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周广进祖士常)山东省菏泽市从加强制度建设入手,坚持创新经济责任审计,同时充分运用审计结果,从源头上构筑防止腐败现象发生、警示和保护干部的堤坝。目前,全市经济责任审计覆盖面已达100%。1997年至今,共对2633个单位2668名领导干部进行了审计,未过“审计关”人员由19.6%下降到5.3%,因村级财务引发的集体访下降60%。
为解决“官出数字、数字出官”等问题,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1997年,该市建立了经济责任审计工作领导体制,形成了组织部门牵头、纪检监察机关监督、审计部门实施、人事等部门配合的工作格局,近年来,市委书记陈光、市长赵润田做出批示近20次。
在实施中,该市通过树立权力制约意识,强化对“一把手”的监督。将必审对象扩大到县区委书记县区长、市县区直单位负责人、乡镇党政正职及直属单位和村级组织主要负责人。对“一把手”在晋升、转任、改任等离任前,不经审计,不予办理调任交接手续,不准进入法律程序;对任职3年以上未经审计的重点单位“一把手”,及时安排任中审计;对群众反映问题较多的单位“一把手”,随时安排审计。对曹县原县长李某某的审计中,发现存有违规批地、挪用公款等问题后,及时进行延伸审计,进一步发现其一系列问题。2005年以来,建立了综合评价好、较好、一般、较差四个等次的制度,加强了对“一把手”的审后反馈。
通过审计,菏泽有效解决了“官出数字、数字出官”问题,变过去的报政绩、评政绩为审政绩、查政绩,为使用干部提供了真实可靠的依据。2000年以来,全市因虚报政绩影响使用的县科级干部达47人。其中,对2003年虚报政绩的13个乡镇25名党政“一把手”分别给予了党政纪处分。
通过审计,有效解决了对领导干部经济活动的监督问题,从一定程度上避免了领导干部“带病提职”。2000年以来,全市查出私设“小金库”户数下降了20.4%,存有“三乱”问题的单位下降了26.3%。在经济活动大量增加的情况下,市县乡三级招待费下降了约5个百分点。
而对审计结果的充分合理运用,同时树立起正确的用人导向。2000年以来,利用审计结果共提拔重用500多人。单县蔡堂镇原党委书记许爱峰、曹县韩集镇原党委书记谢京社在任职期间,分别投资近千万元为百姓办实事,两乡镇不仅没有债务,离任时还结余大量资金。参照审计结果,两人均被重奖和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