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新闻-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综合 > 南方日报

刘斯奋:别用放大镜看广东人!

  刘斯奋:别用放大镜看广东人!

  明天将登上广州“岭南大讲坛”

  明天,由广东省委宣传部、广东省社科联主办的“岭南大讲坛·艺术论坛”将首度在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开讲。广东省文联主席、广东画院院长刘斯奋将重新拾起一个已是旷日持久的话题——“岭南文化的得与失”。


  出生于广东中山一个文学渊源深厚的家庭,刘斯奋早年毕业于中山大学中文系后,长期扎根岭南文艺界。1981年,37岁的他默默开始长篇历史小说《白门柳》三部曲的创作,直到1997年,53岁时他才完成这部鸿篇巨制第三部《鸡鸣风雨》的创作,并于当年获得中国长篇小说最高奖——茅盾文学奖,成为广东第一位也是目前唯一获此项殊荣的作家。近年来,刘斯奋将关注点转向绘画方面,他的写意人物画突破传统文人画的图式,被誉为典型的现代文人画代表。

  面对“岭南文化的得与失”的话题,记者率先采访了这位岭南文艺界领军人物。他犀利的话锋间,隐含了对岭南文化个性、问题与出路的深思熟虑。

  1.岭南文化是“杂交”的文化

  记者:在近年来的不少讨论中,岭南文化是边缘文化的观点比比皆是。

  刘斯奋:其实不仅是岭南文化,同样的质疑也存在于其他地域文化。只不过这些年广东名声在外。正如一母所生的不同儿女,地域文化既有共性也有个性,有的共性多一些,有的个性明显一些。地域文化和它所隶属的文化体系之间,既是统一的也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不能因为其与文化母体相比表现出若干变异,就认为“没文化”,这显然不是一种多元的发展的观点。

  岭南文化是一种“杂交”的文化,由古代百越族土著文化、大规模移民带来的中原文化,以及来自西洋、南洋和包括非洲、美洲等地的异域文化“杂交”而成。一般地讲,凡是“杂交”生成的,个性就特别突出。岭南文化也是个性鲜明:不拘一格,不定一尊,不守一隅。

  由于岭南文化的内在基因确实也产生出这样的现象,岭南的文化巨子往往都以“开风气之先”著名,如:禅宗六祖惠能,就是使西来佛教成功地中国化的人物;而明代大儒陈白沙也是破除了对理学的尊崇,发展出自身的心学;近代以来,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等人,无一不是开全国风气之先的人物。而相对而言,中国其他地域的较多是“集大成者”。

  记者:所以说广东文化界总无法持久地产生在全国叫得响的大师、作品?

  刘斯奋:广东会突然冒出一些在全国叫得响的奇人,好比康有为、梁启超,但岭南缔造的许多“第一”,却只开花不结果。如广东人最早“发明”了电影,电影厂却是在上海建起来并成为电影业中心的。当年陈白沙在京城成名,梁启超也是要在离开岭南以后才获得最大的成就。这些,大概就与岭南文化精英意识不足有关。

  讲到岭南文化的创造力,这其中就隐匿着一对“得”与“失”的矛盾:岭南文化往往表现为感觉敏锐,反应迅速,勇于尝试,善于出新,开风气的爆发力好;却往往耐力不足,定力、持久力不够,这使得发明创造难以做到根深叶茂。历史上的岭南,文化巨子不时出现,却从来没有出现群星璀璨或众星拱月的局面,往往是某个大人物突兀而起,却看不到一个深厚的文化渊源和长盛不衰的流派,大约就和这一缺陷有关。

  此外,岭南文化由于内在的基因,决定了它“得”在能迅速冲破传统文化中那些绵长、惯性的东西,调整传统文化的某些偏颇,这一点上远远胜于内地;“失”在对文化缺乏一种虔诚、崇拜,眼光短浅一点,现世主义,缺乏那种十年磨一剑的气度。

  2.广东能争夺文化中心吗?

  记者:还有一种近似的提法,说近代广东有“穿堂风”的现象。

  刘斯奋:怎么能叫“穿堂风”呢?近代广东在全中国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可替代的,无论是近代革命还是改革开放都是这样。近百年来,没有广东,中华文化怎么打开门户接受世界新潮流?

