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新闻-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综合 > 法制日报

蜕变:从法学院学生到大律所金领

  在法律的艺术中,适法者其实是诠释法律的艺术家,有一种区别于纯粹技术操作的情感的临在;并且,真正的法律并不仅仅存在于法律的规条文本中,更存在于适法者的诠释之中,一如音乐不是乐谱上的东西,法律也不仅仅是文本中的白纸黑字。


  ——吴经熊

  吴经熊

  :字德生,1920年东吴大学法科毕业,美国密歇根大学法学博士,现代中国在世界范围内享有盛誉的法学家,曾任东吴大学法学院院长并参与民国多项立法,一生兴趣广泛、著述甚丰,有《超越东西方》、《法律哲学研究》等诸多著作存世。

  书林臧否 那些机械复制时代的思想碎片啊……

  蜕变:从法学院学生到大律所金领

  每年,律所里来来往往的法学院学生很多。每年我们也都会看到,不同的面孔犯着很多同样的错误。如果有资深律师能够将执业的点滴甘苦、经验教训生动细致地作一种叙述,或许可以给许多的后来者昭示前进的道路与方向。令人欣喜的是,我们的案头即有这样的一本书———《蜕变———从学生到律师》可以推荐给大家。

  律师生涯的起跑点

  贺卫方

  按照现在美国的流行做法,在二年级结束的那个暑假里,法学院学生要到律师事务所实习,但是,这并非我们这里那种与毕业之后的就业没有多少关联的实习。律所同意一个学生来实习,就意味着该学生已经成为这家律所的候选人。因此,一个暑期的实习便是实在的试用期;实习生在律所的职业以及日常表现就事关他未来是否得到录用。虽然美式法律教育与我们在体制上存在着很大的不同,但是,夹在二三年级之间的学生对于律所的具体管理制度、怎样才是一个合格律师的职业行为方式等等所知甚少,这一特点在各国之间却没有太大的差别。如何让一个实习生在进入律所之前以及在实习过程中能够有备无患,在遇到一些具体问题时能够成竹在胸,这就是本书作者要追求的目标。

  两位作者都是阅历丰富的律师,而且是那种愿意把行内秘密向新来者合盘端出的执业者。书中作者曾将律师———还不是合伙人的那种———分为三种类型:朋友型、良师型和挑刺型;把合伙人分为追求完美型、园丁型、糊涂教授型和歇斯底里型。我相信,读完这本书的朋友都会承认,两位作者正是良师益友和园丁型的律师。他们循着实习生整个实习过程的各个环节,娓娓道来,把那些常见问题都细致地加以解说。作者特别举出某些例子,尤其是最可能发生错误的情况,作出重点提示,这些无疑都是很有针对性也很合用的。

  这本书所表达的不少知识乃是法学院的教育所没有提供的。在有关法律检索的那一章里,作者专门指出法学院的教育缺乏实践性的维度,一个绝好的例证便是实习生普遍缺乏富于效率地检索法律的能力。当然,有些因素是某种特殊原因造成的。例如,由于一些法律资讯公司给许多法学院提供免费检索资讯的条件,导致学生们在法学院检索资料时大多没有时间意识。但是,到了律所,这种风格就完全行不通了。这不仅因为资讯公司之于律所不再是免费资源,更重要的是,几乎没有一个职业比律师更恪守“时间就是金钱”这句格言的了。律所向客户开具的账单里必须把为这个客户服务的时间具体列出,甚至按照多少分钟计算。尽管如此,也许还是会有本书的读者提出这样的疑问:如果书中所描述的那些特殊的知识、技能以及行为准则能够通过法学院的教育让学生们早早地掌握,何至于让他们到了律所之后再苦苦摸索,甚至要经历不少错误才有所领悟?

