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五”普法实施以来,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委、市政府坚定不移地以科学发展观统领“五五”普法工作全局,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发扬“解放思想、团结拼搏、真抓实干、开拓创新、争创一流”的首府精神,坚持“抓基层、夯基础、强基本,讲实际、求实效、重落实”的工作原则,坚持“以创新引领发展,以发展总揽全局”的工作思路,坚持“围绕中心抓普法、围绕大局抓普法、围绕科学发展、和谐社会主题抓普法”的工作要求,坚持“法制教育与法治实践相结合,与百姓安宁幸福相结合,与社会经济发展相结合”的工作方针,努力把新时期“法律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工作体现和落实到服务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各项要求上来,切实做到思想认识到位、组织领导到位、责任措施到位、目标管理到位、工作落实到位。
推动“法律六进”活动向纵深发展 “法律六进”活动是“五五”普法的有效载体和重要内容,为此,呼和浩特市专门设立了“法律六进”工作办公室,以协调社会各方力量;设立了“法律六进”群众工作委员会,把群众中的积极分子组织起来;设立了“法律六进”专家咨询委员会,以增强“法律六进”的科技实力,提升“法律六进”的科技含量。与此同时,呼和浩特市于2006年8月在大学东街桃园社区召开了“法律六进”启动仪式,2007年3月18日,呼和浩特市200多名普法工作者代表全市万名法律服务工作者举行了大规模的“学法守法迎大庆,平安稳定做贡献,争当首府排头兵”的主题宣誓活动,从而在全市上下掀起了一个“法律六进大宣传”的热潮,出现了一个“起点高、规模大、行动早、部署快、效果好”的喜人局面,充分展示了首府“法律六进”活动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创新发展的生机活力和精神风貌。
探索新时期“法律六进”的科学发展模式 在“法律六进”开局之年,呼和浩特市从首府实际出发,以“深入基层、调查研究、联系群众、科学发展”为宗旨手,广泛深入全市九个旗县区、67个乡镇街道社区、55个普法重点单位、企业、学校开展调查研究,写出近10万余字的调研报告、工作规划、工作方案等共15篇。
为实现“法律六进”“启动有力、钢性开局”的良好局面。市委市政府全面部署“法律六进”工作,专门召开政府常务会议,研究“法律六进”工作,做到高起点部署、高质量要求、高标准落实。并首次把普法工作纳入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和综合治理一票否决制中;首次以市委市政府文件和市人大决议形式将“五五”普法经费按人均0.6元列入各级财政预算;首次提出了加强新时期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者的知识化、信息化、现代化、科学化建设和加强新时期普法宣传能力、法律服务能力、依法执政能力、稳定和谐能力和科学发展能力的建设要求;首次确定了基层乡镇街道办事处、法制宣传教育办公室主任享受副主任科员待遇和在福利待遇上优先考虑,在提拔任用上优先考虑;首次建立了全市9个旗县区“法律六进”联席会议制度和“法律六进”创建标准,制定了全市机关单位、企业学校、乡村社区“法律六进”工作实施方案。切实做到了市委部署有力,人大决议有力,政府举措有力,投入保障有力,工作落实有力。
不断开创“法律六进”的普法新局面 呼和浩特市在“法律六进”实践中以普法技能网络化、信息化、科学化、现代化为突破口,以“把握主线,突出重点,科学管理,真抓实干,创新发展”为宗旨,做到工作目标化,责任具体化,落实指标化,运行制度化,管理科学化。
———创新“法律六进”形式。建立并启动了首府“五五”普法新闻网、信息网、电信网、影视网、政府网,五网联动,立体传播,一体化宣传的科学普法新模式。
———创新“法律六进”方式。充分运用影视网络等媒体开展法制宣传。通过电台、电视台、报纸、杂志等传媒,广泛开展群众性“法律六进”宣传活动,使“法律六进”工作相互促进、整体推进,系统化实施,网络化宣传,全过程管理。
———创新“法律六进”模式。以“法律六进”社会化、群众性、大格局为特征,广泛深入地开展法律“六进六创六平安”主题实践活动,以创建法治机关、法治单位、法治企业、法治校园、法治乡村活动来激活“法律六进”的生命力,以构建平安社区、平安校园、平安家庭、平安生产、平安交通、平安环境来体现“法律六进”的时代感。
———创新“法律六进”内容。以自治区六十年大庆为契机,开展了百万市民“学法守法迎大庆,平安稳定做贡献,争当首府排头兵”主题活动,并结合农村普法实际,开展了百万农民“学法律,迎大庆,讲责任,做贡献,法治新农村建设万里行”实践活动,把法律进乡村活动引向深入;此外,还开展了百名律师进社区、进单位“大服务、大宣传、大法治”等一系列活动,丰富了“法律六进”活动内容。
———创新“法律六进”思路。以“法律六进”内容需求化、生活化、大众化为特色,组织全市各单位开展贴近实际、形式多样、注重实效的“法律六进”活动。市妇联向全市123万妇女发出普法倡议书;团市委向全市80多万青少年学生发出学法守法、依法维权号召;市工会向全市百万劳动者发出普法维权、依法劳动的“五一”之声……一系列创新活动体现了“法律六进”群众性、社会化、大格局的时代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