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韩然
伟大的祖国幅员辽阔,沈阳是镶嵌在东北平原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是共和国的重工业基地;那曲地区安多县地处青藏高原,是西藏自治区的“北大门”,是藏北高原重镇。
一个位于大东北,一个地处大西南;一个在一望无际的绿色平原,一个在雪山绵延的“世界屋脊”;沈阳的海拔高度不到百米,安多县的平均海拔却高达5200多米,两个地区的海拔相差5000多米,两地之间的距离是四千多公里。
海拔越高,空气越稀薄,生活在平原地区的人们高原反应就越强烈。当地许多人认为:从平原来援藏的同志,能够在安多县长期“坐着”,就是件了不起的事情。
然而,让他们惊讶的是,沈阳的援藏干部绝不是去“坐着”的。
缺氧不缺精神
2004年6月,沈阳市第四批的七名援藏干部受市委、市政府的委派,怀着家乡人民的期望与重托,带着沈阳市社会各界的关注与深情,来到西藏那曲地区安多县,开始了为期三年的对口支援工作。
“缺氧不缺精神”,这是沈阳市第四批援藏干部领队、担任安多县委书记的李桂盛和其他六名援藏干部共同追求的工作境界。
熟悉工作环境,了解基本情况,尽快进入工作角色,七名同志尽最大努力,克服极度缺氧、低压、严寒等不利条件,克服语言不通、生活习俗不同、交通信息不便、生活条件艰苦等各种困难,以饱满的热情和高昂的斗志,走村入户,深入基层,走访了40多个县直机关、企业、学校、医院和全县所有乡镇及大部分村庄。援藏干部扎实的工作作风感动了当地干部,也带动了当地干部。
青藏铁路进入西藏,安多县是第一大站。确保青藏铁路的安全通车,是一项特殊的重要任务。沈阳援藏干部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在全县广泛深入地进行法制宣传教育。李桂盛等援藏干部组织了700多名民兵、干部和群众加强护路工作。援藏干部们带头,平均每公里铁路就有两个人负责看守。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客车安全顺利通过安多境内。
海拔高斗志更高
作为援藏干部和县委的主要负责人,李桂盛发挥出班长和领队的重要作用,在集思广益的基础上,提出了全县发展的工作指导思想,带领班子成员制定出“十一五”发展规划。
他不顾强烈的高原反应,来回奔波于西藏与沈阳之间,四处寻求,多方筹措,尽最大努力为安多县争取更多的援藏项目和资金物资。那曲地委领导称他为“拼命三郎”,《西藏日报》、《那曲日报》等当地媒体宣传了他的先进事迹。
李桂盛的班长角色当得好,其他六位同志的工作也同样不逊色。
2005年,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在安多县全面展开。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冯志,被任命为下派工作组组长。冯志下乡到较远的强玛镇指导先进性教育活动,由于海拔高,加之水质极差,他的身体几次出现“险情”。但他拖着虚弱的身体,硬是一直坚持到工作结束。
县委常委、县委办公室主任富宏鹏身材较高,高原反应更加强烈,每次进藏体重都降10多公斤。2006年8月,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他拖着虚弱的身体,多次深入到滩堆乡指导全乡“普六”工作,吃住在藏民的家里,圆满完成了县委下达的工作任务。
县教体局局长王同兵起草下发了《安多县教体局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管理工作意见》、《安多县学校管理工作制度》等相关文件,促进学校管理工作水平和办学质量的提升,近三年来,中小学学生毕业率达到100%。
县发改委主任刘瑞丰,深入乡镇搞调查研究,写出了《草场承包利弊分析》等5篇调研报告。其中有偿承包草场的观点,受到了国家农业部专家的肯定。
县卫生局局长王贺平在卫生系统实施医疗机构、医药制度和监督体制三大改革,建立起3.2万人的家庭医疗账户,取得了西藏自治区验收满意的良好成绩。
2005年4月,西藏自治区检察院紧急抽调县检察院副检察长孟繁泰去查办专案。报到的当天,他就进入情况展开案件侦查。4月7日,便将犯罪嫌疑人依法拘留,4月21日将其逮捕,圆满完成上级交办的紧急任务……
“海拔高斗志更高”,在援藏干部的身上,藏族人民看到了无私奉献、勇于拼搏的“沈阳风采”。(下转2版)
“世界屋脊”的“沈阳路”
你知道在“世界屋脊”上还有一条“沈阳路”吗?它就在安多县,“铺进”了当地群众的心中。
安多县仅有3.6万人,县城内道路窄小,交通不便。改变安多的交通环境,让老百姓出行方便,第四批援藏干部将援藏项目重点放在安多县道路改造工程等方面。
他们把心血和汗水都洒在了“沈阳路”的建设上,经过艰苦繁重的工程施工改造,2006年8月,沈阳投资900余万元的“沈阳路”工程竣工投入使用。安多县的老百姓把这条2400米长的“沈阳路”叫做安多人民的“幸福路”。
三年来,第四批援藏项目可不仅有“沈阳路”一个。目前,投资100万元的安多县综合文化活动中心续建工程已投入使用。186万元用于帕那镇、雁石坪镇、强玛镇等9个乡镇620户牧民安居工程。争取到辽宁援藏总领队的支持,争取了360套太阳能电视卫星接收设备,为学校、寺庙和边远的牧民安装上了电视,电视收视率由安装前的86%提高到目前的96%以上……
三年里,沈阳市共为安多县投入援藏资金1350万元,比上一批增长了38%;加上物资折合人民币1637万元,比上一批增长66%,这是自1995年开展对口援藏工作以来,沈阳援藏资金和物资拨付给安多县最多的三年。
2007年6月,当第四批援藏干部就要离开“第二故乡”返回沈阳时,安多县县长达尔地代表安多人民说出心里话:“沈阳的援藏干部特别能奉献,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团结”。
安多人民在长长的“沈阳路”上,为七名援藏干部献上一条条洁白的哈达,一杯杯甘醇的青稞酒,一碗碗的酥油茶,诚挚祝愿740万沈阳人民“扎西德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