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第16个世界精神卫生日
多数市民对“精神健康”
理解不深
杭州市首次对居民精神健康进行调查
□本报记者 曹林波 实习生 楼顺忠
第1阅读
今天是第16个世界精神卫生日,主题是“提倡心理咨询、促进精神健康”。
日前,杭州市进行了一次“2007年杭州市居民健康状况”的大型调查,调查内容涉及居民的精神健康状况,这是自1988年以来,杭州首次进行精神健康状况的大型调查。记者通过参与调查的调查员了解到,杭州市民对于精神卫生和精神健康的理解正在逐步深入的过程中。
□本报记者 曹林波 实习生 楼顺忠
杭州市首次对居民精神健康进行调查
精神健康还是个“新概念”
这次的“居民健康状况”中的精神健康方面内容,是自1988年以来,杭州首次进行精神健康状况的大型调查,涉及全市140个社区(村、居委会),每个社区将随机抽取50户,一共7000户,每户抽取15岁以上的一名家庭成员接受调查。调查入户进行或在社区办公室进行。
由于此次调查内容涉及被调查者是否存在精神障碍、情感障碍或者因工作压力、经济负担造成的心理疾病等,可能会涉及一些“绝对隐私”。据了解,调查使用的是国际通用的标准化问卷,邀请了北大精神卫生研究所的专家进行辅导,调查非常严格,一旦选取样本,就不能更改,否则将影响调查结论的准确性。
调查员吴歆在学校里学的是心理学,参与这次健康普查活动是他们的一个实践活动。为了此项活动,第七医院针对调查员进行了专门的培训,为期10天,还找了北大的教授来授课,为他们分析问题,讲解方法。
“之前我们做了很多准备,开始调查时我们都是两个人一组,怕遇到困难一个人应付不来。”说起调查的经过,吴歆记忆犹新,要让大家接受健康调查并不容易,大多居民还没接触过这个“新概念”。“记得武林门那边的一个老奶奶,七八十岁了,特别喜欢安静。我们上门调查,她开始以为是来推销的,怎么都不同意。她听力不好,跟她沟通有些困难,我们反复解释以后,她才勉强让我们进了门。”
调查是一件苦差事,尤其是对一些不太配合的居民,吴歆他们的工作就更艰巨了。“一个社区随机抽取50户,都是确定的,所以他们要是不愿意,我们也要说服他们,而不能随便换人调查。”
她说:“在我们调查的过程中,很多居民意识到了健康调查的重要性,尤其是精神健康的重要性,现在已经有了精神健康意识。”
老人更愿意敞开内心世界
浙江大学心理系和浙江工商大学社工系的55位学生作为调查员,参与了这次调查,也直接了解到了杭州市民的精神健康状况。今年已经大三的调查员罗超告诉记者,通过一个月的调查,他们平均每个人访问了四五十个居民。
这次的调查问卷是由世界卫生组织专门编写,然后再翻译成中文,光是问题就有400多页,罗超他们在作调查的时候,通常要花上一两个小时与被调查者交流,才能完成整个问卷的调查,“有一个同学,完成一份问卷,足足用了6个小时。”
作为社工系的大学生,之前并没有涉及过很多精神卫生的内容,所以这次调查,罗超有很大的收获:“通常大家都会以为,老年人对于精神健康这类东西会比较难以接受,但是我们在调查过程中却发现,问到精神健康方面内容的时候,反而是年轻人的防备心理更强一些。”
罗超告诉记者,虽然操着一口杭州话的老年人讲的话对于她这个外地人,听起来有一定的困难,但是老人们对于健康问题的关注热情,超过了他们的想象,无论是身体上的健康状况,还是精神上的健康状况,他们都很愿意讲。
罗超说:“只要不提到‘精神病’三个字,老人们对于涉及到的健康问题都很愿意回答,包括之前心理受过挫折或是有过创伤的事情。”罗超觉得可能是平时这些老人独居在家,也很难得有这样的机会,有人主动找上他们询问有关健康的问题,而健康却是他们最关心的,所以他们的热情会比一般的年轻人要更高一些。
经过这次调查,连罗超他们这些调查员都意识到了精神健康状况的重要性了。罗超告诉记者,学校对于大一新生都有相关的心理健康辅导,还配备了专门的心理老师,但是大家对于这类心理咨询都抱着非常抗拒的心态,一来是觉得没有必要,很麻烦;二来也是观念上的顾虑。“现在了解了很多相关的知识,什么样的症状叫作抑郁,如何根据相关的症状排查自己的精神健康状况。”罗超说现在她有时候还能够给同学分析一下他们的精神状况。周围的同学都有感触,原来在压力之下,大家都会遇到或多或少的精神健康问题,以后再也不敢小瞧精神卫生了。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当勇挑重担
中国医师协会精神科医师分会总干事助理、市七医院副主任医师宋海东全程关注了这次杭州市居民健康状况调查。他说:“虽然数据和样本依然在收集当中,但是通过调查的过程本身,就可以看出,我们在精神卫生知识的推广方面,还有很多工作需要完成。”