  容许我简短地回应这样的疑问。在我看来,尽管我们从本书的论述中可以看到法律教育需要反思和改进的一些方面,但是总体而言,法学院的教育无论如何也无法替代律所提供的那种训练。因为前者所关注者首先便是博雅之士的培养,然后才是专业知识与技能的掌握。自从最早的大学把法学作为一门高等教育的专业之后,法科就具有了崇高学识(ahigherlearning)的地位。在校期间,学生需要研习人类的文化遗产,在学习的过程中提升品格,树立对于人类命运的深刻关怀,并把自己所学专业与更广泛的知识和思想相关联。法学院的学生当然需要掌握职业的技能,但是在大学阶段,他们更需要的是奠定今后运用职业技能的价值观基础。至于具体技能,还是离不开大学后的学徒式训练,或者像美国法学院所安排的那种见习训练。这也是为什么美国的法学教育会是一种后本科的模式,欧陆法国家大多在大学本科和司法考试之后特别安排学徒式的训练期的原因。这也多少反衬出我们的法律教育体制上的一些缺陷。

  所以,很难指望通过改革,让大学承担起学徒训练的任务。这反而凸显出实习的重要性,以及像本书这样的出版物的独特价值。除了一些专业技能以及律所内部的特殊规范之外,书中还有不少待人接物方面的注意事项。这里更多涉及到的是人生修养上的要求,许多都属于一些普遍性的规则,不仅仅适用于法学院来的实习生,也适用于其他领域的职业新手;不仅仅体现了美国或者西方的道德准则,也符合中国传统伦理学说的要求。学生们不妨把这书中的教导与我们古典时代的一些学说作些对照,也许会发现不少暗合之处。例如,胡适先生曾经举出朱熹教导的为官之道,即“勤谨和缓”四个字,他解释说:

  勤,就是不偷懒,就是傅孟真引者按:即傅斯年所谓“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这样去找材料,叫做“勤”。

  谨,就是不苟且,要非常的谨慎、非常的精密、非常的客观,叫做“谨”。

  和,就是不生气,要虚心,要平实。

  缓,就是不要忙,要从从容容地校对,宁可迟几天办好,不要匆忙出错。

  胡适说:“这勤谨和缓四个字本来是前辈教人作官的方法,我把它拿来作为治学的方法。”(胡颂平编著:《胡适之先生晚年谈话录》,联经1985年版243页)其实,这样的规范中的不少内容也未尝不可以作为实习律师的行为准则。

  最后,我要说,像所有的人生指导书一样,这样的书固然可以让实习生避免一些困难和错误,但是要完全不犯任何错误却也是很难的。罗素有言,错误本身正是教育的一部分。能够从错误中学习人生与职业的经验,不断地提升自己的层次,这才是最要紧的。

  好律师是怎样炼成的

  ——从初出茅庐到久经沙场

  张大年

  《蜕变:从学生到律师》一书的作者是两位富有执业经验的美国律师。我利用今年暑假休假时间饶有兴趣地读完了这本书。联想起自己从一名中国的法学院和美国的法学院毕业生一路走来,成为贝克·麦坚时国际律师事务所的一名国际合伙人,书中的许多内容读起来非常熟悉和亲切,似乎又将我带回了自己当法律实习生的年代。在书中,作者以美国法学院学生都要经历的暑期律所实习为背景,讨论了一个法律职业界的新人可能遭遇的各类问题,并就如何在职场中取得初步成功提出了许多具体建议。尽管原作者设想的读者群体是渴望通过暑期实习成功获取律所正式聘书的美国法学院学生,但本书内容丰富全面,涉及大量律师职业生活中的细节,包括:如何准确理解上司的工作指令;如何与办公室中脾气秉性各异的人相处;如何合理地向客户收费;如何掌握社交场合中的礼仪等等,文字生动形象,因此它适合于所有即将步入职场的年轻人阅读。一般中国读者可通过本书一窥美国律师职业的门径,而对当下越来越多希望毕业后进入国际化律所工作的中国学生来说,本书更是了解国际化律所中律师必备素质的窗口。同时,对于日益重视人才培养的律所来说,本书也是一个较为便捷和生动的培训教材,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在人才成长的过程中,主观的勤奋努力与客观的资源、辅助都至关重要。我们衷心希望这本书能够对广大中国学子的职业规划与未来发展有所帮助。

  “律师”者,是指接受过专门法律教育,通过律师考试,取得执业执照,为当事人提供法律服务的专业人士。一名初出茅庐的法学院毕业生要想成为一名久经沙场、具有丰富执业经验的律师并最终成为律师事务所的合伙人,必须经历一段相当漫长的培训、实践、积累、提高和完善的过程,尝到人生中各种酸甜苦辣的滋味,悟出做人的基本道理,而其中从法学院的一名毕业生或暑期实习生转变为第一年的初级律师,只是跨出了万里长征的第一步。