  说到底,我觉得广东能够对整个民族文化起到这样的作用已经非常了不起了,完成这样的使命已经足以自豪了,不要强求它的文化非要在全国怎样怎样。在我们对待自身民族文化的内部构成时,恐怕不能独尊哪一种地域文化,而排斥或贬损其他。

  记者:也有人这么说,岭南文化的缺点就是中原文化的缺点;中原文化的缺点也就是岭南文化的缺点。

  刘斯奋:岭南文化与中原文化本质上是同根同源的。从南越国开始到两晋南北朝的中原居民南迁,再到后来两宋中原地区再向岭南大规模移民,基本奠定了岭南文化与中原文化融合的完成,岭南文化也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有机构成而成形。因此我们看到,明代,广东出现了为中华传统思想文化作出重要贡献的“白沙学派”(又称“江门学派”),岭南江门人陈献章(陈白沙)创立的“心学”,上承程朱理学,下启陆(九渊)王(阳明)心学,成为中国文化思想史上的重要人物。明朝末年又有中原向岭南地区的大规模移民,自此岭南和中原各地成为一体,岭南地区人才辈出,文化创造不断,难分岭南岭北。

  记者:可是对比如今海派文化、京派文化的凌厉气势,广东到底还需不需要在文化上争夺一个中心地位呢?

  刘斯奋:其实,文化的竞争力在本质上还要依附于经济的发展,没有经济基础,文化的辐射力、影响力不可能真正实现。我们说美国200年的历史,但是好莱坞征服全世界,他们的文化你敢小看吗?再说我们的汉唐盛世,不也是依靠强大的国力向国外输出软实力和文化吗?

  对比一些历史沉淀深厚的内地省份,他们现在文化上的影响力究竟有多大呢?而广东呢?占据全国GDP1/7强,无论是粤语、粤菜还是其他,不是一股强势力量吗?更何况,中国发展到今天,对于文化的要求与过去已经有质的不同,过去是农业文明社会,崇尚的是农业文化,现在是工业文明、信息文明的社会,必须要有一种全新的文化与之相适应。继续躺在老祖宗的荫庇下自满自足是没有前途的。广东目前正努力在全国率先实现现代化。一种从本质上有别于农业文明的全新的文明正在形成,从而为广东省文化建设提供了坚实的现代基础。应当说广东的文化是大有希望的,对此我满怀信心。当然要说全国文化的中心之一,这不是短时间就能完成的,需要一个相当时间的哺育、积累、提升。

  就说广州吧,1200万人口中500万是流动人口,可以说广东经济的迅猛发展吸纳了全国的精英志士,多元的文化、观点获得并存,广州就有点像文艺复兴时的佛罗伦萨,吸引那么多有钱的贵族、人才汇聚。在这样的情景下,我们的政府更应该增强人才的流动性,为他们营造开明氛围,为他们提供更多施展才华的机会。但是人才来了能不能成为大师,我们不能决定,可毕竟会形成一片藏龙卧虎之地,事情就一定大有希望。

  3.不要用放大镜看广东人

  记者:广东人的“吃文化”、处处讲吉利等个性,颇受指责,有人甚至说:“广东人若不把吃文化后边的无所顾忌的人性本质克服掉,广东再发达也不可能在中华文化前进中起到领袖的作用。”

  刘斯奋:这纯粹是白操心!吆喝几声广东人就不吃了?其实你说,全国哪个地方没有这样那样看似特别甚至怪异的风俗习惯?为什么单单要拿着放大镜去看广东人的这些方面呢?

  俗语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中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各不同地域自然条件、历史条件和人文气质的差异,就形成了性质不同、形态各异的地域文化。当时中原人在交通十分落后的情况下,远涉千山万水,移民到岭南来,说到底就是为了谋生,由此衍变出来的岭南文化中的一些基因,比如实用主义,爱吃,宁愿花钱请客不愿意买画看戏的个性,都是日积月累,有深层原因的。历史形成的基因,怎么去改?

  其实,各种地域文化都有长处与不足,地域文化不应妄自尊大,坐井观天,更不应以自身的地域传统为标准,贬低排斥对方。现在来广东的外地人越来越多,我不希望大家都带着原来地域的眼光去看广东人,去放大广东人的习俗个性。说到底,在文化上的频频指责,其实暴露的是面对广东经济发达背后心态上的不平衡。

  本报记者 李培 实习生 张蓝溪

  图:

  刘斯奋与他的画作。 杨凯 王昕伟 摄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我要发布Sogou推广服务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搜狐博客更多>>

·怀念丁聪:我以为那个老头永远不老
·爱历史|年轻时代的毛泽东(组图)
·曾鹏宇|雷人!我在绝对唱响做评委
·爱历史|1977年华国锋视察大庆油田
·韩浩月|批评余秋雨是侮辱中国人?
·荣林|广州珠海桥事件:被推下的是谁
·朱顺忠|如何把贪官关进笼子里
·张原|杭州飙车案中父亲角色的缺失
·蔡天新|奥数本身并不是坏事(图)
·王攀|副县长之女施暴的卫生巾疑虑

热点标签:章子怡 春运 郭德纲 315 明星代言 何智丽 叶永烈 吴敬琏 暴风雪 于丹 陈晓旭 文化 票价 孔子 房价

说 吧更多>>

相 关 说 吧

梁启超 | 陈白沙 | 康有为

说 吧 排 行

搜狐分类 | 商机在线
医 疗 健 康 保 健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