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9月13日电(李雪、董峻) 中国已建立野生动物拯救繁育基地250多处,大熊猫、朱鹮、扬子鳄等许多濒危野生动植物呈现出稳中有升的良好态势,一批极度濒危的物种已摆脱灭绝危险。
中国国家林业局副局长李育材13日表示,截至2006年底全国林业系统共建设管理自然保护区1740处,面积达1.21亿公顷,占国土面积的12.6%。
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8处,使300多种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和130多种重点保护的野生植物的主要种群及其栖息地得到良好保护。
中国已对大熊猫、朱鹮、扬子鳄等200多种濒危野生动物和红豆杉等上千种珍稀野生植物建立了稳定的人工种群,使相当一批极度濒危的物种在人工状态下得到良好保护,摆脱了灭绝危险,有的濒危野生动植物已经成功回归自然。
李育材还说,中国的野生动植物人工繁育利用已形成规模,以人工繁育方式解决了大部分需求量大的野生动植物资源来源,维护了相关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缓解了野外资源保护压力。建立起全国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体系,及时掌握候鸟等野生动物疫病信息,有效预防野生动物向畜禽、人类传播疫病。
中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约有脊椎动物6500种,植物3万多种,仅次于世界植物最为丰富的马来西亚和巴西,居世界第三位。拥有大熊猫、朱鹮、金丝猴、华南虎、扬子鳄和银杉、金茶花等许多中国特有的珍稀野生动植物。
(责任编辑:张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