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和跨国公司的纷纷入区,特别是一些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项目的陆续引进,投资者对配套环境的要求不断提高,对烟台开发区现在及将来的期望值不断攀升。如何满足广大投资者的需求,如何进一步完善区域配套环境,成为摆在各级决策者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议题。
烟台开发区以超前的眼光和科学的运作,在完善配套环境上下足功夫,用足力气,打造出了一流的产业承接平台,使烟台开发区在激烈的国际环境竞争中抢得了先机。
基础设施配套精准化、专业化。为保证通用东岳汽车等大项目的生产需要,规划并建设了新的热电厂;为保证富士康烟台工业园等在建大项目的顺利推进,专门成立了项目推进办公室;为保障高科技企业的生产需要,对水质、供电、工业用气质量等进行持续改进;为了满足项目早开工、早投产的需要,项目洽谈之始就对工业用地进行标高回填,管网、路网铺设到红线……
人才招聘市场化、国际化。早在1993年,烟台开发区就成立了国际人才交流中心,通过人才开发、交流、评价、培训、保障、社会化管理等服务功能,促进人才合理流动,优化人才资源配置。围绕半岛制造业基地建设的人才需求,大力发展以有形市场为依托,以网站、新闻媒体等无形市场为两翼的“人才配送网络”,为全区的开发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十多年来,累计为近万家用工单位提供服务,接受求职登记20多万人次,成功推荐10万余人就业。截至目前,全区已引进各类人才近2万人,其中硕士研究生以上人才近千名,成为名副其实的人才高地。
金融环境完善、灵活。从1986年10月中国建设银行烟台开发区支行成立,先后已有12家商业银行入区。2000年,烟台开发区管委会组建了烟台市首家专门为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问题的信用担保机构——烟台银桥企业信用担保有限公司,设置“个人财产抵押”、“专用设备抵押”、“产成品、原材料抵押”、“应收账款质押”和“专利质押”等灵活多样的反担保措施,把最具发展活力的高新技术企业、留学生创业企业作为服务的重点,开启了中小企业获得银行融资的“绿色通道”。成立近七年来,银桥信用担保公司已先后为230余家企业提供担保10亿多元。
现代服务外包业的兴起,进一步完善了烟台开发区的高端基础设施。以物流、软件服务、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为主要内容的现代服务外包业,不但是大工业产业链条上不可或缺的一环,而且成为招商引资和产业发展的重要筹码。仅在物流方面,烟台开发区就建有烟台物流园,香港邦达、日本友和道通、海通物流、通林物流等一批国内外知名物流企业纷纷入区,规模以上物流企业已有20余家,年可实现物流总额40亿元。山东省首家A型保税物流中心也在烟台开发区落户。
(于海武包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