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建军 本报记者 薛振宇 摄 |
铁窗之内,马建军心情沉重 本报资料照片 记者 杨怡 摄 |
有谁可以来分担 特殊家庭不能承受之痛(图)
核心提示
这是今年8月发生的两起不该发生的悲剧:5日凌晨,合阳一名精神病患者睡梦中被父亲杀死;6天后,蓝田的一位父亲杀死了自己有智障的儿子后,选择了自杀。三个鲜活的生命终结了,两个原本完整的家庭破碎了。然而,施害人无奈无助的处境及其得到的同情,让我们不得不思考:我们的社会应该如何分担那些特殊家庭的痛苦。
马颖伟死了,死在父亲手中。
8月5日清晨,咸阳市渭滨公园发现一具年轻男子的尸体。死者头部受重伤,似被重物击打过,身上还有多处刀伤。一个多月后,警方侦破了此案。死者名叫马颖伟,合阳县和家庄镇西三村人,凶手是马颖伟的生身父亲马建军。发生这场人伦惨剧的原因是:马颖伟患有间歇性精神病,有严重的暴力倾向,父亲担心他会威胁到家庭成员的生命安全,所以“先下手为家里除害”。
狂躁的儿子打父母
他控制不了自己患病的大脑
9月14日下午,咸阳市秦都区看守所。身穿囚服的马建军走进审讯室,面色平静,但神情颇显憔悴。他说自己这几天都没有睡好。一位刑警理解地劝慰:这是正常的,来到这里还能心安理得地入梦才不正常。
今年49岁的马建军,是一名有28年教龄的小学教师,夫妻俩育有一子一女。马建军说,怎么也没有想到小时候捧着怕摔着、含着怕化了的宝贝儿子,会把整个家庭拖进一场无法醒来的噩梦。
马颖伟遇害时22岁。上小学期间,脾气已经非常古怪,狂躁易怒,动不动就打人,甚至打人成了他的“嗜好”。初三辍学回家后,这种情况变得更加严重。有一次,马颖伟跟同村一个孩子打架,挥刀砍伤对方胳膊。马建军花了8000多元给对方治病和赔偿。
慢慢地,马建军觉得马颖伟的暴力倾向好像并不单单是性格和脾气的问题,而是“脑子有毛病”。2002年,马颖伟经诊断患有狂躁型精神病,一个月治疗费花了3600元,出院后病情却未见好转。马颖伟常常说一句话:“我不打人就难受得很。”
随着年龄增长,体力增加,马颖伟觉得父亲也可以打了,这时他的拳头就常常招呼到了母亲、姐姐甚至父亲身上。后来,马颖伟说要出去打工,对家里人来说,这简直是个“福音”。马颖伟一走两年,马家因此获得了一段难得的平静期。两年后马颖伟返乡,狂躁依旧。有一次母亲责备了他两句,劝他以后别惹事,他朝妈妈吼:我就不怕事,为什么不惹事?他去过很多地方,也多次闯祸。
今年5月下旬的一天,马颖伟给家里打电话要路费。父亲给他寄了300元,5月28日,他回到家。
当晚,马颖伟坐在饭桌上大口大口地喝酒,眼神里闪烁着即将使用暴力的冲动,样子很恐怖。马建军提心吊胆地看着儿子,心里凉飕飕的。次日,他找人把儿子送到了华阴市的一家精神病院。这次治疗近40天,花了4000多元,虽然没有明显的效果,但因为经济已经负担不起,7月上旬,马建军只好把儿子带回了家。
回到家后的20多天里,马颖伟经常殴打母亲。马建军试图管教儿子,儿子便瞪眼喊:“干啥?你又打不过我,还想管我?”有时看着好好的,马颖伟就会突然击打父亲的头部,还说:我就是想打人,不打你我难受,怎么办?儿子已经成年,22岁的壮小伙的这种突然攻击一般人受不了,但马建军只能受着。即使不太敢面对这个儿子,他也不能躲出去,家里就这几个人,马颖伟找不到父亲,拳脚就往母亲、姐姐身上招呼。
8月初,马颖伟几乎天天在家里打人,把一个家闹得暗无天日。妻子的惊恐,儿子的嚣张,让马建军处于崩溃边缘。他后来交代,那几天我开始担心颖伟哪一天会把他妈打死,也担心自己和女儿的安全。
绝望的父亲下杀手
我知道这是犯罪,但无路可走
绝望中,马建军的想法越来越偏激:别人的儿子是儿子,而马颖伟对自己来说却是灾星。他的结局我也能大致想像得出来:要么是他将来打死别人,法律制裁他,但受害者肯定还得找我,因为我是监护人;要么是我们老两口被他打死,他还是没个好。我不能等死,也不能让他继续伤害家人,惟一的办法,就是要除掉这个“祸害”。
8月4日,马建军说要带儿子去咸阳玩。马颖伟挺高兴,乐呵呵地跟着父亲出了门。这时马建军有过片刻的心软,但此后的经历却让他坚决地向儿子下了手。
在车站等车时,马颖伟突然一拳打在父亲胸口。大庭广众之下,马建军实在觉得丢人,他喝问:“你干什么?”
