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山西新闻网 山西日报 进入论坛 手机读报
“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这是庄子笔下美丽神奇的姑射山。但近年来随着煤炭市场好转,受利益驱使,私开矿“抬头”,西傍姑射山的汾西县深受其害。
私挖滥采的短视行为让姑射“神人”雪肌蒙尘,导致当地地表资源破坏严重,生态失衡,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受损。为了扭转这种局面,构建“和谐汾西”,新一届汾西县委、县政府痛下决心,重典治吏,坚决打击私开矿,截至目前,坚决关停所有统计到的私开矿达1630座,同时因地制宜引导群众修沟造坝,种经济林,搞生态养殖,带领群众走科学致富的新路子。
堵住“黑口子”铸造“平安汾西” 汾西煤矿资源丰富。2002年以来,煤炭价格走高,受利益驱使,私挖滥采的“黑口子”也开始肆意蔓延,屡禁不绝。到2006年5月,在临汾市打非集中整治活动中,汾西核查上报的私开矿已达1630座。
县委书记邓彩彪、县长郭宏在全县打击非法采矿动员大会上大声疾呼:“非法采矿已成为影响全县政治、经济、社会稳定的一个突出问题,是汾西科学发展最大的敌人。”
针对“黑口子”禁而不止的问题,县委书记邓彩彪明确表态:“处理私开矿,谁说情也不行。”以此坚决堵住“黑口子”重开的一切可能。在重拳打击的同时,县委、县政府完善健全了责任追究体系,严格考核领导干部,实行“一票否决制”。
在工作中,县上对打击非法采矿不力,甚至有参与保护非法开采的干部行为实行严肃追究。仅去年下半年时间,就对打非不力或监管不到位的35名党政干部给予党政纪处分;对抓捕工作不力的3名派出所所长给予免职处分;对参与非法采矿的1名人大代表依法罢免了其代表资格,进入司法程序。在去年,年终干部考核中,把打击非法开采工作作为年度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春节前后的乡镇区干部调整配备中,明确规定,凡有参与或保护非法采矿行为的,一律不予提拔使用。
干部风气正了,加之全力加大巡查力度,构筑长效机制,健全监管网络体系,截至目前,全县私开矿已全部高标准关闭,共填埋立井582座,炸毁斜井972座,其余76座因地处村庄附近无法实施爆破,已填埋,关闭率达96%。全县共抓捕非法矿主98人,判处32案34人,召开公处大会5次,罚款1400余万元。
构筑绿色“长廊”打造“生态汾西” “黑口子”堵住了,必须为当地群众提供新的致富增收门路。
“沟滩修成基本田,山坡造林建果园,道路堤坝林成网,地埂核桃一线连。”这是当地群众对坝系工程建设的形象描述。生态坝系建设是汾西县委、县政府引导当地百姓致富的一项好措施,新一届领导班子上任后更是发挥这一工程的优势和特色,投资1748万元建设大、中、小型坝129座,治理流域面积50平方公里,新增和改善基本农田1.3万亩,同时配套实施生态经济林工程建设。
在此基础上,他们着力打造三大绿色农产品基地,通过部门联动,上下互动,整合使用各方面资金等办法,按照“一村一品,一乡一业,一县一特”的模式,实现农业产业提升,形成县域经济新的增长点,同时促进老百姓增收。
三大绿色农业基地,一是以苦荞和豆类为主的小杂粮基地建设,在永安镇古郡垣成立龙荞公司,以此为龙头,积极组织引导,扩大苦荞种植面积。二是以核桃为主的经济林基地建设,在汾西县刑家要、佃坪等乡村,核桃产业已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特别是近年来晋西核桃食品公司发展壮大,更成为带动核桃产业的龙头企业,今年他们将在原有4万亩的基础上新增1万亩。三是以猪、鸡、兔为主的畜牧养殖基地建设。以永刚科技园为重点,积极扶持发展规模养殖户,新增存栏2500头;以泽丰园农牧有限公司为基地,辐射带动周边农民发展500只至1000只和千只以上的蝇蛆养鸡户30户,使全县养鸡存栏达到10万只的规模;以鑫星兔肉加工为龙头,发展肉兔养殖5000组,年出栏达到50万只。
“蝇蛆养鸡,真是点虫成金,让我们日子红火起来了。”汾西对竹镇前坡村的马珍旺高兴地对记者说。马珍旺年前响应政府号召,投资发展蝇蛆养鸡,现已发展到8000余只,日产鸡蛋200余公斤,按每公斤利润14元算,她每天收入就近2800元。她说:“目前这些虫子蛋已经国家农业部认证,蛋白质,锌,铁等含量均高于普通鸡蛋,销路不成问题,发展前景很不错。”
为使三大基地顺利推进,汾西县委、县政府采取多种措施。首先在政策上引导,资金上扶植。设立畜牧业发展基金,已注入首批资金100万元。其次在服务上加强。积极培训农业技术人才,制定详细培训计划,先后请县畜牧局等涉农部门对农民进行实地培训50多次。组建了各类种养产业协会,成立了生态蝇蛆养鸡协会5个,养猪协会12个,苦荞种植协会8个,提高农户抵御市场风险能力。
截至目前,永安镇桃荣村已投资100万元,建成现代化鸡舍6个;蔡家庄蔡玉文鸡厂已投资40万元,引进优质鸡1.3万只,日产鲜蛋800余公斤,年可实现利润8万余元;对竹镇王堤村,团柏乡柴洼庄已规模养猪达1200头;新建核桃基地1万亩,新打条带2万米,晋西核桃有限公司新增4条生产线已全部投产。
本报记者孙蕊 郭建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