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棉亭曾经给广州人带来了极大便利 |
红棉电话亭下月“退休”
四代红棉电话亭
●1994年4月14日,第一座造型特别、亭身为不锈钢板、亭顶为玻璃钢的红棉电话亭在广州火车站广场设立。1995年3月,第一代50个红棉电话亭正式为市民服务。
●1995年4月第二代红棉电话亭诞生在北京路广州百货大厦门口。第二代的特点是全部采用玻璃钢材料,服务窗口敞开式,得体大方、实用性强,造型新颖,因而深受市民的欢迎。1995年底,第二代红棉电话亭在广州街头设置了200多座,成为广州公话建设的主导标志。
●1996年12月,第三代红棉电话亭应需而生。为实现24小时服务,红棉电话亭两侧加装两台无人值守的I C卡电话机。仅3年时间,全市八区共设置了500多座红棉电话亭。
●2002年,在上下九等地建起第四代红棉电话亭,集多媒体电话通讯、书、报、刊、电话卡零售等功能于一体,内设空调,还内置便于残疾人士使用的功能。
清洁家园
创卫攻坚
伴随着广州人十多年的红棉电话亭这回真的要说一声“再见”了。昨天,广州市创卫工作难点情况通报会上,市创卫办发出最后通牒:最迟8月15日前,市电信局必须将广州现存的360个红棉亭自行拆除,逾期则将由市城管支队组织强制拆除。
红棉亭已成创卫“绊脚石”
目前广州共有红棉亭360个,其中闲置120个,正在经营的有240个。“红棉亭是历史产物,已经不适合如今广州大都市发展的需要。”市创卫办专职副主任李庭贵列举红棉亭的几大“缺陷”:未经市政部门审批,违法占道设置,并存在超范围经营饮料、书报的现象,废弃闲置以及破损、脏乱。
创卫办检查组近期还发现,天河地区的部分红棉亭利用亭身设置户外广告。海珠区南华东路625号红棉亭早已报废,亭体破损且落满灰尘,无人打扫。海珠区万寿路71号红棉亭、越秀区仓边路中国银行对面的红棉亭,尽管仍在营业,但亭身上涂写有一行行醒目的“办证”号码,严重影响市容。
要考虑给残疾人谋出路
“四代红棉电话亭曾经为残疾人就业作出无数贡献”,市残联有关人士说, 一个爱心红棉电话亭支持着一个残疾人家庭的生计。在调查中,残联发现,爱心红棉电话亭通常都是两个残疾人夫妇负责经营,从每天凌晨5时开始,他们就忙碌着去拿报纸卖,一直干到晚上8时才关门。爱心红棉电话亭的书报、电话、饮料等收入构成残疾人一家微薄收入。
市残联有关人士说,如果取消这些爱心红棉电话亭,应该要给这些残疾人就业出路。这些残疾人再就业能力低下,如果条件许可的话,最好还是用新的书报档口取代过去破旧的红棉电话亭,以解决他们的就业出路。
污损的卡式电话亭20日前修复完毕
昨天的广州市创卫工作难点情况通报会上,根据7月1日至前晚的检查结果,城区废品收购站、闲置地块、卡式电话亭和红棉亭一起遭到“点名”警告。市创卫办要求上述创卫难点的主管单位必须立即整改,其中污损的卡式电话亭要在7月20日修复完毕。
废品收购站造成二次污染
目前广州市大大小小的废品收购站等再生资源回收网点已达5000多家,从业人员约10万人,年再生资源回收总值约120亿元。由于管理方面存在真空地带,结果出现了一系列影响环保、治安、公共卫生等社会公益的新情况和新问题。
市创卫办指出废品收购站“四宗罪”:一是队伍庞杂;二是站点分布不合理;三是部分经营者损害公共利益;四是回收利用水平不高,造成二次污染较严重。
闲置地块可望改建停车场
在昨天的通报会上,市创卫办还指出,广州不少闲置地块和规划控制地块保洁力量不足,存在管理死角,成为倾倒建筑垃圾的场所。市创卫办要求,明确保洁队伍,加大保洁投入。对长时闲置和规划控制地块采取围蔽式长效管理,部分地块可考虑搞成临时停车场,以免长期闲置后再变“卫生死角”。
冷僻路段减少卡式电话亭
检查人员发现,部分卡式电话亭残缺,影响市容环境。市创卫办要求,相关管理部门和业主单位应当加强日常维护,对破损电话亭及时修复。对业务量不大的路段,采取抽疏的方法减少电话亭数量,提高使用率和管养效能。
被点名的废品收购站
被点名的闲置地块
被点名的卡式电话亭
金沙洲收费站旁废品收购站、元岗路68号马路对面明福废品收购站、芳村大道东信义二巷废品收购站、黄埔看守所旁废品收购站、黄埔大道东与桃源西路交界处废品收购站。
珠江新城地块、金沙洲地块、华成路与华明路地块、省检察院 东边地块、美居中心D座南边和东边地块、华强路等。
天河区石碑西路、越秀区德政路文德路等路段。目前维护、管养缺乏,破损严重。
记者 任珊珊 曾卫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