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岁的余建平最近在他所住的社区有了用自己名字命名的“接待日”,这得益于他的法律专业背景和党员身份,更得益于上海市闵行区推行的城乡一体化党建管理新体制。
家在安徽蚌埠,在北京读大学,来上海创业,余建平是典型的“新上海人”。
由于组织关系不在上海,小余也就成了一名流动党员,但如今他在闵行区找到了另一个家——社区党支部。
服务为流动党员“安家”
余建平所在的党支部是闵行区首个来沪人员集居区党支部——金湾小区党支部,成员不多,10个人,却来自五湖四海。前几天大伙儿抽空排练国庆期间参加社区文化节的小合唱,演出那天他们同时还有维持文化节现场秩序的任务。
闵行区常住人口182万,其中102万是外地来沪人员,处于“两不靠”状态的党员数量不少。有党员而无党组织,有党员而缺乏管理,如何破解?闵行将落脚点放在来沪人员集居社区。
金湾小区是莘庄镇规模最大、管理也较完善的来沪人员集居小区,有来沪人员3100多人。通过镇综合党委的细致排摸,10名游离于党组织之外的流动党员“浮出水面”。经过函调确认党员身份、转接组织关系等程序,经莘庄镇党委批准,党支部建立起来了。支部书记姜卫东在江苏老家曾任过村党支部书记,用他的话说,“我们10个党员游子思归,有了新党支部,仿佛有了新家”。
党支部并不是党员们自娱自乐的地方,更有服务功能。金湾小区党支部不仅开展了“我为小区添光彩”、“争当学习型市民”等主题实践活动,更发挥了模范带头和党群纽带的作用。流动党员家门口都张贴了“党员之家”的牌子,主动亮出身份,发挥自己所长为邻居服务,义务参加社区平安建设,增强荣誉感和责任感。上周的“余建平接待日”里,不少外来打工者向他咨询有关劳资纠纷的法律问题。“作为一名青年党员,在家门口有了为人民服务的机会,我责无旁贷。”余建平说。
创新优化党建管理体制
其实,莘庄镇综合党委,直接归镇党委领导,也是闵行创新基层党建模式的产物,与之平行的还有居民区党委。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大量农村地区变为城市社区,出现了乡镇党委和政府直接管理城市社区的现象,称作“镇管社区”。“镇管社区”居民构成多样、群体文化差异明显的特征,给基层党组织建设和管理提出了新要求,而且,乡镇党委对农村党支部的领导重点在经济社会发展,而“镇管社区”党建工作的重点在于联系和服务居民群众,这也是对镇一级党委管理效能的挑战。
处于城乡结合地区的闵行,城市化率已达到85%,区内9个镇现有居民区党组织183个,“两新”党组织278个,如果沿用传统模式,由镇党委直接领导,必然效率低下,而且随着基层党组织数量越来越多,也会影响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工作。针对这些新问题,闵行创新镇级党委对基层党组织的领导体制,在镇党委和居民区党支部、“两新”组织党支部、流动党员党支部、来沪人员集居区(集聚区)党支部之间增加了一个组织层次,即居民区党委和综合党委,由党务干部和党务志愿者开展工作,分类指导居民区和“两新”组织的基层党建工作。
如此一来,打破了传统条线管理模式,实现块状管理,不仅党建效率大大提高,党建的服务功能也得以加强。目前,闵行全区610家规模以上非公有制企业已全部建立党组织,在全市率先达到100%组建率,而且保证了党的基层工作有优秀的人来做。
“镇管社区党组织体制创新的核心是对党组织进行分类管理,提高组织效率,由此也构建了一个农村党建、社区党建、行业党建互联互动的城乡一体化党建管理新体制。”闵行区委书记孙潮说。
公开基层党员参与决策
基层党委执政能力的高低,主要体现在其决策是否民主、科学,而科学决策首先要反映民众意愿。闵行区通过党务公开、党代表常任制等方式,探索出了一条让基层党员更好地参与到科学决策中的新路子,为基层党组织增添了活力。
佳宝新村党员冯治玉长期从事居委会工作,也是七宝镇连续两届的党代表。她这个代表闭会期间也十分繁忙。七宝镇实行党代表常任制,不仅每年有年会,党代表闭会期间还分为农村、社区、企业、党建研究、教育文化5个专题小组进行调研活动,组长平常还要列席镇党委会(扩大)会议,参与重大决策、重要项目、大额资金使用等问题的讨论,提出意见建议。该镇136名党代表中,四成是工作在第一线的普通党员,他们都是民主、科学决策的参与者。
冯治玉是社区组的组长,他们组提出的在社区社保中心开设窗口收水电煤气费用、加大“4050”低保户就业帮扶力度等建议,都变成了现实,这让她很是欣慰。“作为普通党员,也能够参与镇里的决策过程,使我感到党委是把群众利益放在心上的,我们只有实事求是地评议,在决策过程中发挥自身监督、建议的作用,多为群众解决问题,才对得起这份信任。”
科学决策需要多方参与,扩大党内民主则始于公开。在闵行,从区委常委会议到各镇基层党组织活动,都可以通过“党务公开网”看到。每周一打开网页,11名区委常委一周主要工作安排历历在目,“党员中心”栏目里又多了不少意见建议。今年1月开通以来,网站累计点击已达到25万人次,这里已成为上情下达、党员交流、民主监督的平台。
构建社区党建新格局(链接)
党的十六大以来,各级党组织坚持以服务群众为重点,以增强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和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为关键,以健全社区组织体系为基础,以完善协调机制为纽带,以加强组织领导为保证,初步构建了条块结合、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驻共建的城市社区党建工作新格局。
各地普遍对社区规模进行重新整合,及时建立和调整社区党组织;进一步加强流动党员管理,充分发挥社区党员在参加社区建设、服务社区群众中的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健全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构建街道、社区党建工作新格局。通过这些措施,逐步建立了以街道党工委为核心,社区党组织为基础,社区党员为主体,社区内各单位党组织共同参与的党建工作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