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夏末秋初,经济日报“又好又快发展新看点”采访组聚焦四川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实现跨越发展的伟大实践。经济日报9月21日刊发了反映四川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长篇通讯《创新求发展实现新跨越》。本报今日全文转载。
四川,自古以来便有“天府之国”的美称,物产丰富,水旱从人。今天的四川,作为西部大开发的重要省份,全国城乡统筹试验区所在地,经济社会发展态势如何?夏末秋初的8月,本报“又好又快发展新看点”采访组来到巴蜀大地,行程6000余公里,深入23个县市区实地走访。
历时一个月,我们看到了四川干部群众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实现跨越发展,扎扎实实奔向全面小康所取得的巨大成绩和喜人景象。
今天的四川依然是“天府之国”,而人们对富裕与和谐的更高追求,早已取代了昔日“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满足。
是什么激发了四川8700万人民创业发展的激情?
省内调研摸清省情,省外调研找出差距,一场规模空前的大调研之后,四川提出“推进"四个跨越",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跨越发展战略。
四川省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任丁介绍,2006年底,四川省委召开重大课题调研动员会,正式启动旨在“谋划四川”的一系列重大调研活动。这次调研涉及10个方面29个重大课题,涵盖了四川发展的各个方面。他说,“无论从重视程度、参与广度,还是选题角度、调研深度,都是空前的。”
省内调研很快完成,调研报告相继出炉。站在四川看四川,这套报告对发展经验充分肯定,对存在的问题毫不掩饰:
用传统眼光看四川的农业还是不错,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滞后,产业化水平较低;发展工业意识不强,资源大省情结浓厚;增长方式粗放,资源需求量增大与人均占有量偏少的矛盾、工业快速发展与环境容量有限的矛盾日渐突出……
省内的调研刚一结束,今年3月下旬,省委书记杜青林、省长蒋巨峰又亲自率团赶往内蒙古、浙江、江苏、山东、河南5省区学习调研。
跳出四川看四川,感受又如何?“我们的感受可以用两个词来形容,一是"震撼",二是"冲击"。”谈起这次5省区的学习调研,省经委主任彭渝开门见山。
“震撼”何意?彭渝说,同样是西部地区,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工业发展速度连续4年位居全国首位,与发达地区的差距逐年缩小,照这个速度发展下去,再过若干年,内蒙古的整体实力将大幅前移。而从自然条件、科研实力等基础条件来比,四川有自己的优势,这几年虽然发展得也快,但与东部发达地区的差距却在拉大。
“冲击”怎讲?彭渝说,主要是观念。比如内蒙古与四川的资源都很丰富,但内蒙古“少卖资源,多卖产品”,发展自己的加工业,让资源在转化中实现了升值。
省外学习调研,站在全国看四川:经过多年发展,四川人民的生活有了很大改善,但四川作为欠发达的人口大省这一基本省情没有根本改变。四川人均GDP仅及全国平均水平的66%,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作为农业大省,去年四川农民人均纯收入却比全国平均水平少574元。
通过广泛调研,在清醒地看到差距的同时摸清了省情。5月13日,杜青林在四川省第九次党代会上作的报告,提出了“推进"四个跨越",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跨越发展战略:着力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工业大省向工业强省跨越、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经济强省跨越、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
任丁介绍说,应当看到,四川已具备跨越发展的条件。一是四川正步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实现跨越发展具有较好基础;二是国内外经济正处于新一轮上升周期,产业向中西部转移的趋势增强,区域发展宏观格局的一系列重大变化对四川加快发展非常有利,特别是中央近年来陆续推出的西部大开发政策、成渝经济区建设和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新农村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措施,进一步构成了支撑四川跨越发展的内外部环境;三是四川广大干部群众“谋发展、促跨越、重实干”的行动更加自觉,各项事业呈现出蒸蒸日上、蓬勃发展的新气象。而就本地实际来看,四川是农业大省,农业丰则基础强;工业是四川发展的支撑,工业强则四川富;四川旅游资源丰富,旅游兴则人气旺;文化是人的精神内核,文化盛则精神足。这4个方面形成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相互融合、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相互促进。
