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新闻-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综合 > 中国青年报

谁在为垃圾电视剧埋单

  本报记者 吴晓东

  “收视率指挥广告商,广告商指挥电视台,电视台指挥制作方,制作方指挥主创人员。”说起现在电视剧市场的怪圈,著名制片人吴兆龙总是一脸的无奈。即使在日前为《西圣地》举行的庆功会上,他的笑容里也透着隐隐的忧虑。


  30集电视连续剧《西圣地》刚刚荣获第26届中国电视剧“飞天奖”长篇电视剧一等奖和第十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并且以3.9的收视率为主旋律正了名。可是提起下一部作品的投资,吴兆龙却显得极为谨慎:“当收视率成为绝对权威的时候,这个电视剧市场肯定是有问题的。”

  大,大,大

  电视剧市场劲吹“大片风”

  曾几何时,一部电视剧投资过千万元,已经算是大制作了。而现如今,投资上亿元的电视剧却见怪不怪。新版《红楼梦》投资3亿元,《西游记》投资两亿元,成了电视剧“亿元俱乐部”里的大户。而近期投拍的百集电视剧《中国往事》更是打着“豪华精装版”的旗号,正式拉开了内地电视剧“大片化”的序幕。有媒体报道,冯小刚参观了《中国往事》剧组之后大声慨叹:“这样的排场,韩剧还能把咱咋的!”

  在电视剧“大片化”风潮的引领下,电视剧“亿元俱乐部”的队伍日益壮大,像300集的《第一次心动》,投资1.5亿元,80集的《四世同堂》,投资1.2亿元,拍新《西游记》,张纪中曾放言,一集至少200万元,“少了这个数就没法拍了”。

  电视剧的“大片化”除了投资大之外,还一水儿地都少不了大题材、大明星。或改编自经典名著,或取材于宏大历史,如《百年荣宝斋》、《爱新觉罗家族传奇》等都是浓缩了百年大家族和时代的命运交织。大明星就更不用说了,从《西游记》到《中国往事》,像做菜必须放盐一样,明星是万万不能少的。

  为什么制作方近年来会如此“贪大”?吴兆龙认为,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购片单价与投资总价密切挂钩的原则在业内已成“共识”。业内人士指出,电视台在审议一部电视剧的具体购片价格时,往往只看有多少大场面、多少大明星,然后以此为基础进行上下浮动。至于内容的优劣高低,反倒显得无关紧要了。

  “面子”决定价格的游戏规则,让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坚信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的真理。尽管眼下的电视剧市场严重“虚胖”,年产万余集的新剧中,约有一半找不到市场,但是,在“暴利说”的鼓噪中,电视剧市场还是掀起了空前的热潮,形形色色的投资商都把电视剧投资当成一场盛宴。正像慈文影视制作有限公司董事长马中骏分析的那样,大量浪费的背后其实是大量的投机资金。

  投,投,投

  各路财神踏破低门槛

  央视的多次调查显示,电视剧是最被观众认可的电视节目,全国2000多个电视频道中,90%以上的频道都有电视剧播出,近年来贴片广告的价值也在不断上升。于是,随着允许业外资本进入政策的放开,电视剧成了各种背景投资人的必争之地。据报道,近年来社会各种闲散资金进入电视剧生产制作领域的不计其数,加上中信、保利、横店等超大型企业集团的高调介入,估计有几十亿、近百亿元的资金涌入这个市场。

  投资电视剧的门槛之低是众所周知的。据业内人士透露,一般20集左右的电视剧其拍摄成本超不过千万元,室内情景剧两百万就可以搞定。而且,投资电视剧一不需要购置固定资产,二不需要养专业队伍,只要找个好剧本,拉几个大牌演员,随便一个剧组就能拍出来,卖给电视台就可以领到钱。因此,投资电视剧的目的一个比一个明确:或是拿出部分宣传费用把企业的经历拍个电视剧权当投了广告,或是抱着赌徒的心理有枣没枣先搂两竿子再说,还有的干脆就是为了捧红某个演员。

  于是乎,不仅企业家、商人、演员、摄影甚至行政官员一夜之间变成了投资人,更有知情人披露,近年来圈内一些影视剧的资金来源与洗钱不无关系。警方最近公布的“2007年第一禁毒大案”里,蛰伏3年的毒枭李贤欢为洗钱壮大财力,竟以投资人身份潜伏影视圈,并于去年年底在横店影视城开拍电视剧。而早在2005年1月,媒体报道的5000万元参与拍摄电视剧《大汉天子》一事,同样被认为是为非法所得洗钱。

  由朋友介绍,在饭桌上谈出个剧情,便初步达成合作意向——这就是许多老板投资电视剧的决策过程。接下来就是搭班子,租机器开拍。在这制造废品、垃圾的过程中,用什么人不重要,有人出钱就成,拍成什么样不重要,能赚钱就行。

