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在小黑板上写写画画,她们的小脚丫就是黑板擦。 |
李圣豪(左一)、李昌梧(右四)正在和孩子们看本报报道。 |
瘫痪老人19年收养十余孤儿
8月24日,本报“新闻蓝页”版刊登《4个女孩救出一个瘫痪“爷爷”》一文后,引起了强烈反响,国内新华网等各大网站及报刊纷纷转载,同时也引起了当地领导的高度重视。见报第二天,湛江市委常委、雷州市委书记李昌梧就拿着本报到了李圣豪老人家里慰问。
“哈哈,我的照片也上了报纸!”一眼瞥见自己的照片后,围在“爷爷”李圣豪身边的4个孩子高兴地跳了起来。笑声霎时填满了这座刚刚经受过洪水袭击的小院。
“党和政府一直想培养我成为合格的教师。”李圣豪倚在墙上,几乎失去知觉的双腿盖着一张小花被,说起自己的教师生涯,李圣豪的眼神熠熠发亮,偶尔手搭在腿上,言语中却略带遗憾。4个小女孩挤在床边,用粉笔在小黑板上写写画画。
结婚纪念日成终身瘫痪
时光倒回到1969年那个让李圣豪终身难忘的日子。当年的企水堵海工程,是湛江市开展农业学大寨的重点工程——要把十多公里长的海水拦腰堵截,使这里5万多亩滩涂变成耕种的良田。
李圣豪当时在雷州当教师,此次任务中担任抢险突击队队长,每天挑土扛石块工作到深夜。工地指挥部决定,7月23日赶在潮水上涨之前,将堤坝进行第二次合拢。而这天也恰恰是李圣豪与爱人结婚7周年纪念日。
这天一大早他就上了工地,一直工作到傍晚7时多。这时,高音喇叭里传来“潮水上涨,坝基出现潜漏,赶快抢险!”的广播声。
李圣豪听到后立即带领突击队员飞奔险情地段。这时已有十几条船排成“一”字形,护堵在堤坝的后方,防止海堤在涨潮时冲毁。他们在堤坝上面抬沙包、传石块,迅速将石块集中丢到事先绑制好的木笼里,几个人再将四五百斤重的三角木笼往堤坝潜漏处推下去。潮水越涨越猛,坝底的潜漏越来越大。八十多米宽的海堤终被上涨的海潮冲毁了。在决口上面抢险的人们来不及走开,连人带坝被冲到海里。这时原来的护堤船立刻变成“搜救船”。过了一个小时左右,船队终于在远处发现了一个“黑点”,李圣豪最终获救,成为被潮水冲得最远而唯一生还的人。
这次历险,李圣豪因脊髓神经受损致残,瘫痪的他从此告别了讲台。
瘫痪教师收养十多孤儿
虽然不能站在讲台上,但在组织的关怀下,瘫痪的李圣豪被安排到了当时的海康县(现改称:雷州市)教育局工作。其间,一心想成为“合格”教师的李圣豪没有放弃对业务的钻研。在他的辅导下,他的3个亲生儿女全部考上大学。这让李圣豪一下子出了名。1985年,李圣豪退休,来找他补课的人络绎不绝。于是,“义务辅导学生”成了李圣豪退休后生活中的“必修课”。
直至1987年,一件事彻底改变了李圣豪的退休生活。那年8月,他回到老家阳江。在那儿,李圣豪看到邻居收养了一个已经失去双亲的8岁的女孩。他想着这孩子无依无靠,若把她接养过来,教她文化知识,将来会成为社会有用之才。在得到邻居同意后,他将孩子带回了雷州。那个女孩,是他第一个收养的孤儿,叫李宁兰。现在,女孩已远嫁阳江。
自那以后,李圣豪陆陆续续收养了十几个孤儿,当中有在医院捡到的弃婴;有来自单亲家庭的,但父母没有抚养能力的孩子;也有从亲戚处辗转找到他的孤儿。所有这些孩子,李圣豪都冠以“李”姓,然后在家教他们学习,孩子们长到16岁左右,李圣豪就会把孩子送回到亲戚身边。李圣豪说,他最多时,同时收养了五六个小孩。
李圣豪每个月有900元退休金和100元左右残废抚恤金。平时周末,李圣豪会给当地的孩子们进行辅导,其中一两个他辅导过的还考上了清华大学。他的三个孩子都已工作。他们也会在经济上支持李圣豪。
4个小养女洪水中救了恩人
那些曾经被李圣豪收养过的孩子和接受过他辅导的孩子长大后也没有忘记李圣豪。他的几个学生凑钱在龙门水库附近为老人建了一座小院子。发生洪水时,李圣豪和他现在所收养的4个女孩就住在这里,并从这里险中逃生。
“帮别人不是为了报答。”他重复说着,“收养小孩,我们是互相帮助。”李圣豪行动不便,虽然休养多年,但仍然无法独立行走。每天早上,4个小女孩就会扶着“爷爷”到外面散散步。白天,李圣豪会辅导她们上课学习。
至于为什么不让孩子们上学读书,李圣豪说:“我的教学经验比较丰富,基础教育没问题。”在李圣豪的小屋里,散落着孩子们的课本和作业本。老大才10岁,可学习的知识已经是初中教学内容。李圣豪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孩子们就在一旁玩,从一张床跳到另一张床,偶尔闹的声音大了,李圣豪批评她们,孩子就不闹了,只是转过头还会对记者眨眨眼偷笑,一会儿,房间里又是热闹非凡。
8月11日,雷州市遭遇两百年一遇洪水袭击,4个聪明的小女孩,凭着她们的机智和勇敢,将瘫痪的“爷爷”硬是从汹涌的洪水中“扶”到了4米高的葡萄架上,从而为后来获救赢得了宝贵时间。
“你们很机智勇敢,了不起,以后要好好学习,有困难请找我!”李昌梧告诉民政部门领导,要对4个被收养的孩子进行备案登记,并继续跟踪关注她们的读书和生活问题,每月按五保户标准给她们予以补助,同时帮助她们重建房子,一次性给补助5000元。
文/图 本报记者 李颖、关家玉
实习生黄建豪 通讯员 梁国良、陈昌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