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安徽省亳州市的检察长座谈会上,该市检察院检察长陶芳德宣读了一份特殊的遗书——《悔恨的遗书》。《悔恨的遗书》是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原局长郑筱萸被执行死刑前写下的。从郑筱萸的忏悔中,陶芳德专门挑出了三句话,为与会人员细细解读。
这三句话是:“我这个单位太重要了、我这个岗位太重要了”、“当官一定要负责任”、“彻底地看出了中央反腐败的决心”。(9月7日《检察日报》)
真可谓“人之将死,其言也善;鸟之将亡,其鸣也哀。”看郑筱萸的遗书,感觉到这三句话确实“朴实无华”,发自肺腑。虽然这是郑筱萸迟到的“觉悟”,但却是他发自内心的忏悔。也许有人问,这迟到的忏悔有什么实际意义?有。忏悔就是洗礼一个人的灵魂,这个意义非常重大。苏格拉底临刑时想到欠人家的一只鸡,让弟子替他处理这件事,对他来说这件事很重要,死也要死得清白,不欠账。对人民有罪这是一笔最大的账,郑筱萸的忏悔是一个不应缺失的觉悟。他能够在临刑前忏悔,反思人生,说明他的人性还存在。只可惜这个忏悔来得太晚了,如果他在违反党纪并滑向犯罪深渊之路上早些警醒,早些向组织说出这些话,可能结局会完全不同。
前车之覆,后车之鉴。我感到郑筱萸的遗书,特别是他留下的三句“大实话”,震撼人心,从反面给我们各级领导干部敲响了警钟。我们各级领导干部都应该对这三句“大实话”进行深刻的反思。
一个干部走上领导岗位,掌握了权力,同时也就有了不同于一般人的重大责任。因为他们的一个主意、决策甚至态度,往往关系到一项工作的成效,关系到一个单位的兴衰,并在全局上产生重要影响。从这个意义上说,权力就是责任。各级领导干部都是人民的公仆,只有清醒地认识到“责任重于泰山”,“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地做好各项工作,才能不负重托、不辱使命。如果“在其位而不谋其政,任其职而不尽其责”,甚至将权力看作是私有财产,独断专行,盲目蛮干,随意透支,其结果必然是权、财两空,落得被人民唾弃的下场。试想,假若郑筱萸平时不迷恋权、钱,不乱用职权;假若他牢记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定了共产主义信念;假若他耐得住艰苦,顶得住诱惑,管得住小节,何至身陷囹圄,生命终结?
所以,郑筱萸的三句“大实话”,对于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对那么责任意识不强的领导干部来说,无疑是一副“清醒剂”。因为只有时刻牢记自己肩负的神圣责任,才能沉浮不躁,荣辱不惊,诚诚恳恳待人,认认真真干事,堂堂正正做人,才能“心中为念农桑苦,耳里如闻饥冻声”,把人民的幸福当作自己终身的追求,切实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敬望“梦中”的官员三思。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