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西宁9月16日电(记者张进林 任晓刚)“这些水不能泼掉,邻居们会来要的。”年逾花甲的次成旺青手里端着搪瓷盆,盆里是黑乎乎的水。这些水是次成旺青擦拭家传的《大藏经》后留下来的,当地人认为是沾染了灵气的“圣水”,会要去供奉在家,企盼带来好运。
次成旺青家在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结古镇,妻子东仓保毛是中国藏区著名的东仓家族的传人。东仓保毛的祖先东·白日尼玛江才据说是千年前的一位将军,家传的《大藏经》就是这位将军在世时开始书写的,在其后几百年里,东仓《大藏经》规模不断扩大,终于达到了“五百部”,在藏区享有盛誉。专家认为,这部《大藏经》文物价值很高。
近几年,次成旺青每天的主要工作是整理《大藏经》,他要在有生之年将妻子家传的《大藏经》重新整理装函,工作已经完成了大半。
东仓家的这部《大藏经》曾安放在老家东日村三层碉楼顶层的藏经阁里。不久前,政府表示将为东仓家的《大藏经》建造一座“家庭博物馆”,这部从不轻易示人的珍宝将在这里展出。
《大藏经》里记录了许多东仓家族以及藏民族的历史,“我想在活着的时候,把《大藏经》整理好,让大家都来看”,次成旺青说。
玉树藏族自治州囊谦县达那寺的阿边活佛也有和次成旺青相同的心愿:向世人展示寺院里珍藏的宝物。
位于大山深处的达那寺相传是藏族传奇英雄格萨尔的家寺,寺院中保存了很多格萨尔和手下将领们用过的器物。由于历史久远、文物众多,一年前,达那寺被批准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阿边活佛说,以前保护寺院里的文物,主要依靠地理位置偏僻和“魔咒”,人们相信损坏、盗窃这些珍宝会给自己带来厄运。“但让大家消除神秘感,将更有利于保护文物和宣扬佛教文化。”
为了让更多人见到寺院中的宝物,阿边活佛向当地政府提出申请,希望能改善达那寺的交通状况,而政府也决定为这座古寺修建一条公路。
中国藏区的佛教寺院大都保存有数量众多的文物,以往普通人很少能见到这些珍宝。玉树藏族自治州文物管理所的索南拉毛说,近年来,一些开明的活佛开始将寺院的收藏公之于众,宣扬藏族和佛教文化。
青海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穆兴天说,苯教、佛教等宗教派别以及民间都有“伏藏”的传统,就是将宗教典籍、器物和文物珍品分散埋藏起来,让后人挖掘、供奉,这种现象跟政治昏暗、社会动荡有直接关系,而如今人们纷纷将珍藏的宝物公开展示,这也是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的标志。
青海民族学院教授桑杰认为,除了社会稳定等因素以外,这种现象还表现出了“文化自信”,自信有效地促使藏族人民向外界展示自己的文化。
通天河畔的赛巴寺是一座藏传佛教萨迦派寺院,几年前,这座寺院用寺里的藏品开办了博物馆,允许外人欣赏寺院供奉的佛像和文物。
“让更多的人见到这些宝物,应该更符合佛祖的心愿。”寺僧才文江措举起佛堂里供奉的一把长剑说,这是赛巴寺的镇寺之宝。
(责任编辑:黄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