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师大学生孙妍,没有想到她的信在校园里引发了这么大的震荡。 |
中秋寄出5800封家书 南师大学子诉知恩亲情
“妈妈:您在天堂还好吗?女儿很想念您。我已经是大学新生了,一切都好,祝您中秋快乐!”
“女儿:你已经是一个大学生了,我相信我的女儿能够处理好学习和生活,不断健康成长,将来报效祖国和社会,妈妈也祝你节日快乐……”
中秋前夕,几封“天堂”间的信笺在南京师范大学校园里被学子们争相传阅。许多人深受感动之余,也纷纷拿起了笔,加入到学校组织的“鸿雁传情、中秋感恩”活动当中。
据统计,截至昨天下午,共有5800名学生寄出了自己亲笔书写的“家书”。
■缘起
倡议写一封充满真情的信
9月中旬,南师大学工处向全校新生发出了“鸿雁传情、中秋感恩”的倡议,鼓励他们在刚刚跨入大学校园的时候,“给守望家中的父母写一封充满真情的中秋感恩信,送给他们一份特殊的节日祝福”。学校为此向5500多名新生免费发放了信纸、信封,并承诺由校方统一代为免费邮寄。
活动的组织者昨日告诉记者,倡议发出不久,他们很快就收到了学生们的信笺。其中,一封寄给“天堂的母亲”的信引起了大家的注意。写信人是该校体育科学学院的一名大一新生,信中她深情回忆了和已经去世的母亲曾经生活的点点滴滴,真心祝福天堂的母亲中秋节快乐。面对这封无法寄出的信,老师们最后郑重决定,以一名母亲的口吻认真给她回封信,亲切勉励她好好学习,早日承担起回报社会的责任。
■体会
感恩是对现在拥有的在意
“我以为人的生命很长,我可以等长大了再慢慢孝敬您,可我错了……我明白了世界上最大的悲哀莫过于子欲养而亲不待
……”
写这封寄往天堂的信的女孩叫孙妍,她的母亲因生重病去世。在接到老师们以母亲口吻给她回的信后,她写了封信给老师为自己“解释”:
“老师:我写的家书是写给过世的妈妈的,我非常地爱她,也无比地想孝敬她,可我已经没有这个机会了,这留给了我终身的遗憾。我想通过我的这一感受,让同学们都好好珍惜他们的父母,让同学们明白感恩父母从现在做起是多么的重要。”
很快,老师们回了信:
“亲爱的孩子:感恩是对现在拥有的在意,也是对有限生命的珍惜。只要你心存感恩,勤奋学习,朴实为人,你将来一定能成为一名对他人、对家庭、对社会都有用的人。从今天起,老师就是你的父母,同学就是你的兄妹,南师就是你的家!真心祝愿你在这个大家庭里生活得快乐、幸福!”
■反响
忽然发现真有说不完的话
“天堂信笺”的故事在校园里传开以后,感动了大学校园,也吸引了更多学子纷纷加入到这次活动中来。记者了解到,不仅仅是新生们把初次离家的见闻感受和中秋祝福融入笔端、寄给父母;甚至有很多“老生”们也拿起久违的纸笔,以“鸿雁传书”的方式为父母送上一份特殊的节日礼物。
昨日,很多同学主动向记者展示了他们寄给父母的信,少则两三页、多则厚厚一沓,其间“老豆”、“嗨,亲爱的老妈”等俏皮的称呼让人不由莞尔,更多学生在信中提醒父母“您一定要按时吃药,注意休息”、“看书的时候,要注意颈椎;抽烟的时候,要少抽一点”……字里行间中体现出来的细腻情感让人动容,不少同学坦言在写信时,不止一次掉过泪。有位大二同学说:“上大学以来,这还是第一次给父母写信,新鲜之余,亲情弥笃,想不到平时短信里的三言两语,竟然化作信纸里说不完的话。”
■对话
让我们更懂得上辈们的爱
尽管忽然之间成了校园的“小明星”,但“天堂信笺”的女主角孙妍同学依然保持着自己的朴实。昨日,她淡淡地告诉记者,“天堂信笺”在学校里流行以及同学们的热烈反响让她更进一步加深了对“家书”的理解——
“父母的爱总是深沉而又默默的,也许他们不善于表达,也许我们也已习惯了把这种爱当做理所当然。如果真是这样,那么家书为你提供了一个深刻理解这种爱的机会;也许你对父母充满了无限的感激,但面对面的交流又难以表达,那么就在家书上畅言你的感激之情吧;或者也许你与父母之间曾有许多误会或不理解,无论你现在是否理解,都应该表达出来。”她认真地说:“家书让我们更懂得父母的爱,让父母更明白子女的心。”
■观点
信息快餐化莫忘亲情表达
活动的组织者之一,南师大学工处的李莉副处长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当代大学生的情感表露已经走向内敛和务实,在信息时代的推波助澜下,短信、电邮等通讯工具极易导致“情感快餐化”,如何让“亲情表达”这一大学生发自内心真诚的情感需求得到满足,只有搭建更多像“中秋感恩信”这样内容真实可感的平台和载体,开通更多像一封家书式的“亲情直通车”,才能激发起大学生们对父母、对社会更深刻的责任感,达到自觉自发的教育效果。通讯员 黄进 徐锐 记者 于英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