马颖伟说:“我就是想打你一下,咋啦?”马建军心里悲凉至极。
到了咸阳,走在街道上,马颖伟又毫无征兆地一肘子捣在父亲肋骨上,马建军差点背过气去。他捧着肚子蹲在地上,耳边却听到儿子说:“你要叫我哥,因为现在出来了,不是在家里。我在外边混得比你好,势比你大,我就是你哥。”
此后,马建军也不记得自己是在一种什么样的心情下度过的。当晚,他们就住在渭滨公园的一个亭子里。熬到凌晨3时许,马建军起身,捡起一块石头向熟睡的儿子头上连砸数下;担心儿子不死,又拿出当晚买的刀子向马颖伟连捅数刀。然后,他逃离现场独自回家……
马建军没想到,靠着死者身上的一件印有“卫监”字样的长袖上衣这条线索,警方还是找到了他。专案组经过调查走访,最终确定了该衬衣是澄城县卫生监督部门于2004年发的制服。
在澄城县有关部门的配合下,专案组对该县卫监部门的职工进行了排查。当办案民警走访到一位退休职工时,她告诉专案组一个重要线索——受害者很可能是其外甥马颖伟。根据这位退休职工提供的地址,专案组迅速赶赴合阳县和家庄镇西三村,找到了马建军。
面对上门的民警,马建军夫妇神情慌张,更引起了民警的怀疑。民警遂将马建军夫妇带回咸阳进一步讯问,还对马建军安排了一次测谎鉴定。在测谎仪前,马建军的心理防线很快崩溃,交代了杀子事实。
身处看守所后,马建军对自己的行为有了一些反思,也感到后悔。他说:“不管怎么说,颖伟是个病人呀。他要是没病的话,肯定不会这样伤害自己的亲人。”但当时他由于害怕和担心,思想上就是转不过这个弯来。
记者:你有没有想过这样做要承担责任?
马建军:我知道这是犯罪。但当时觉得没有别的路可走。医院治疗没有希望,只见钱出去不见疗效。有颖伟在,我家的日子没有盼头。
记者:如果送到精神病院,一直封闭治疗的话,有什么问题吗?
马建军:我家负担不起精神病院的治疗费用。
同情的声音
村民准备联名为杀人者求情
“这是一场不该发生的悲剧。”侦破此案的民警们心情复杂。而在马建军的家乡西三村,同情的声音更加明确。
西三村村委会主任马金中告诉记者,马颖伟有病,村里很多村民实际上还不知道,马建军夫妇一直在试图隐瞒,主要考虑就是将来还要给儿子娶媳妇;如果儿子患精神病的事传出去,找媳妇、找工作就都难了。
但实际情况村干部还是了解的。有一次马建军不在家,马颖伟在家里犯了病打人,马金中赶到现场处理,发现马颖伟竟然脱了母亲的上衣在打。马金中等人把马颖伟控制住后,母亲曹茹平给在场的人发烟,一再恳求大家不要把这事说出去。大伙儿能够体谅一个母亲为了儿子的心情,都答应了。
马建军杀死儿子的消息传来,很多人都不信。在大家的印象中,马建军是一个老好人,斯文有礼,不曾和什么人吵过架,没有任何不良嗜好。他是个连鸡都不会杀、不敢杀的人,竟然杀死了亲生儿子。“因为有个患病的马颖伟,这个家庭过得不像一个家。”知情的村民们慨叹。据说,有一段时间,由于马建军不在家,被马颖伟打怕了的母亲和姐姐都不敢在家里住,母亲只好带着姐姐躲到了娘家。马颖伟有时还会动刀,要杀自己的母亲。当然,没人知道他到底会不会这样做,但眼看着一个身强力壮的小伙子挥舞着菜刀歇斯底里、毫无理智地大喊大叫,也足以令目击者心惊肉跳了。人们都难以想象,马建军夫妇到底是以一种什么样的心情熬过来的。
记者问:“这几年,马建军有没有向社会请求过帮助?”马金中说:“马建军一家为马颖伟花了不少钱,但从来没有向村上求助过。”农村人,总觉得将来给孩子找个媳妇,他的病兴许就好了。抱着这个念想,这个家庭连孩子有病的消息都尽力捂着,又怎么会向社会求助?
[1] [2]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