“如果亦步亦趋,不抓紧创新,不抓紧赶超,不抓紧在发展的关键领域实现突破,把改善民生落到实处就有落空的危险。”杜青林说。
四川是农业大省,但人均耕地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二分之一。如果走传统农业的老路,即便是把土地“绣出花来”,也无法支撑工业的发展和农村经济的繁荣。四川把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放在了“四个跨越”的首要位置。
自从战国时代修建都江堰水利工程,四川就享有了“天府之国”的美誉。时至今日,四川人民依然以占全国4.8%的耕地养活了占全国6.7%的人口,粮食产量全国第三、油菜籽产量全国第二,各类优质农副产品更是大量销往全国各地。
用四川省农业厅副厅长赵世勇的话说,人均耕地只有0.67亩的四川,取得这样的成绩靠的是四川人民“绣花”一样的精耕细作,“养儿育女”一样的精心尽力。
农业的“精”被发挥到了极致,传统农业的发展也因而近乎极限,只有发展现代农业才能实现农业的跨越。为此,省委书记杜青林到任后调研的第一站就是农业厅,“四大跨越”战略任务也把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跨越放在了首位。
种植业是四川农业从传统迈向现代的基础,既要养活8700多万人口,又要为畜牧业、水产业提供饲料,还要为农产品加工业提供原料,种植业的跨越显得尤为紧迫。
四川按照“一年有新进展、三年有新突破、五年上新台阶”的总体要求,致力于构建现代种植业产业体系。“一年有新进展”,就是要实现粮食恢复性增产,种植业实现农民人均增收30元以上。“三年有新突破”,就是要使粮食总产保持在3500万吨左右,基本实现粮食自求平衡;农民人均纯收入提高到3750元,年均增加190元;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提高到55%以上;主要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50%。“五年上新台阶”,就是要使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农业增长方式明显转变,农民收入明显增加。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种植业的跨越已经初见成效,在冬干春旱连夏旱的不利情况下,预计全年粮食产量可达670亿斤,增产25亿斤。畜牧业是四川农业发展的一张名片。建立分散养殖条件下的标准化、规模化、专业化模式,是畜牧业实现跨越发展的必由之路。资阳市创造的“6+1”模式,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6”是指金融机构、担保公司、饲料企业、种畜场、肉食品加工企业和养殖农户,“1”是指保险公司。由担保公司担保,农业发展银行等金融机构为饲料企业、种畜场、肉食品加工企业提供低息贷款;为帮助养殖户规避市场风险,政府鼓励养殖户买保险,资金由区里提供80%,农民只需要承担20%。这样便把生猪养殖的各个环节规范起来,形成规模,让养猪农民最大限度规避风险并获得利润。
四川省畜牧食品局生产科教处处长富刚告诉我们,一本近6厘米厚的《丘区三市发展现代畜牧业的规划》已经初步制定完成,将成为未来四川省畜牧业发展的蓝本。
今年上半年,四川省畜牧业各项指标全面增长,猪、牛、羊、兔、禽出栏量同比大幅增长,其中生猪出栏量达到456.3万头,增长7.36%,外销出口猪肉63.95万吨,增长15%以上。上半年畜牧业产值实现480亿元,同比增长8.42%,占农业产值的比重达到58%,农民人均出售畜产品现金收入同比增加85元,增长20.77%。
农业产业化组织是引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的又一助力。
近几年来,四川各地积极引导龙头企业、经营业主与农户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分配机制。通过合同订单、按利返还、股份合作、股份制等方式,建立了“公司+协会+农户”、“协会+农户”、“基地+农户”、“大户带农户”等经营模式。今年上半年,全省各类农业产业化组织达到13万个,带动农户1031万户,占农户总数的52.3%。
农业产业化组织的崛起还带动了专业化、规模化、优质化、标准化农产品生产基地的建设。今年上半年,全省基地种植业面积达4846万亩,牲畜饲养量8262万头,禽类饲养量8.5亿只,水产养殖面积275万亩,无公害农产品基地1749.8万亩,绿色食品基地377.4万亩,以往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落后方式正逐步得到改变。
截至今年上半年,四川已有各类龙头企业4250家,其中规模以上龙头企业2184家,销售收入1亿至10亿元的230家,10亿至50亿元的5家,100亿元以上的1家。全省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825.03亿元,净利润55.57亿元,出口创汇4.19亿美元,上缴税金19.2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1.2%、36.9%、18%和2.2%。