  在任何国家,律师业的欣欣向荣都需要高素质人才对律师队伍源源不断地供给。当前,中国的法学教育规模已蔚然可观,全国开设法学专业的院校超过了六百家,每年都有数万怀揣各类法律文凭的毕业生期待叩开就业之门。而中国经济的持续热度,还吸引了越来越多在海外接受法学教育的中国学生选择毕业后回国执业,这在无形中更加剧了国内法律就业市场中的竞争。

  然而竞争激烈未必意味着在绝对意义上的“供过于求”。对于每个即将或刚刚走出校园、渴望在就业和执业中获得成功的年轻法律人来说,他们首先需要思考的问题就是:到底什么样的人才是市场真正需要的高素质法律人才?而在法律服务市场国际化背景下的就业竞争中,怎样才能成为这样的人才?

  国际化律师事务所对人才素质的要求

  尽管在发掘聘用人才方面各有需求和侧重,但国际化律师事务所基于业务需要,普遍制定了较高的人才引进和培养标准。在国际化律所看来,一个在当前市场条件下,能够胜任高端律师业务的优秀律师,必须具备多方面的素质,体现在:

  1.专业知识和技能

  在专业方面,高素质的法律人才必须同时具备出色的知识和技能。国际化律所看重员工的教育背景和学术表现,希望其在法学院学习阶段能够在知识层面打下扎实而全面的基础,掌握并理解尽可能多的法律领域,从而执业时在承接业务范围方面具备较好的灵活性。

  2.“软”技能

  “软”技能相对于上述“硬核”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而言,指一些并非法律职业专有、但对一个律师的成功极为重要的辅助性能力。具体而言,一些比较重要的“软”技能包括: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时间管理能力、人力资源管理能力、调节能力。

  3.职业精神

  律师的职业精神首先要求他们应践行特定的职业操守。世界各法域的法律人自治团体对职业操守问题都极为看重,往往会订立较为明确的成文规定,要求律师必须恪守对客户的忠实诚信义务。在变动迅速、频繁的国际商业环境中,律师承担着通过法律手段为客户降低风险的使命。优秀的律师都会从自身做起,从小节做起,稳妥地把握工作和私人领域之间的界限,在最大程度上避免由于个人的疏忽大意给客户和律所造成损失。

  4.与国际化有关的素质

  国际化律师事务所要求为其工作的律师具有胜任跨国业务所需要的语言能力和对不同地区工作生活环境的适应能力。能够熟练使用英语及其他至少一门语言,是目前许多国际化律所录用人才的基本标准。而对自身执业法域之外其他法域法律制度的了解,对不同地区社会生活和文化较强的理解和适应能力,同样对从事国际化的法律业务具有重要帮助。

  国际化律师事务所的人才培训模式

  前面已就国际化律所在人才素质方面的要求做了概括性介绍。应该承认,由于法律职业极强的实践性和法学院教育内在的局限性,期望甚或要求年轻的法学院毕业生仅通过在校阶段的学习,走出校门后便一步到位达到这些要求,显然并不现实。在年轻律师成长的初期,律师事务所都十分注重利用所内资源对员工进行综合素质的训练和培养。律所对年轻法律人在实践中开展的培训,不仅是其对整个法律职业共同体承担责任的表现,而且培训工作的效果也会反映到律所自身的经营利益当中。

  通过上述一系列的训练与培养,渐渐铸就其通向成功律师之路的桥梁。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我要发布Sogou推广服务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搜狐博客更多>>

·怀念丁聪:我以为那个老头永远不老
·爱历史|年轻时代的毛泽东(组图)
·曾鹏宇|雷人!我在绝对唱响做评委
·爱历史|1977年华国锋视察大庆油田
·韩浩月|批评余秋雨是侮辱中国人?
·荣林|广州珠海桥事件:被推下的是谁
·朱顺忠|如何把贪官关进笼子里
·张原|杭州飙车案中父亲角色的缺失
·蔡天新|奥数本身并不是坏事(图)
·王攀|副县长之女施暴的卫生巾疑虑

热点标签:章子怡 春运 郭德纲 315 明星代言 何智丽 叶永烈 吴敬琏 暴风雪 于丹 陈晓旭 文化 票价 孔子 房价

说 吧更多>>

相 关 说 吧

吴经熊

说 吧 排 行

搜狐分类 | 商机在线
医 疗 健 康 保 健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