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新闻-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喜迎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 招商银行特约 > 经典中国 辉煌成就

中国装备看辽宁

  

  老基地,新面貌:

  一道奋起的曲线

  装备制造业在辽宁是老产业――多年来一直是全省工业支柱。装备制造业在辽宁又是新产业――新的技术:大量先进技术的研发应用,使装备制造成为高科技的代表;新的布局:铁西工业走廊、临海临港工业园、“五点一线”产业开发,辽宁装备制造业正在发挥集聚效应;新的企业:转换机制,重组改造,一批现代化的骨干装备制造企业挺起脊梁。

  从“老”到“新”,辽宁装备制造业划出一道奋起的曲线。

  上世纪90年代,长期积累的体制机制矛盾,把辽宁装备制造业推入困境:产品卖不出去,许多企业停产,全省工业企业连续57个月亏损,下岗职工上百万人,占全国的1/10。

  装备制造业莫非真的走进死胡同?几十年积累的优势莫非真的被市场抛弃?

  辽宁没有服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装备制造业生产机器设备,是为经济发展提供技术装备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集中体现了一个国家的工业实力和竞争力。美、德、日等主要发达国家,无一不是装备制造业强国。暂时的不景气,不代表装备制造业没有未来。

  “辽宁要建设成为国家新型产业基地,一个重要的标志就是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努力用中国装备支撑中国制造。”省委书记李克强说。

  辽宁有良好的工业基础,素有“共和国装备基地”之称;辽宁有数百万产业工人,其中高级技工就有40万人;辽宁有雄厚的科研技术力量,辽宁的企业正在经受改革的洗礼。得天独厚的条件凸现辽宁发展装备制造业的比较优势。辽宁乘着国家振兴老工业基地的春风,重新高扬发展装备制造业的大旗,决心把老工业基地打造成我国先进装备制造业的新基地。

  新基地需要新思路。辽宁开阔视野,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中,在整个经济发展的大格局中,对装备制造业重新谋篇布局。

  ――东搬西建,沈阳铁西区摆脱困境,一个面积350平方公里的“沈西工业走廊”初现雏形。

  铁西新区,绿树鲜花中一幢幢现代化的新厂房拔地而起;铁西老区,新建的居民小区,商场酒店,花园绿地,错落有致。新老铁西,面貌一新,难寻昔日老工业区的昏暗破旧。铁西集中了沈阳60%的工业企业,被称为“东方鲁尔”。然而,铁西一度困难重重,40万产业工人中有13万人下岗,被戏称为中国最大的“度假村”。铁西改造面临艰难选择。是继续注资拯救老企业,还是把企业放入城市发展的大盘子中去搞活?辽宁省和沈阳市果断决策,全面实施搬迁整合。老城区和铁西新区之间的级差地租,使206户老企业获得土地置换资金120亿元,在铁西新区卸下包袱轻装前行。铁西老区改造成为商业区和居民区。几百根大烟囱倒下去,两个崭新的铁西站起来。目前以铁西新区为核心的 “沈西工业走廊”已成为先进装备制造企业的聚集地。

  ――“两区一带”,辽宁装备制造业转身向海,有了新优势。

  过去辽宁的装备制造企业集中在腹地。2005年,辽宁提出“五点一线”沿海发展战略,装备制造业在新一轮沿海开发开放中挑大梁。“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将以造船为重点,力争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装备制造业基地。大连临港工业区正在打造成运输装备基地。大连临海工业区则为一批大型装备制造企业提供专用码头,供大件下海。沿海与中部城市群优势互补,互为依托,合力发展先进制造业。

  新思路,新变化。辽宁装备制造业走出低谷,跃上新的台阶。2006年,辽宁的装备制造业产值达到1000亿元,首次跃升为全省第一大支柱产业。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最新消息

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产生 胡锦涛任总书记(图)

中共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委员名单公布 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