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区创卫工作到了最后时刻,城市综合管理执法局的队员们冒着依然发威的“秋老虎”,24小时奋战在第一线,为了城区的市容美观、道路畅通而默默奉献着。日前,记者来到各个基层大队,切切实实感受到他们的辛苦和执着。
真诚解难 为老人服务
二大队管辖着越秀路和马场两个街道,这里是河西区的窗口区域之一,又处在中心城区,位置非常重要。但却有“三多”,即,困难户多、残疾人多、老人占路摆摊多。创卫工作开始后,虽然这些问题绝大多数都已解决完毕,可还有几户特困老人没有安置。为此,领导和队员们通过走访、办事实、解难题等方式认真做好工作,将这些老人一一安排妥当。
在佟楼副食商场门口,每天都有两个七、八十岁的老太太摆摊,但家境却有很大差异。89岁的谢景珍大娘无工作,和女儿、女婿住在一起,女儿患有严重的心脏病,女婿的退休金很微薄,可女儿每月的医药费就得1000多元,一家人生活非常困难,谢大娘便不顾年迈体衰,摆摊卖菜补贴家用。78岁的徐国英大娘则完全不同,她老伴是老红军、离休干部,老两口每月有几千元的退休金,徐大娘摆摊完全是为了“好玩”。二大队根据不同的情况,采用不同的工作方法。他们先是积极为谢大娘解决各种生活难题,全队凑钱把她的菜全部买下,队里还额外给了谢大娘200元,老人深受感动,表示今后再也不摆摊了,自己也为创卫做点贡献。对徐大娘,大队长孙燕先是找到其老伴,讲明创卫工作的重要性,指出,作为老党员、老干部,更要积极予以配合,做好家人的工作。这位老同志当即表示一定要做好老伴的工作,不让其再占路摆摊。在孙燕队长和徐大娘老伴的努力下,终于做通了她的工作。
灵活多样 长效化管理
四大队管辖着尖山、东海、梅江三个地区,这里既有全区乃至全市最高档的居民区,也有尖山八大里、东海小二楼等重点改造的老居民区。道路多、面积大、群众文化层次高低不平,人员构成复杂。为此,四大队采取灵活多样、长效化管理的方式,将整个地段治理得井井有条。
在东海街华江里,住有一对双瘫老年残疾人夫妇,其子无业,靠占路摆摊来维持一家人生计。今年进入创卫关键阶段以来,四大队考虑到他们的实际困难,多方奔走、协调,为这一家人筹集了特困基金,使他们的生活有了保障,撤走了占路摊位。对梅江街区域,他们采取严格管理措施,分别取缔了两个建筑工地附近的夜市。在新海湾商业中心一带加强巡逻,一旦出现不符合规定的商铺、招牌等立刻予以纠正,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发动群众 打“人民战争”
一大队管理着天塔和友谊路区域,这里是天津市的景观区和迎宾线,居民密度大。创卫之前,这一地区占路商贩云集,夜间烧烤摊位林立,居民群众意见很大。一大队对这些摊贩卖、进行集中整治清理,成效显著。为严防回潮,一大队积极与各个社区居委会联系,动员群众一齐参与,打“人民战争”。他们与社区巡逻队密切配合,做到看到一处违章摊贩就端掉一处,使有些持观望状态的摊主也就此罢手。
一大队还专门设立了举报热线,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及时处理解决,大大提高了居民参与的积极性,消除了许多执法“盲区”。几天前,大队接到居民举报称,某单位在天卉公寓内违章建造了一面围墙,破坏了整体景观,影响了居民出行。队员们立刻赶赴现场,找到该单位负责人,指出了他们的违章行为,该单位也表示会予以配合,马上派人拆除了围墙。一大队高效率的工作作风受到了居民的好评。与此同时,一大队定期召开地段社区会议,与居委会和居民进行沟通、交流,讨论如何巩固成果,采取更有效的措施,从而使天塔和友谊路区域的环境状况更上一层楼。
记者 杨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