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谢美琴)昨日,上证指数震荡上行,站上5700点,当天,有关9月CPI数据高企可能引发加息风险的议论再起,面对通胀背景,在指数高位之下,A股投资价值何在?记者为此采访的申万巴黎基金公司投资总经理常永涛。
常永涛兼任申万巴黎新经济基金基金经理,该基金2006年12月6日成立,8个月即实现净值翻番。
紧缩政策无法改变市场上涨趋势
昨日市场人士开始议论,本周起9月份一系列敏感经济数据将陆续发布,预计继8月份CPI涨幅创近11年新高后,9月份CPI仍维持在较高水平。而为了尽快纠正负利率的局面,央行年内可能继续加息。
“紧缩政策无法改变市场上涨趋势,只能调整上涨速度”,常永涛对记者表示,观察目前的宏观经济发展态势,由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趋势已经形成。当CPI涨幅达到5%、6%,银行存款利率只有3%时,投资理财当然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在通胀背景下,老百姓被迫需要通过投资对抗CPI涨幅,对抗物价上涨。
常永涛认为,目前,通货膨胀趋势已经形成,通胀必将导致资产价格上涨,最具代表性的,除了房地产,就是股票。通货膨胀,加上经济快速增长、人民币升值及股改带来证券市场变革等因素,对市场形成了强有力的推动。我们相信大多数行业代表性上市公司,在这种背景下都将有一个价值重估的过程。所以,在未来一两年里,很难说某个点位就是顶。我们预计国家将采取一些紧缩性政策,不过,紧缩无法改变市场上涨趋势,只能调整上涨速度。
A股独具制度性溢价
市场现在有一种“基金推动蓝筹泡沫”的论调,对此,常永涛表示,“A股独具制度性溢价”。目前市场估值的确比较高,半年报的利润增长中有相当一部分属于投资收益。这些公司因为卖了块地或金融股权获得收益,不具有可持续性,我们对这些公司需要保持一定的警惕。但我们也注意到,股改后大股东做大做强市值的意愿很强,这是当前阶段中国市场独具的,其他国家牛市期间所没有的制度溢价。现在几乎每天都有上市公司停牌宣布重组事项,而其中许多公司由于资产注入确实大幅增厚业绩,改善原有主营业务,并具备可持续性。同时,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也应该具有成长性溢价,至于之前的风险折价,也应该随着市场和制度的完善逐渐减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