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奥运猪”学习
【作者】杨耕身(作者系《潇湘晨报》评论部主任)
与“奥运猪”每天享受锻炼2小时等超级待遇相比,普通养殖猪生存处境的沟壑,只存在于人为设置的标准之中
国际先驱导报文章 适逢农历猪年,和猪有关的新闻可谓不少。
另一则令人关注的新闻,则是“奥运猪”。有媒体采访了北京奥运会冷鲜猪肉及猪肉制品独家供应,了解到关于“奥运猪”的“绝密身世”:出于安全考虑,养殖基地位置都是保密的,不能向外界透露具体地点;有专业保安24小时值守,生猪遵循只出不进的原则;食用的是经过欧盟认证的有机农作物,不添加防腐剂;生猪免疫采用天然中草药。为保证猪肉健康,甚至还要求小猪每天到室外“健身”至少2小时等等。
相对于“奥运猪”这样一种近乎贵族化的生存,我们不妨将普通养殖的猪称为“平民猪”。因此也不免发出这样的感慨:同样是猪,差距咋就这么大呢?别说“平民猪”不会被秘密养殖,不可能有专业保安为其进行安全值守——当然,对于它们而言,这些似乎也没有必要,但在其它方面呢?如在使用不添加防腐剂的饲料,为保证猪肉健康所做的种种安排等等,差距是否可以不必这么大?但以目前的情形看来,这似乎仍是一个难题。
有关“奥运猪”的另一个安全规定很能说明问题:“奥运猪”养殖基地不能有其他生猪闯入。“奥运猪”一旦混同于普通的生猪,或许后果真的很严重。而从另一方面看,这样的安全规定有多严厉,猪的“两种阶层”的差距也就有多大。
当然,正像北京奥运会冷鲜猪肉独家供应商、千禧鹤集团发言人对英国《金融时报》所说的那样,在生猪喂养中使用生长激素,在中国很常见,而“如果运动员食用了含添加剂的肉类,将无法通过兴奋剂检查”。这是必须保证“奥运猪”有机喂养的关键,相信也是会得到人们理解的。尽管这也意味着,以兴奋剂检测标准而言,原来中国大多的食肉者,每天都处于某种不可名状的“兴奋”之中。另外,依然该发言人所言:“这是一项政治任务,政治任务是不能谈成本的。”一句话,道尽中国自古好客之风尚,但什么时候,“平民猪”也能同样承载起类似“政治任务”之重呢?
无论如何,“平民猪”都有必要向“奥运猪”好好学习,使它们能像“奥运猪”服务于奥运选手们那样,服务于中国的食肉者。而让“奥运标准”能在奥运会后惠及千千万万的普通中国大众,其实已不仅仅是猪肉健康标准的问题。如果考虑到参赛选手还有鸡肉、牛肉以及蔬菜、水果等种种口腹之欲,我们也不难想像,除“奥运猪”之外,必然还会有诸如“奥运鸡”、“奥运牛”等在内的奥运特色食品大系。由是,我们不免也希望,这样的食品标准也能为普通的中国公众所享受。
正如王小波说的,“猪总是猪啊”,“平民猪”与“奥运猪”之间,并没有本质的沟壑,沟壑只存在于人为设置的标准之中。在今天,这种沟壑也正成为中国公众以及食品监管体制之块垒。通过提高食品安全标准,弥补断裂,消除块垒,若果能如此,则无疑将是2008年奥运会上中国收获的又一块分量十足的金牌。(来源: 国际先驱导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