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7日,记者来到广东蕉岭县蕉城镇黄田村采访,只见该村14个村民小组,577户人家,基本都装上了太阳能热水器,村民徐伟朋告诉记者:经过近一年春夏秋冬的使用实践,除雨天、阴天天气外,安装一个太阳能热水器基本能满足一个家庭5-6人的冲凉洗浴,节能效果明显。
他为记者算了一笔帐:以平均每月节约石油液化气7公斤计算,一年可节约5瓶液化气价值450元,根据当前安装成本均价3000元,减去政府每户补贴600元,使用寿命15年框算,农户家庭实际投资支出2400元左右,约5-6年就可收回成本。
据了解,为推进新农村建设,改善农村生活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近年来,蕉岭县积极实施“环境友好县”,认真采取节能减排措施,构建节约型社会,节能减排工作成绩突出。据统计,至今年上半年,该县建有沼气池7691个,用户10913户,沼气用户覆盖率达24.5%,直接受益群众4.5万人;农村有95.1%的家户改用了节柴灶;安装使用太阳能热水器1000多台。每年可节约燃料费687万元,还改变了当地部分农民历年来有上山砍伐树木作燃料的不良习惯,保护了2.8万亩林木免遭损失,使生态保持平衡。最近广东省人大环资委到蕉岭调研时,认为蕉岭节能减排工作成效十分明显,已走在全省同等县前列。
蕉岭地处粤东北山区,是一个水泥生产大县,随着其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各种资源能源需求越来越大,造成资源能源日益紧缺,特别是煤炭、汽油、煤气价格不断上涨,给群众生产生活带来一定的困难,针对这种状况,蕉岭县因势利导地扶持农户发展应用太阳能热水器,专门制定出台了《关于将石窟河沿岸四个镇列为扶持农户应用太阳能热水器示范点的决定》,对蕉城、长潭、三圳、新铺四个镇示范点的农村常住户口、未享受沼气池补贴、新安装符合标准的太阳能热水器的农户进行扶持,新购置安装每台容积为150升以上太阳能热水器的农户,每户给予补贴600元。如今在蕉岭,农民一改过去传统的“燃料思想”,引发了一场“燃料革命”,纷纷安装太阳能,极大地改善了生产生活环境,仅去年一年就新安装太阳能热水器420台。
除发展太阳能外,该县还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结合改厕改房建池等形式积极发展沼气建设,积极调动广大农民参与沼气建设的热潮,形成了政府引导扶持,社会广泛参与,多方筹资增加补贴的激励机制,该县还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快农村沼气建设的决定》,成立了农村沼气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了农村能源办公室,每个村都配有1名以上懂技术、会操作的农民技术工,并通过举办技术培训班、现场培训、外聘专家讲课等多种形式,加强技术培训,建立了一支过硬的沼气建设技术员队伍;依据现有基础和全县农村的具体实际,因地制宜,科学规划,采取户建户用、联户建池。据统计,截止到今年6底,该县建有沼气池7691个,用户10913户,其中去年新建沼气池2155个,沼气用户2586户,大、中型集中供气工程28处,沼气用户覆盖率达24.5%,直接受益群众4.5万人。
记者在三圳镇招福村村民钟志平家看到,只见主人在“富民牌”的沼气专用炉上轻轻旋动一下开关,“啪嗒”一声,一团蓝蓝的沼气火苗在灶台升起来,不到10分钟,一壶水就烧开了。他对记者说:去年8月,他投入近2000元建了一个8—10立方米的沼气池,建成后,沼气可以用来做饭,煮开水,家里的卫生好起来了,而且省时省力,如今烧水做饭十分方便了;而沼液(渣)作沙田柚的肥料,每亩可增产沙田柚90公斤,施用沼肥后提升了沙田柚的品质,每公斤增加柚价0.3元,每亩可增收750—900元;用沼渣、沼液作肥料,每亩沙田柚还可节省农药、化肥支出150元,这样加起来,每亩可增加收入900—1050元,极大地增加了家庭经济收入。
据林健雄县长介绍,该县从1990年就开始进行改燃节柴工作,成立改燃节柴工作小组,并分派进驻到各镇的山区村,指导和帮助农户进行改燃节柴工作,至目前,推广应用节柴灶普及率达95.4%。
(责任编辑:赵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