四川现代农业的支撑体系正在逐步形成,为跨越发展战略的全面实施奠定了基础。
只有工业大发展,才能实现跨越发展、富民兴川。实施工业强省战略、推进工业大省向工业强省跨越是四川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由之路。
省长蒋巨峰说,四川由工业大省向工业强省跨越,关键在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推进结构调整,着力体制机制创新,实现工业又好又快发展。
“好”,是推进工业大省向工业强省跨越的核心。
由大而强,就要切实推进发展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生产方式由规模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他们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把全省划分为不同的主体功能区,将相应的产业布局在符合其主体功能定位的空间上规范开发秩序,并且大力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着力抓好工业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全面推进工业循环经济发展,大力推行清洁生产,深入开展资源综合利用。
这方面的一个重要抓手,是工业节能减排。
在四川,节能减排不仅是一项重要任务,而且被视为一个重要机遇。省经委副主任张玉山告诉记者,节能减排各项措施的出台为四川工业结构调整提供了重要的支撑,必须下最大决心实现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的约束性目标,尤其是抓好239户重点企业的节能降耗工作,推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今年上半年,四川省工业发展资金有6000万元投向节能减排,单位GDP能耗下降了3.8%。最近审议通过的《四川省2007年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实施方案》中也明确提出,全省将淘汰电力、钢铁、水泥、煤炭、化工、焦化、铁合金7个高耗能行业的落后产能。方案的实施,对完成四川省下半年节能目标的贡献率可望达到53%以上。
“快”,是推进工业大省向工业强省跨越的前提。
在“好”的基础上,四川省充分发挥后发优势,加快工业化进程,努力实现跨越发展。
这方面的一个重要抓手,是继续推进“三个百亿工程”。
张玉山的桌上正好摆着一份“三个百亿工程”的总体规划:首先是着力培育大企业集团。重点培育一批百亿企业,积极打造一批重点行业和领域的“产业旗舰”,加快攀钢、五粮液、长虹、东方、二重等企业发展,抓好115个工业重点项目;第二是狠抓特色产业集群(园区)。加快发展43个国家级、省级开发区,建设一批集约化水平高、核心竞争力强的产业集群,引导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之路,尤其是要围绕优势产业和大型企业集团发展配套产业;第三是狠抓大项目建设。加强重点工业项目引资引导,利用川粤、川浙等合作协议,组织开展与“珠三角”、“长三角”等地区的产业对接,积极承接引进一批重大工业投资项目,确保全省工业投资稳定增长。
“新”,是推进工业大省向工业强省跨越的关键。
“新”的途径是着力推进体制、机制和管理创新,增强工业发展的活力;加快产业创新和科技创新,提高工业的核心竞争力和自主创新能力;按照产业化、集聚化、国际化的方向,发展壮大高新技术产业,加快电子信息、生物技术、新材料等产业发展,着力推进军工科技成果向民用转化,打造具有独特优势的航空、航天、核技术、军工电子等战略高技术产业基地;继续推进成都高新区、绵阳科技城、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建设。
这方面的一个重要抓手,是全面推进企业的自主创新。
四川的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以往创新意识淡薄,没有充分认识到推动经济发展方式从要素驱动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的重要性;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强,尚未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但是,四川省对企业自主创新的支持从未间断过。资料表明,四川省科技活动经费投入综合评价在全国位居第8,投入总量在全国名列前茅。实施工业强省战略以来,四川更是着眼于大力提升工业整体竞争力,大力加强技术改造和自主创新。今年,四川将重点实施100项投资上亿元的项目,同时组织300项具有代表性和带动性的技改项目实施,技术改造投入将突破1000亿元,技术创新投入将突破100亿元。
记者一路采访县(区)工业发展时真切地感受到,各地都有“兴奋点”—————威远县委书记潘国华说:威远的工业要“大”中求“好”!
