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全国著名的外来务工者聚集地,非户籍工作人员近千万。过去,这个群体被称为“捞仔捞妹”。“"捞",就是捞钱。”有人解释说。还有更多的称谓,诸如盲流、农民工、打工仔、外来妹、外来务工人员,人们曾经这样叫着他们。
在过去相当长一段时期,这支推动东莞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生力军,尽管城市在他们手中长高,却往往记不住他们的名字。
今天,这个他们为之付出辛勤汗水的城市,既是他们的谋生之地,也在逐渐成为他们的精神家园。今天,他们有了一个雅致的新称谓--新莞人。名正言顺!今天,他们不再是他们,他们成了我们。像水溶于水,不再有隔阂,同一片蓝天下,共建和谐,共享和谐。称谓之变还只是起点。在东莞,针对这个特殊群体的政策、机制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他们真正靠劳动感受到了平等、赢得了尊严。而这一切,正是东莞包容精神的深刻体现。
旧称谓不符时代发展需求
“外来工”称谓问题一直受到东莞上下的广泛关注。今年东莞“两会”期间,部分政协委员提出“外来工”称谓隐含了一定的歧视意义,不符合时代发展的需求,也不利于广大外来人口与本地户籍人口的融洽相处。
政协委员房智平在提交的《建议东莞市政府公文取消“外来工”这一称谓》提案中中称,东莞拥有800多万名外来务工人员,他们为东莞发展奉献了自己的青春和智慧。“外来工”一词在改革开放之后的内涵也在不断发生变化,现在许多非东莞户籍员工对外来工、民工等称呼感觉含有歧视之意,甚至对“打工仔”、“外来妹”、“外来工”、“外来人口”、“流动人口”之类称呼更感觉到身份的不公平。
房智平在提交的提案中建议,在东莞市政府公文、政府会议上取消外来工这一说法,使用其他词汇代替。词汇方面可使用新东莞人、非东莞户籍人士、非户籍企业员工等称谓,减少本地人和外地人之间的称谓冲突。
来自九三学社的政协委员也在提交的提案中建议,取消政府公文中“外来工”的称呼。同时建议在市、镇工会里设立“新东莞人之家”,此举利于开展维权工作。
历时数月讨论新称谓诞生
房智平等政协委员的提案引起了东莞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志庚的重视和认同:“"外"字使本地人和外地人造成概念上的隔阂,一定要改。”
东莞市委宣传部等有关部门迅速组织力量,历时3个多月,通过电话访问、网上调查、个人访谈和召开座谈会等渠道广泛征集社会各界人士对“外来工”称谓的变更意见。市委宣传部和社科联组织召开“改变"外来工"称谓座谈会”,广泛征集社科专家、基层社区代表、企业代表意见。东莞媒体及驻莞媒体开展了“外来工”新称谓的征集活动。通过各种形式,共收集到市内外社科专家、新闻媒体和企业员工意见一千多条。
整个东莞都关心起“外来工”改名的事。
经过梳理和汇总,市委宣传部最后确定四十六种备选称谓提交市委、市政府讨论,并提出了三种比较理想的新称谓建议。市委随后召开党政领导班子联席会议,对“外来工”新称谓进行专题讨论,最终确定“新莞人”为“外来工”的新称谓。
今年4月16日,一个新的称谓从东莞市党政班子联席会议上不胫而走――“新莞人”。根据规定,今后东莞市各级政府部门和公共机构发布的正式公文中,将用“新莞人”指称广大外来人口,不会再出现“外来工”等称谓。
新称谓增强认同感和归属感
旧称谓从此走进历史。
新称谓“新莞人”,包括不同领域不同性质不同层次的外来劳动者和建设者。东莞各界人士认为,“新莞人”的称谓比较亲切,也比较雅致,包容性强、涵盖面广,有利于消除本地人与外地人的隔阂,增强相互之间的理解与信任,有利于增强来莞员工对东莞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改名为“新莞人”体现了“海纳百川、厚德务实”的东莞城市精神,是实施“新东莞人工程”重要举措。
今年4月17日,当“新莞人”的称谓正式在媒体上刊出,外来工群体普遍表示欢迎。
东莞巨汉灯饰公司的刘雪颇多感慨。他来东莞10年了,4月初刚落定户口。他表示,“新莞人”温馨亲切,会鼓舞外来人员扎根东莞、建设东莞的信心和士气。来自湖南的“新莞人”郑晓均也说,以前一个"外"字,就将外来员工和这个城市隔开了,叫“新莞人”,感觉获得了这个城市的认可。
湖北来莞工作的苏娜表示,改名之后,感觉地位提高了,现在名字没了“外”字,大家也无需见外,更像一家人了。
“改称谓仅仅是开始”
“改称谓仅仅是开始。”市委书记刘志庚说,“东莞正从政治、工作、生活等各方面关心外来员工,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
刘志庚的话,也是“新莞人”的愿望。一系列举措,正在东莞铺开:
4月24日,刚刚获得新称谓的“新莞人”,收到了第一份礼物。这一天,东莞市“新莞人培训工程”正式启动,今年将拨出专项培训资金6000万元,19万“新莞人”将享受户籍劳动力同等的资助性培训政策,4年内计划培训85万人。
4月14日开始,市劳动监察部门兵分四路,对最低工资标准执行情况,以及劳动合同签订情况进行了为期8天的大检查。
4月26日,由广东省牵头的首届省际农民工法律援助工作协调会暨合作协议签订仪式在东莞举行,江西、湖南等10个省(区)共同签署了全国首个《省际农民工法律援助合作协议》。更令人欣慰的是,东莞已经通过着手建设廉租房、放宽入户政策、扩大社保覆盖面,解决新莞人子女入学等办法,切实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这一个个关爱举措,在叫响“新莞人”的亲切称呼之后,更让每一位新莞人实实在在地体会到被尊重、被信任、被融合的感觉。
(责任编辑:赵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