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结构、生物、农艺节水多措并举 占有效灌溉面积的55%,位居全国前列;每年可减少地下水开采26亿立方米,节电2.5亿千瓦时;减渠增田120多万亩,增加粮食产量20多亿公斤 本报讯 (通讯员赵拥军、李国正记者赵红梅)我省把发展节水农业作为缓解水资源紧缺、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战略举措,“十五”以来,全省共投入农业节水资金20多亿元,工程、农艺、生物节水多措并举,收到显著效果。
截至目前,全省节灌面积发展到3700多万亩,占有效灌溉面积的55%,位居全国前列;每年可减少地下水开采26亿立方米,节电2.5亿千瓦时;共减渠增田120多万亩,增加粮食产量20多亿公斤。
以“三灌一防”(管灌、微灌、喷灌、渠系防渗)为重点,强力推进工程节水。工程节水既可保证及时按量灌溉农田,减少输配水损失,又能为其它节水措施正常发挥作用提供基础保障。目前,我省管灌面积已达2300多万亩,占全省节水灌溉面积的60%以上。部分粮食主产区实现了农田灌溉管网化。微灌工程已在部分设施蔬菜、果品和经济作物种植区推广应用。
以调整、优化作物布局为重点,强力推进结构节水。农业种植结构和布局是农业节水的决定性因素,全省各地通过明确各区域水资源综合承载能力,变对抗性种植为适应性种植,积极扩大抗旱、耐旱、省水作物种植面积,加快建立低耗水、高效益的节水型农业结构。京广、京山铁路沿线为重点的优质粮食产业带,通过推广优质高产品种和节本增效技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确保粮食总量稳定增加;黑龙港低平原区,适当减少小麦种植,积极扩大棉花、玉米、薯类、豆类、牧草、甜高粱等作物;坝上地区,控制蔬菜面积,积极发展马铃薯、青贮玉米、莜麦、杂豆等作物种植;丘陵山区,扩大薯类、谷子、花生、地膜玉米等旱地作物。
以推广抗旱节水品种为重点,强力推进生物节水。生物节水就是开发、利用生物自身的生理和基因潜力,在限水条件下最大限度获取农业产出。当前最现实、最直接的就是推广、应用抗旱节水品种。一般品种每立方米水只能生产1公斤粮食,而节水品种可达1.8至2公斤。目前,我省培育的石家庄8号、衡观35、衡7228、石麦15、石4185、邯4589等一批节水品种,累计推广近1亿亩,平均减少灌溉1次,实现了节水与增产的有机结合。
以农业技术集成为重点,强力推进农艺节水。针对农作物需水规律,通过技术集成,合理配置用水时期、用水量,实现科学灌溉、高效用水。实践证明,在确保不减产的前提下,如果小麦少浇一水,全省3500万亩小麦就可节水17亿立方米。目前,我省正在下大力推广小麦三大模式、八大技术。三大模式即太行山前平原区推广"前促、中控、后保"配套技术模式,黑龙港地区推广节水、省肥、高产、简化"四统一"栽培技术模式,冀东平原区推广以提高光热资源利用率为核心的节水技术模式;八大技术即选用节水品种、免耕栽培、小畦灌溉、"两晚"种植(玉米晚收、小麦晚播)、窄行密植、秸秆还田、不浇返青水、推迟春一水。
精品栏目推介
· 杨柳青
· 燕赵论坛
· 纵横谈
· 一线写真
· 世说新语
· 明星传真
· 名家
· 直笔春秋
· 心灵独白
多媒体数字报纸
快速阅读 全屏阅读 下载阅读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服务条款 广告业务 实习申请 网上投稿 新闻热线 友情链接
河北新闻网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copycenter 2000-2007河北新闻网常年法律顾问:河北得正律师事务所李海峰 郝斌 虚假报道 有偿新闻 低俗之风 不良广告等问题 举报电话:88631166冀ICP证030017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