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三江源风光
马培华 摄
全国政协调研组在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兴海县唐乃亥移民社区,与乔迁新居的藏族居民亲切交谈(右三为全国政协副主席李蒙)。
秦大河 摄
关键词 三江源
“三江源”位于青海省南部青藏高原腹地,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素有“中华水塔”之称,在我国乃至世界上都具有重要的、不可替代的生态地位。
2005年1月,国务院批准《青海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建设总体规划》,两年多来,规划实施情况如何,生态恢复怎样,移民生活有没有改善?
今年8月上旬,以全国政协副主席李蒙为组长的政协调研组,赴青海省“三江源”地区实地考察了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兴海县等地区的十多处生态移民区、黑土滩治理点和治沙点,并沿途调研退牧还草、鼠害防治、禁牧封育等措施的实施情况。
有喜有忧有思。在美丽的“三江源”,政协委员们看到了进步,发现了问题,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喜:初步改观
三江源一派生机,牦牛群悠闲地散落在绿草间,大小湖泊星罗棋布
移民点通过集中聚居、统一建设房屋,农牧民的居住条件显著改善
在全国政协副主席李蒙带领下,调研组一行5天行程2300多公里,脚印留在平均海拔4200米以上,最高处海拔5300米的高原。所到之处,一派生机,且见牦牛群悠闲地散落在绿草间,大小湖泊星罗棋布,调研组切实感受到草原生态的恢复。
退牧还草、已垦草原还草、鼠害防治、禁牧封育,一系列措施的实施,让疲惫的草原得到了休养生息,“三江源”生态恢复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在黄河源头玛多县星星海,调研组欣慰地看到了往日湖泊沼泽遍地的湿地景观;在共和县“塔拉滩”治沙点和玛多县沙化土地、玉树藏族自治州称多县珍秦乡黑土滩退化草地治理点,黄沙已被阶段性地封锁,绿色正在扩展。
目前,青海省已完成禁牧面积6020万亩,完成减畜198万余羊单位,预计到今年底可完成禁牧面积7970万亩,减畜334万羊单位,占项目区存栏牲畜的48%。调研组认为,总量上可基本实现多年来追求的草畜平衡的目标。
调研组沿途考察了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兴海县移民点以及玉树藏族自治州称多县清水河镇扎玛村移民聚居区和囊谦县着晓乡南山等生态移民区,这些移民点通过集中聚居,统一建设房屋,显著改善了农牧民的居住条件,改善了当地交通、教育、就医、饮水、通讯等条件。目前,各地正在积极探索迁出地和迁入地政府共同负责、发挥移民群众自治积极性的社区管理新模式。
随着当地小城镇建设步伐加快,调研组看到了面貌焕然一新的城镇,道路、市政等公共基础设施和教育、医疗等公益性服务设施正在加快建设,调研组认为小城镇的发展形成的集聚效应,为农牧移民转变生产方式提供了机会,减轻了草原人口压力。
最近,青海省委省政府在经过3个多月的调研后,提出了重点生态保护区不搞GDP指标的决策。调研组认为,这项决策符合科学发展观,治理“三江源”,需要10年、20年,甚至几代人的努力,要按科学规律治理。
忧:困难重重
普遍存在着除了放牧不会做工、不会经商、若弃牧即失业的社会现象
禁牧、封育防得住人畜,防不住虫鼠
通过现场查看移民项目,调研组发现,现有生态移民项目的3万元投资标准明显偏低,在恰卜恰镇,3万元仅仅能盖起低标准的楼房,连供暖系统都无法安装。所到之处,调研组普遍听到了希望提高标准的呼声。目前除了房屋建设、牲畜暖棚、太阳灶等移民聚居所必须投入外,医疗、卫生、教育、交通、通讯等社会保障体系也应同步建立,移民生活所必需的配套设施尚需完善,同时,生态移民与小城镇建设缺乏系统的整体规划,也影响了移民建设的实施效果。
不再从事牧业生产的移民应当怎样寻找新的收入点?移民普遍缺乏其他生产技能,自主创收的门路狭窄,而目前的工程规划中对移民的生产性扶持比较缺乏,扶持资金不足,牧业服务体系、科技和劳动技能培训跟不上,生态移民区尚未形成稳定、持续增收的后续产业。普遍存在着除了放牧不会做工、不会经商、若弃牧即失业的社会现象。
“三江源”地区地处高原,无霜期短,高寒的环境使得“黑土滩”和沙化土地的治理恢复困难很大,成本很高。调研发现,科技支撑还很不够,草原鼠害、虫害防治成效难以进一步巩固,禁牧、封育防得住人畜,防不住虫鼠,无力根据虫害周期性规律进行防治,无力加强对地下鼠的防治。
项目建设在各地也存在明显的差别,有些地区存在湿地保护、沙漠化土地治理、草原和森林病虫害防治等问题,但尚未进行相关项目建设,比如,有了住房没有学校,没有医院,没有商业网点,使项目整体效益的发挥受到影响,各地项目进度也存在差别。
调研中还发现,青海湖流域治理项目建设进度也明显滞后。目前,国家发改委对此项目积极支持,已原则上同意批准立项,青海省也已经作了大量准备工作,但实际立项仍没有到位,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治理进度。沿湖干部群众普遍盼望尽快立项,早日开工建设。
思:出路何在
当务之急是继续减畜,重中之重是移民,关键是再择业、再就业,出路是普及义务教育和推广职业技能培训,希望在于城镇化和市场化
调研组总结认为,在“三江源”地区进行大规模、宽领域、多目标、多项目的生态保护和建设是前所未有的,没有现成的经验和模式可供借鉴,需要在探索中寻找出路。
委员们了解到,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对三江源地区牧民的财政转移支付不断增加,但主要投放在草场围栏等草场项目上,用在改善牧民居住生存条件的投资甚少。藏区干部普遍反映,国家没少花钱,生态仍在恶化,牧民还在山上。
对此,全国政协副主席李蒙认为,今后应把投资主要用在移民教育方面,花在人的身上。他说,如今一些地方牧民下了山,日子好过了,草场茂盛了,高原的面貌焕然一新。发生变化的原因,就是实事求是,以人为本,把改善牧民的生存发展条件放在首位。
曾任青海省副省长的全国政协委员马培华对畜多草少的情况了如指掌,他说,对于“三江源”地区的生态保护来说,当务之急是继续减畜;重中之重是移民;关键是再择业、再就业;出路是普及义务教育和推广职业技能培训;希望在于城镇化和市场化。在制定政策及检验政策实施过程中,应予充分考虑。
科技的支撑是发展的必要条件,调研组认为,应努力树立以现代农牧业理念为先导的新的增长方式,全方位吸纳科技人才。曾任中国气象局局长、多次策划为“三江源”实施人工降雨的全国政协委员温克刚建议,“三江源”应广泛引进和应用国内外先进水平的草种、畜种;多层次开发应用太阳能、风能资源;发展规模化、集约化的畜牧产品深加工和市场流通及各类民族化服务产业。秦大河委员是中科院院士,他提出要关注冻土层研究。中国农科院农业与持续发展研究所所长林而达委员提出要充分利用国际资源,充分利用京都议定书框架下的有利条件保护“三江源”。李善同委员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发展战略与区域经济研究部部长,她关注人往哪里移、钱往哪里花的问题,认为生态保护、城镇发展、牧民致富是“三江源”地区的工作重点。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洪绂曾的结论是,转变牧区经济增长方式至关重要,党委和政府应高度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