  惨,惨,惨

  高额“入场费”大都打水漂

  股市有风险,入市须谨慎。在电视剧市场,可就没人这么苦口婆心地告诫你了。

  九成赔大钱一成赚暴利,一位业内人士的话揭开了电视剧市场用金钱打造的缤纷帷幕下冷酷的现实。据统计,2006年国产电视剧总产量为13800集,最终保本和盈利的只占到大约20%。在投资电视剧这场盛宴中并非所有人都能够尽情饕餮,更多的都成为陪衬“红花”的“绿叶”,而且付出了高额的“入场费”。越来越多的投资人开始意识到,电视剧市场高风险与高收益并存,既有可能如《还珠格格》般创出个盈利神话,也有可能让上千万元的资金最后变成一堆无人问津的磁带。

  今年8月出版的《2007~2008年中国影视产业分析及投资咨询报告》指出,我国影视产业组织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市场竞争不足,同类型的低效中小企业过多,企业经济规模和市场经济规模过小。

  而一位影视制作人的话同样验证了这个现状:“这个市场上两三个人组成的小影视公司太多,心思大都用在了忽悠投资人上,电视剧拍出来能不能卖出去就不管了。所以有将近一半的电视剧拍出来后因质量太低而没有电视台愿意购买,最后只能求着人家在最不黄金的时段白给播一下,就算对投资人有个交代了。”

  有业内人士分析说,有些投资商从未涉足影视制作,电视剧开机后,片方根本没有经验,制作与投资管理失衡。停拍意味着未完成制作就无法收回前期成本;继续拍摄,就可能要投入更多资金。常有影视制作公司陷入这样的恶性循环。

  著名导演尤小刚说,这几年毫无节制的电视剧生产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连续4年供大于求,导致今年电视剧很难卖,能按正常价格卖出的电视剧只占总量的25%,大量电视剧不得不推迟拍摄”。

  而某电视台的制片人更一语道破:目前电视剧每集投资在80万元以上,如没有海外市场就很难收回成本了。

  怪,怪,怪

  电视剧市场是中国最畸形的市场

  最近很多电视剧都拍不下去了,钱都被老板拿去炒股票了。这一“流言”已经被名嘴刘仪伟写进了某报的专栏:“以前投资电视剧的"大金主"现在纷纷把资金挪去炒股票了,理由是牛市百年难遇,五六百万投进去,几十天下来,说不定就有50%以上的利润,比拍电视剧赚得多多了,这导致许多剧组因为资金问题停拍了。”

  但电视剧的问题肯定不是股市带来的。

  中国内地的电视剧市场大概是中国最畸形的市场之一。在这个市场里,有数千家国有的、民营的、合资的制作发行公司,数以十万计的从业者在不同的层次上沉沉浮浮,但是这个市场的出口却几乎只有一个——国有电视台。于是我们便看到这样一个奇怪的现象,每年电视剧生产上万集,可是观众在各个卫视频道却总能看到同样的剧目在播出,几个好一点的剧目,现在重播的次数恐怕已经不止十遍、百遍。

  一方面,生产能力过剩;一方面,精品好剧短缺,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制作发行与播出的渠道不能统一,投资制作者对于电视剧最终的命运走向没有掌控权,使得每一次的电视剧投资都像是一场不问输赢的豪赌。

  近年来,每一部热播剧的背后,都会有一大串题材撞车、手法雷同、路数相近的“姊妹篇”紧跟。争相走别人的老路,究其原因,还是缺乏市场安全感的表现。

  除了电视剧产品开发、生产、制作的流程和体系缺乏科学性,拍什么戏基本上凭主创人员的主观意志或者投资人的个人喜好以外,政策也是影响电视剧投资成败的一个重要因素。过去几年中已经有数百部电视剧因为政策性因素而“胎死腹中”,数以亿计的资金白白流失。

  “我希望自己做的每一部片子,放到每年一万多集的市场上不会被淹没。”在吴兆龙看来,仅以投资成本和明星阵容来决定购片价格的市场主流,与按质论价的电视剧艺术标准显然不大相符。

  随着竞争日趋激烈,在电视剧的盛宴中,投资人要想尽享饕餮大餐,不仅要有好胃口,还要具备抢夺蛋糕的能力和良好的消化能力。只有投资人更加科学和清醒地进行投资、运作,才能赚钱,也才会有更大的热情并吸引更多的投资人来加入这场盛宴。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我要发布Sogou推广服务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搜狐博客更多>>

·怀念丁聪:我以为那个老头永远不老
·爱历史|年轻时代的毛泽东(组图)
·曾鹏宇|雷人!我在绝对唱响做评委
·爱历史|1977年华国锋视察大庆油田
·韩浩月|批评余秋雨是侮辱中国人?
·荣林|广州珠海桥事件:被推下的是谁
·朱顺忠|如何把贪官关进笼子里
·张原|杭州飙车案中父亲角色的缺失
·蔡天新|奥数本身并不是坏事(图)
·王攀|副县长之女施暴的卫生巾疑虑

热点标签:章子怡 春运 郭德纲 315 明星代言 何智丽 叶永烈 吴敬琏 暴风雪 于丹 陈晓旭 文化 票价 孔子 房价

说 吧更多>>

相 关 说 吧

吴兆龙

说 吧 排 行

搜狐分类 | 商机在线
医 疗 健 康 保 健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