2006年以来,威远县在川威、建业等上规模企业中着力发展循环经济,开展以节能减排、资源节约为主要内容的结构调整和技术改造,建设了一批能源节约与资源综合利用型项目,发展了一批具有一定规模的循环经济型工业企业,走出了一条资源消耗低、能源消耗低、污染低、增速快、效益高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去年规模工业万元产值综合能耗下降了2%,工业总产值达到130亿元。潘国华自豪地告诉记者,“我们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但不承接污染的转移!”
什邡市委书记何明俊说:什邡的工业要“好”中求“快”!
什邡工业总产值占GDP的比重已达60%以上,初步形成了规模化和产业化经营。到2010年,什邡工业增加值将达140.6亿元,继续向“全国百强县”冲刺。何明俊很兴奋:“什邡发展工业有较好的优势和基础,工业已走过初级化发展阶段,下一步的目标,是在现有基础上实施重点发展战略,推进什邡工业更快发展,再上新台阶。”
绵阳市涪城区区委书记段扬说:涪城工业要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加大创新力度。
长虹、九洲等高新技术大企业的拉动,使涪城工业初步形成以电子信息、精细化工、先进制造等4大主导产业为核心的产业体系,并确定了“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依托,全力扶持科技含量高,增值拉动力强的企业发展,坚持速度、效益并重,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发展目标。
由一个个县区放大到整个四川,全省工业取得了长足发展,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连续4年保持20%以上的增速,居全国第三到第五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实现3年翻番,在全国的排名近5年提升了3位(由2001年第13位上升到去年第10位),近两年每年提升1位;利润实现两年翻番;去年全省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2.2%,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由2005年的41.6%提高到43.7%,使四川与全国的工业化水平差距缩小了2个百分点。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今日的巴蜀大地,科学发展、奋力争先,“实施工业强省战略、推进工业大省向工业强省跨越”正成为全省工业战线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心声。
四川旅游资源丰富,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可谓“旅游大省”、“文化大省”。尽管旅游产业近年来发展迅速,但仍和其资源优势不相匹配,尚有很大潜力。为此,四川省提出了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经济强省、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的跨越战略。
四川省是旅游资源大省,旅游资源类型多、品位高、组合好,极具特色,拥有国家级旅游资源250多处,世界遗产4处7大景区,3A级以上旅游景区106个,“中国优秀旅游城市”18个,成都还是全国3个最佳旅游城市之一。
“去年全省旅游总收入位居全国第八位,这与四川作为资源大省的地位不相称,特别是接待入境游客人数和旅游外汇收入占全国的比重均不到1%,”四川省旅游局局长张谷坦陈四川旅游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旅游产品不精,结构不合理,大众化产品多、特色精品少,观光型的产品较多、休闲度假型的产品较少……”
他们清醒地看到,无论从资源比较优势,还是从现实条件来看,四川理应成为旅游经济强省。就产业发展规律而言,四川旅游产业正面临升级。
变大为强,四川把旅游业发展战略定位于“跨越发展”。“坚持以人为本、突出旅游开发富民、注重体制机制创新、倡导求真务实、做到合力推进”,成为了四川省以新的理念谋划旅游业发展的核心准则。