宋海东告诉记者,在调查过程中,社区的工作人员给予了很大帮助,帮忙联系调查对象,约定时间等等。事实上社区作为心理卫生四级服务模式的第一级,在精神卫生工作中的作用将越来越大,尤其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该成为精神卫生工作的“前沿阵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将在精神卫生工作中,越来越重要,这一现象,无论在国外还是国内,都已经形成了一种必然的趋势。”
根据宋海东的介绍,2006年开始,国家制订了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系列政策,将开展精神疾病社区管理和居民心理健康指导工作列入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而杭州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经把免费药物服用、掌握病人病情变化、提供精神卫生咨询知识培训等内容纳入了中心的服务内容。
社区的工作人员和居民平时的接触比较多,居民对于他们已经有许多信任感,精神卫生的工作从社区开展会方便很多。“居民在社区医院就可以获得最基础的精神卫生知识,而不用专门跑到专科医院,方便又不会有顾虑,一般老百姓就会更加愿意接受精神卫生的咨询。”
宋海东提到,不仅仅是普通老百姓,一些需要长期跟踪治疗,而没有住院的患者,也可以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受系统的观察和治疗。(1010301)
新闻纵深
精神分裂症等4种疾病是当前防治的重点
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9日印发的《精神卫生宣传教育核心信息和知识要点》明确,我国当前重点防治的精神疾病是精神分裂症、抑郁症、儿童青少年行为障碍和老年期痴呆。
精神分裂症多起病于青壮年,急性期的主要表现有幻觉、妄想和思维混乱,部分患者转为慢性化病程,表现为思维贫乏、情感淡漠、意志缺乏和回避社会交往,最终可成为精神残疾。
抑郁症可发生于各个年龄段,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思维迟缓和身体的疲劳衰弱为主要特征,常伴有焦虑和无用、无助感,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自伤和自杀倾向。
儿童青少年行为障碍包括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对立违抗性障碍、品行障碍、抽动障碍和其他行为障碍。其中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较为常见,发生于6岁以前,表现为明显的注意力集中困难、注意持续时间短暂、活动过度或冲动,因而影响学业和人际关系。
老年期痴呆是指老年人出现持续加重的记忆、智能和人格的普遍损害。最常见的是阿尔茨海默病和血管性痴呆。表现为逐渐发生记忆、理解、判断等智能全面减退,工作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日益降低,随着病情进展,逐渐生活不能自理。
我国已有
近两万名精神科医师
卫生部副部长王陇德9日在2007年“心的和谐——世界精神卫生日宣传活动”中指出,截至2006年底,我国共有精神科执业医师和助理执业医师1.9万名。
此外,我国共有各级各类精神卫生专业机构1124个,精神科病床14.6万张。“精神卫生服务架构已初步形成。”王陇德说。
他同时指出,我国精神卫生服务规模逐步扩大,专业人才队伍不断壮大,但资源的分布还存在着很大的地区差异。多数地区还存在基层精神卫生防治网络缺乏、群众精神卫生知识水平不高、重性精神疾病防治工作没有得到全面开展等问题。
据介绍,2005年部分地区调查,普通人群心理健康知识和精神疾病预防知识知晓率为30%至40%,精神分裂症治疗率只有15%至30%。
今年10月10日是第16个世界精神卫生日,主题是“提倡心理咨询、促进精神健康”。
卫生部要求,各地要有效利用“世界精神卫生日”时机,在社区、医院、学校、建筑工地等场所开展宣教活动,促进公众对精神健康的关注,提倡人人都要讲究心理卫生、人人都要维护精神健康。
据新华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