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阿比让10月8日电 (记者黄伟)据最新出版的泛非杂志《青年非洲》报道,受多种因素影响,2006年非洲法郎区国家经济平均增长3.1%,低于2005年的3.9%,也低于同期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国家平均5.5%的水平。
报道援引法国中央银行法兰西银行日前公布的报告说,西非经济货币联盟8个成员国2006年的平均经济增长率为3%,而2005年这一数据为4.1%,这主要是由于该地区可可、花生及棉花等主要农产品歉收,以及电力供应不稳定等因素造成的。该地区两大经济体——科特迪瓦和塞内加尔全年的增长率分别只有1.2%和2.1%;而马里和布基纳法索等国的增长率都超过了5%,但由于其经济规模小,尚难以左右整个地区的经济发展。
中非经济与货币共同体6个成员国的平均经济增长率则由2005年的3.7%降至2006年的3.2%,这主要和石油产量下降有关。在加蓬和乍得这两大石油生产国,经济增长率分别从上一年的3%和8.6%下降到1.2%和-0.7%;此外,一些国家政局不稳也阻碍了经济发展。而刚果(布)和赤道几内亚的经济增长率分别达到了6.6%和5.3%。
但报告指出,2006年非洲法郎区国家经济发展的一大亮点是成功抑制了通货膨胀。上述国家全年平均通胀率为3.8%,虽然高于2005年的3.2%,但远低于同期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国家11.8%的平均水平。报道分析说,虽然上述两大地区经济体使用的非洲法郎由于同欧元挂钩而长期处于高价位,对出口不利,但也因此部分抵消了全球油价上涨带来的负面影响,有利于降低通胀风险。
非洲法郎区包括西非经济货币联盟的8个成员国和中非经济与货币共同体的6个成员国以及印度洋岛国科摩罗。
(责任编辑:车东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