精品旅游区是跨越发展的基础。四川着力提升峨眉山—乐山大佛、大九寨、青城山—都江堰等3大国际休闲度假旅游区,建设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攀西阳光度假旅游区、嘉陵江流域生态文化旅游区、川南生态文化度假旅游区、“两湖(三岔湖、龙泉湖)一山(龙泉山)”休闲度假旅游区,完善三国文化旅游环线等5条旅游精品线路,拓展向旅游经济强省跨越的空间。
九寨沟在开发中森林不减反增,保护区范围扩大了23平方公里,森林蓄积量增加了近两倍;大熊猫的栖息地不断扩大;全国第一条生态公路、第一本生态旅游白皮书在四川诞生。黄龙建起“隐形索道”,旅游景区内餐馆被拆除,旱厕被环保厕所替代,观光车全部达到欧Ⅲ标准……今年上半年,全省旅游总收入577.1亿元,同比增长27.5%。
作为旅游资源大省的四川,同样也是公认的文化资源大省。深厚的历史人文底蕴与精彩纷呈的区域特色文化一直为人津津乐道。资料显示,四川城乡居民文化娱乐消费占人均消费结构的份额,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06年,四川省文化及相关产业总资产达700亿元,总收入480亿元,产业规模居西部首位,成为全国9个文化产业增加值“百亿省”之一。
怎样将文化之“魂”融入产业发展,促进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
“整合+品牌+激活+创意”———在众多专家学者的反复论证中,四川文化
发展的要诀浮出水面。
每到傍晚,成都市华兴正街,都有少则几辆多则十数辆大型客车驶入,海外游客下得车来,涌进锦江剧场。每天演出的“芙蓉国粹”,或吐火,或变脸,游客们看得如痴如醉。一年间,剧目连演500多场,接待游客近20万人次。
今年5月,四川新华文轩连锁股份有限公司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融资20.94亿元。
源自传统,又与时俱进,在传承中弘扬。雅安国际茶文化节、凉山彝族火把节、合江苗族姐妹节,各色文化精彩纷呈。锦里一条街,装进三国文化、川西民俗、老成都街坊等3种不同文化,被文化部确定为全国首批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之一。
四川人均GDP仅及全国平均水平的66%,去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比全国平均水平少574元。改善民生,对四川具有特殊的紧迫性,“十大惠民行动”因而启动。
“十大惠民行动”,短短6个字,却三易其稿。四川省委、省政府改善民生的决心,从此可见一斑。
初始名称:“为民办十件实事”;第一次更改名称:“惠民行动”;最终更改名称:“十大惠民行动”。每一次改动,都有含义。
“为民”到“惠民”———强调实践,强调结果,强调从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
“实事”到“行动”———涵在升华,兼顾当前和长远、局部和全局,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
“十件”到“十大”———先解释“件”,“十大惠民行动”目前包括70件子项目,而且有的子项目下边还有分项目。
再解释“大”,“十大惠民行动”已经不仅是某一年的事,而已成为四川省“十一五”期间常抓不懈的战略任务。今年5月召开的四川省第九次党
代会提出,未来5年“奔富裕、求发展、促和谐、树新风”的4项任务。“十大惠民行动”纳入居首的“奔富裕”。
“十大惠民行动”因而成为四川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生动体现。
四川省政府督办室副主任杨实向记者介绍了“十大惠民行动”的实施过程。
2006年12月13日,省政府在省委作出实施“十大惠民行动”决策之后,立即进行专题研究。研究内容:干什么、怎么干、谁去干、钱从哪里来、什么时候完成。
2006年12月14日,四川省人大常委会、省政协领导和部分省人大代表、省政协委员就“十大惠民行动”进行座谈,提出意见和建议。
2006年12月15日,《四川日报》刊登“十大惠民行动”主要内容,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省委书记杜青林就读者反馈意见作出批示:重在行动,贵在坚持,务必做到“言必信,行必果”,说到做到,不放空炮。
