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手:商业味刺鼻
这场波及全国的红楼选秀,对于不少选手来说也是一次失望的经历。
黄秀珍是武汉大学新闻学院2006届硕士毕业生,自认为“外形一般”的她,毕业后在广州一家媒体做编辑。去年红楼选秀的消息传出后,从小喜欢艺术、大学期间还参与拍摄过一个广告片的黄秀珍决定去试试,“我觉得自己年龄不小了,参加这类选秀活动的初衷与很多孩子的出发点不太一样,已经比较理性。我从来不期待一夜暴富、一夜成名,只想尝试一下,如果能借此改变命运当然最好,改变不了也会是大有益处的一种人生历练。”
为了比赛,黄秀珍认真通读了全本《红楼梦》、反复欣赏老版电视剧,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完全沉浸在红楼经典的文化氛围之中。当她来到初赛现场时却“傻眼了”。比赛地点播放着老版红楼梦的《枉凝眉》,让她肃然起敬的古典意蕴遭到参赛选手们的“无情”破坏,“很多小女孩染着头发,穿得稀奇古怪,对红楼梦一窍不通、一知半解、笑话百出,那种乱哄哄的现场与经典形成强烈反讽。”黄秀珍凭借不错的外形和丰富的积累顺利进入第二轮,但复赛又再次让她对这次选秀有了新认识——不少选手过于紧张,评委一再提醒他们:放松,这不是红楼梦拍摄现场,只是娱乐。
“虽然他们在帮助选手调整心态,但我认为其实道出了红楼选秀的实质。”黄秀珍认为,红楼选秀自始至终弥漫的娱乐性、随意性及投机性大大削弱了经典名著应有的分量,网上投票和现场投票等环节则是对超女快男等选秀节目的复制,但很多投票又被现场取消、推倒重来;尤其是整个活动没有一个统一的操作流程,几大赛区各行其是,结果混乱不堪,使各路选手备受争议,也为后期的“黑幕”频出埋下了伏笔。“这对一部经典来说,至少是很不严肃的。”本来顺利进入决赛的黄秀珍最终因工作变动而放弃了比赛,现在看来,她并不觉得这是一种损失,反倒是一种解脱,“红楼选秀显然没有跳出所有草根选秀的低俗路数,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她最深的感受是,自己的高学历也成为广州赛区的炒作点之一,而最终被选派到北京参加总决赛的选手中,有的根本不是广州赛区最后的胜者,“她们在最后时刻忽然冒了出来,这后面到底有没有黑幕?”
决赛阶段无所不用其极的炒作方式也让她反感,“某选手复活时某选手突然退出,裸照、持刀威胁评委等等新闻都造出来了,这与我们理想中的《红楼梦》的差距已经越拉越大。”黄秀珍认为,过度炒作、组织混乱与商业气息的无孔不入,使红楼选秀完全丧失了重拍经典应有的大家风范与文化品位。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