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雨夜的玉米地里,刘师傅捕到了蛐蛐 |
在刘师傅家中,摆着很多蛐蛐罐。他告诉记者,这些都是等着卖大价钱的 |
路边摆着很多方桌,只要你坐在桌边,就会有人凑上去推销蛐蛐 |
清代宁阳县泗店镇曾为皇帝进贡太监 泄密后村民掌握技术成捉虫高手 记者赴山东探访——
小小鸣虫聚钱财县城年收入近亿
现状:蟋蟀成为该地区的重要产业但是面临竭泽而渔之忧政府:倡议农民不要使用烈性农药
宁阳县泗店镇有着“斗蟋摇篮”的美誉。这个仅有4万多人的小镇,现在已经形成了中国北方最大的鸣虫交易市场。
记者在对北京鸣虫市场进行调查后,通过虫贩的指引来到泗店镇,追访金秋蛐蛐热的源头。
在这里,记者看到了火爆的蛐蛐交易场面,目击了捕虫高手雨夜捕蛐蛐的好身手。据了解,蛐蛐在宁阳已成为一种产业,每年可为该县带来8000万元的收入。
小镇·集市
摆出小方桌妇孺齐上阵
清晨,记者进入泗店镇时,在穿镇而过的济兖公路两侧,只有零星的摊位,摊位前的白色口袋里,装着一些正在蹦跳的蟋蟀,太阳升起来了,村民摆出了小方桌。
“你要是想要蛐蛐,只要往桌子边的马扎上一坐,自然就有人找你。”镇政府宣传部的周主任说,这就是小镇独特的蟋蟀市场,不用吆喝,不用挂招牌,小桌子一摆,蛐蛐上门。
记者发现,在市场上卖虫的当地人多是些妇女、小孩,“男人都去北京、上海卖虫子去了,这里卖不出好价钱。”一位村民说。
小镇·砍价
虫贩收蛐蛐每天近百只
两名收蛐蛐的虫贩刚坐下,就有五六名村民围上来,一会儿工夫,各种小铁罐放满了桌子。“我这虫好,看看吧!”村民们用当地方言向虫贩推销。
两名虫贩动作缓慢地拿起铁罐,动作轻柔地将铁罐上的皮筋拿掉,露出里边正在蹦跳的蛐蛐。
一个虫贩皱着眉头用草棍挑了几下,待蛐蛐发出了悦耳的叫声后说:“嗯,这虫可以,5块吧!”
“耶?咋能5块呢?多给点,多给点……”卖蟋蟀的村妇不满地说。
“就是5块嘛!”虫贩大声说了一句,将铁罐盖好放下,而村妇也不再说话,忙着将手里的另一个铁罐放到了桌角,眼巴巴地等着虫贩新的评价。
其间,其他村民都围在桌前,希望通过这一轮的“交锋”,给自己的叫价作为标尺。
据这名叫张锋的虫贩讲,他每天都能收到近百只蛐蛐。“现在过了白露了,好虫不多了。”他说。很快他就将一桌的虫子看完了,然后像倒豆子一样将看中的蟋蟀倒进了自带的白色口袋里。
小镇·高手
专心“蛐蛐行”赚来电视机
在镇政府工作人员的帮助下,记者找到了泗店镇古城村的刘德利,今年46岁的他是目前仍留在村里为数不多的捕虫高手之一。
刘德利的卧室里摆满了装有蛐蛐的罐子。“这些都是等着卖大价钱的。”老刘说。
今年,刘德利虽然没去外地卖虫,但是抓到的蟋蟀也卖了一万多元,其中有一只卖了800多元。据当地政府工作人员介绍,该村今年的“虫状元”身价3300元。
刘师傅还透露了一个购虫窍门:外来的虫贩可先买一些便宜的蟋蟀,跟卖虫者混熟后去他家里采购,一来好蟋蟀多藏在家中,二来价钱还可能便宜,他就曾遇到过一位找上门的虫贩,最后把一只叫价2000元的蟋蟀以800元卖给了他。
