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贾延宁)意大利政府在去年提交了加入旨在深化欧盟跨国警务和司法合作的《普吕姆条约》的申请。作为加入该条约的准备工作之一,意政府打算建立本国的DNA数据库。据安莎社报道,这一计划从9月21日起进入细节讨论阶段,而数据库的取样标准、数据采纳等具体问题则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
根据意大利司法部提交的草案,计划纳入DNA数据库的大致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强制记录,任何被警方逮捕的犯罪嫌疑人,一旦其罪行可被处以三年以上监禁的刑罚,此人的DNA数据就会被记录在案。此外,目前所有在押服刑人员的DNA数据也将被纳入数据库;第二种人员则可以自主决定是否将本人的DNA样本存入数据库,这主要是针对失踪人员的亲属,以方便警方帮助寻找和确定其亲人的下落。据悉,所有的DNA数据将从唾液样本中提取。
随着人们对DNA研究的不断深入,这项尖端技术凭借其发挥效力快、投资少的优势逐渐在现代刑侦技术中大展身手。上世纪80年代,英国成为全世界第一个着手建立DNA数据库的国家。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国也相继建立了各自的DNA数据库。在欧洲大陆,西班牙于1992年率先着手建立DNA数据库,奥地利、荷兰、德国等国家紧随其后。
为了更好地应对日益猖獗的跨境犯罪,欧盟还准备实现成员国间的DNA数据库信息共享,并以欧洲警察组织为基础建立欧洲DNA数据库。德法等欧盟成员国2005年签署的《普吕姆条约》则在推动欧盟的上述目标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该条约的宗旨就是要通过成员国之间包括DNA样本等数据库的共享提高信息交流,以打击恐怖主义、跨国犯罪和非法移民等现象,从而极大提高办案效率。
2006年,意大利决定加入《普吕姆条约》,建立本国的DNA数据库成为重要一环。本月早些时候,意大利副总理鲁泰利在北部城市里米尼出席一项活动时表示,办案过程中参考DNA数据的做法使英国警方的犯罪嫌疑人辨认率从30%大幅提高到58%。为了更好地打击意大利的犯罪活动,就有必要借助DNA技术。
目前,如何在打击犯罪的同时又能够保护公民隐私权问题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意大利一个公民隐私权保护组织的负责人表示,“为了使人的尊严得到尊重”,数据库建立的目的、采集DNA信息的方式和内容等都有必要向公众明示。
对此,司法部在草案中表示将严格限制DNA数据采集的人群,即使是涉嫌犯罪者,如果是第一次遭到指控,只要随后被证实无罪,其DNA数据也将会被销毁。此外,采集到的DNA数据将不会被用于提供任何有关个人的敏感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