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江西省女子监狱监狱长余晓东
有人问:“女人多的地方是非多、麻烦多,你这个当监狱长的有什么体会?”余晓东风趣地说:“我看只是眼泪多,办公的地方要多准备一点纸巾。”停了一会儿他又说:“其实女性比男性更善解人意,只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我看任何问题都能"和平"解决。”
余晓东在与服刑人员交谈
这是一所朝气蓬勃的监狱,这是一所现代化的监狱。在这所有着400多名监狱民警、3000多女服刑人员的监狱里,有着这样一位帅气、冷静、细致、果断的男监狱长———余晓东。
2002年底,时任省监狱局计财处处长的余晓东调任江西省女子监狱党委书记、监狱长。到任后不久,他便提出了“建设特色鲜明、健康温馨、现代化文明的女子监狱和对外警示教育窗口”。
这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作为一个连年经济困难而缺乏投入的监狱,在各项基础设施薄弱、条件艰苦的情况下,余晓东深知,提高民警的综合素质是首要任务。
为此,他从抓女民警的基本形象和基本礼仪入手,流行的彩发一律染回黑色,披肩发、马尾辫全部盘起来,高跟鞋统一换成跟部不得超过4厘米的黑色皮鞋。队列、敬礼、报告词从自己做起,包括监狱领导在内的所有监狱民警在武警的严格指导下,按司法部的标准逐个进行考核过关。一支警容严整、作风过硬的女监警队伍旧貌换了新颜。
对民警如此,对服刑人员余晓东更是下了“心思”。针对女服刑人员的特点,他办起了监区文化周,成立了“一团三队”(“映山红”艺术团、新岸腰鼓队、合唱队、演讲队),为充分体现女监浓厚和谐的监区文化氛围起到了良好的“窗口”作用。
女性的监管和改造不同于男性,对女服刑人员的改造工作既要严格执行刑罚,还涉及到维护妇女合法权益等一系列的问题,具有很强的法律性和专业性。余晓东针对女性生理心理特点,在严格执法和管理的基础上,推行情感管理,特别注重对服刑人员的亲情感化。在女服刑人员的管理中实行了“四个温馨”:即“温馨监舍”:允许服刑人员将亲人的照片和自己制作的字画、手工艺品挂在监舍墙上,让她们在学习和劳动改造之余放松紧张的心情;“温馨会见”:对符合条件、改造表现好的人员,允许亲属进监参观会见、共同用餐;“温馨点歌”:可以为自己或同犯点歌表达祝贺、问候、道歉等感情;“温馨生日”:在每一名女服刑人员生日时,民警都在“生日牌”上留下温馨祝福,并送上小礼物。
为改善稳定女服刑人员的心理,狱里还建立了服刑人员指导中心,采用心理咨询室、静心室、宣泄室等多样的方式对她们进行心理调节和疏导;同时还设立了“安心援助基金”(捐助有特困的人员);还联系各级政协、妇联、关工委、公检法等单位和社会著名企业对她们进行社会帮教。
余晓东最关心的就是基层民警的工作、学习、生活等情况。为改善民警的工作餐和值班条件,监狱多方筹集资金,将民警生活区闲置18年之久的烂尾楼改造成综合性礼堂,新建了民警综合备勤楼、灯光球场,修缮了民警单身公寓,将热气腾腾的工作餐送到民警值班点;为让民警更加安心工作,他亲自跑上级部门,解决了10对民警的夫妻分居问题。
在女服刑人员心中,监狱长余晓东有着一种神圣的威严,但又有一种很亲切的信服力。余晓东化腐朽为神奇,用“法、理、情”转化女服刑人员卢某思想,直至其走向新生的故事在女监中传为佳话。
卢某,因运输毒品被判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入狱服刑。想到漫漫刑期、丈夫身患肾病、两个女儿都辍学在家,她的情绪非常悲观,多次轻生。余晓东在狱情分析会上得知此事后,详细了解了卢某的情况,并安排民警专程走访了卢某家乡永修县有关政府部门,了解其入狱前的有关生活情况,并亲自找有关部门帮助其孩子联系学校读书,为孩子们买了新衣服、新书包,并捎上1000元给这个贫苦家庭。当卢某看到录像中民警们不畏道路泥泞,女儿们光着脚丫低着头说想妈妈,到最后孩子们穿上了新衣服、背上了新书包时,她的泪水止不住地往下流。
卢某终于醒悟。余晓东又鼓励她写日记、写稿件。于是,卢某写下了对犯罪的悔恨、对丈夫的眷恋、对女儿的记惦,并在《江西省新生报》上坦露心声,渴望新生。7月,余晓东又安排民警驱车百里赶往永修县,把正在放暑假的孩子接到女监,和卢某亲情会见。当卢某踏进会见室,当日思夜想的两个女儿扑向自己喊着妈妈,她抱着女儿泣不成声……充满感情的多次谈话和会见,让这颗感恩的心重新点燃了对生活的希望。经过努力,今年卢某被减为17年有期徒刑,改造信心倍增。
文/图 严玺 巫娟 李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