老刘每年只在秋天做一个月的蛐蛐生意,但这份收入已经超过他一年的种地收入一倍还多。如今,他家里有两台电视机,一台是用卖蟋蟀的钱买的,另一台是他在上海参加斗蛐蛐比赛赢得的奖品。
小镇·目击
3小时捕获6只蛐蛐
为了见识一下捕虫高手的身手,一天晚上,记者跟随刘师傅去捕蛐蛐。
刘师傅身穿迷彩服,袖口、裤腿都用绳子系好,矿灯和腰包绑在腰间。“不这样穿不行,虫子往衣服里钻,咬人!”老刘说。
此时,突然下起雨,老刘说,下雨天才有好蛐蛐往洞外钻。捕蛐蛐有两种方法:“趟”和“听”。
“趟”就是在玉米地里不断走动,蟋蟀听声就会爬出来,这时候抓比较容易,但不容易碰到好虫。
“听”是通过虫鸣判断方位,当人走过去时,蛐蛐往往会停下不叫,捕虫人只能在原地等候,等蟋蟀再叫时再靠近一些,一直到最后确定位置,这样捉起来比较费劲,有时候,捕一只蛐蛐会花费数小时,但却容易捕到上品。
说话间,记者跟随刘师傅来到一片玉米地旁,他拧亮矿灯,开始捕虫。雨滴砸在玉米叶上发出“沙沙”声,各种虫鸣声和脚步声混在一起,记者根本听不出哪是蟋蟀的叫声。老刘弓着腰,用矿灯照着前方,不断地“趟”着。
突然,他轻声说了句:“有了,你别过来!”说着,用嘴叼住矿灯,从腰包里掏出网罩,往地下一扣。顺着矿灯的光线,记者看到一只蟋蟀已经落网了。
“不错!还是只青头,能有个好价钱。”老刘笑着说。他小心地将网罩放在手掌上,隔着网罩将蟋蟀抓出,塞进了随身携带的一节空竹管里,再用棉花堵住管口,塞进了腰包里。随后,老刘继续向玉米地深处“趟”去……
雨势渐大,3小时后老刘已经捕到6只蛐蛐。“托你们的福,今天收获不小,回家。”老刘说。
专家回顾
宁阳蟋蟀曾为皇家供品
中国宁阳蟋蟀研究院副院长刘德强告诉记者,赶上农闲,上至古稀老人,下至垂髫小儿,都像老刘这样到田里捉虫。
宁阳蟋蟀在清代已是皇家供品,只不过当时这些都是保密的。进入民国时期,一些宫内太监流落到民间,为了生计就到宁阳古城村一带来抓蟋蟀,雇用当地人帮忙提灯、拿东西,后来当地人慢慢学会了如何捕捉和辨别好蟋蟀。
外地的蟋蟀爱好者也慕名而来,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曾经出现过一节电池换一只蛐蛐的交易方式。改革开放后,当地的蛐蛐市场逐渐火了起来。
官方说法
蛐蛐产业年入8000万
据刘德强介绍,目前宁阳蟋蟀已经成为一种产业,外地客商经常拿着现金来购买蛐蛐,据当地政府粗略估算,每年大概有8000万元的收入。
此外,蛐蛐带来的餐饮、交通、住宿等方面的收入也非常可观,泗店镇政府已开始发展农家乐旅游项目。
泗店镇政府通过与蟋蟀商的接触,已引进了六个工业项目,可以为当地增加上万个就业机会。
镇政府宣传部的周主任告诉记者,当地蟋蟀近几年出现了抓捕过度的问题,不但本地人抓,南方的虫贩也来抓。而且本地人只知道抓虫换钱,蛐蛐不论大小都不放过,已经有了竭泽而渔的倾向。
为此,政府向村民倡议,希望村民不要使用烈性农药,以保证当地蛐蛐产业保持有序发展的趋势。本版文并摄/记者梁千里张颖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