也不仅限于自己的家乡,开始向国内有增值潜力的一线城市延伸。在深圳媒体开出的“投资中国”城市名单中,首批“入围”的城市有重庆、成都、武汉、长沙、南昌、南宁等,甚至包括大理这样不起眼的旅游城市也成为他们的目标。在深圳媒体打出的旗号中,这些城市只是首批,他们打出的是“投资中国”的概念。
原因
深圳房价高企 游资寻找出口
这一轮深圳“游资”大量出走的主因是深圳房价高企,大量“游资”需要寻找出口。深圳媒体操办“深圳炒房团”的负责人许总在重庆的投资座谈会上分析认为,在深圳连宝安、龙岗的房价都已经达到1.8万元/平方米接近两万,有安全保障的投资时机已经过去,在深圳炒房的风险加大,内地不少城市比如重庆、成都、武汉、长沙、南昌甚至昆明,仍属于价格洼地,都是值得投资的区域。
据统计,到今年5月,东莞商品房均价仅为每平米4942元,与同期深圳的商品房每平米14223元相比,仅是后者的一个零头。6月份的统计数据,惠州惠城区商品房均价每平米4593元,珠海新建商品住宅交易均价为每平米5342元,即使是在华南经济第一大市的广州,2007年上半年的商品房均价也仅为每平米7764元。周边珠三角城市所形成的连片价格洼地,已经让深圳的楼价成了走势陡峭的“奇峰”,“用于投资的资金流,自然全部都顺势而下,流向珠三角”。
广东之外的城市以重庆为例,重庆较低的房价是吸引深圳炒家的重要原因。根据重庆房地产管理局发布的7月统计,重庆主城区新批准上市销售商品住房中,销售价格在3000元/平方米以下的占64.4%,成交的情况同样如此,7月单月,重庆主城区商品住房建筑面积成交均价3052元/平方米。超低的房价令不少炒家一听到报价就大叹“真便宜”,不少炒家也表示,这也是驱使他们在三天内迅速出手的主要原因。
此外,从今年6月份以来,深圳政府连续出台了多项楼市“紧箍咒”,包括严厉打击非市场行为对楼价的影响、出台税收措施、收紧银行贷款等,对市场上的炒房行为进行持续高压。
除了高房价的逼退效应,世华地产市场研究总监肖小平认为,各地在房地产政策上的不同也是深圳炒房团频频出手珠三角的原因。按照目前深圳收紧了房贷的审批、采用新版合同、推行新的房地产个税征收等,都将大幅增加房地产投资者的交易成本,而相对来说,目前珠三角其他城市在政策层面上则更为宽松,对于早已熟悉房地产市场投资规则的深圳人来说,可谓如鱼得水。
[1] [2] [3]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