今年1月19日,方案基本成形,内容确定为“就业促进行动、最低生活保障行动、教育资助行动、医疗保障行动、农村交通建设行动、饮水安全行动、农民工培训行动、扶贫解困行动、生态环境保护行动”等,共计70个项目。
1月30日,21个地市州各收到一份“十大惠民行动”的启动通知,长达44页。
决策的过程充分尊重民意,听取了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的声音,确保内容是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决策的内容重点是加强社会事业建设,发展农村生产力,加大对民族地区、贫困地区、革命老区和丘陵地区的支持力度,向最困难地区和群众倾斜。
“说到做到,不放空炮”:
———建立工作平台。四川省委、省政府建立了“十大惠民行动”联席会议制度,成立小组,负责实施“十大惠民行动”的组织、宣传、协调、指导、督查、审计、监察等工作。
———建立健全督导工作机制。按季度检查,明察暗访相结合。半年通报,年终向省委、省政府报告年度惠民行动工作目标完成情况,并向社会公布结果。杨实向记者介绍说,就在上周,他们还去基层暗访了农村沼气建设补贴落实情况。
———严格目标考核。各地市州、省直相关部门均成立惠民行动领导小
组,“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全省从上到下,建立实施“十大惠民行动”民主决策机制、督促检查机制、目标考核机制。今年2月底,省长蒋巨峰要求将“十大惠民行动”各项工作纳入对县(市、区)和相关职能部门的目标管理,层层分解,直到村组;4月,又要求将“十大惠民行动”一季度执行情况通报全省,并将实施相对滞后的项目直接通报各市州党政主要领导和省级有关部门负责人。介绍到这里时,杨实将此举形容为“罚点球”。
———千方百计落实资金。“十大惠民行动”今年计划投入309亿元。财力并不雄厚的四川,从省到地市州再到县市区,各级咬紧牙关,将实施惠民行动所需资金纳入财政预算,增加投入,优先安排,上半年全省各级预算执行总额达到128亿元。同时,强化惠民行动资金分配及使用的监管,确保资金安全高效地使用。7月13日,四川省委九届二次全会又作出决定:“要把新增财力更多地用于改善民生。”
———在全省形成党委领导、政府实施、部门联动的良好工作格局,工作报告制度、情况通报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相继建立,惠民行动真正落到实处。
“十大惠民行动”目标执行情况通报显示,目前多数项目进度达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或超过进度。在70个分项目标中,有21项已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可谓硕果累累。
从群众最满意的事情做起,从群众最不满意的地方改起。四川人民群众欣喜地看到和感受到,“十大惠民行动”这个省委、省政府对全省人民的庄严承诺,正一项项兑现;这个旨在“富民惠民,改善民生”,让更多群众享受发展成果的民心工程,正扎实推进!
今年上半年,全省实现生产总值4408.1亿元,同比增长13.7%,创近几年增速新高,预计全年GDP将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406.96亿元,增长33.15%,地税收入达302.29亿元,同比增长36.24%,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6个百分点,高出全国地税平均增幅7.5个百分点,创下四川地税收入增幅历史新高;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1650.9亿元,同比增长25.5%,其中头5个月实现净利润208.49亿元,增长34.27%。
与此同时,投资结构不断优化,高新技术、优势资源、装备制造、农产品加工4大优势产业投资增长42.6%;农业、教育、公共卫生等薄弱环节的投入分别增长45.9%、12.8%和37.6%;冶炼、水泥、焦炭等国家重点监测行业投资增速同比下降24.7%;全省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3.8%,是多年来降幅最大的。
以创新求发展,实现新跨越,四川经济社会正朝着“又好又快”的方向奋力前行!
《经济日报》赴四川采访组
组长:欧阳方兴成员:钟华林李江天夏先清赵智钢刘亮薛志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