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改,务必向民生倾斜
特约撰稿/陈 宪
对于目前部分大中城市房价“涨”声一片,尤其一些城市的涨幅还令人相当意外,人们有点没有方向了。究竟怎么回事?
今年8月,国务院刚刚下发了《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
中国城市的全面住房改革始于上个世纪90年代。1998年,国务院在关于住房改革的文件中指出:“建立和完善以经济适用房为主的多层次城镇住房供应体系。”同时还规定,经济适用房能够覆盖的群体约占到城市人口的60%-70%。然而,据有关专业人士估计,10年过去了,大约只有5%的人享受到了经济适用房的政策。显然,这与房改的初衷——既建立商品性、市场化住房的供应体系,又形成保障性、政策性住房的供应体系——有很大差距。其间的原因是什么?
在回答这个问题前,我们应当反思1998年房改政策出现缺失的症结在哪里?分析表明,1998年房改政策的缺失,主要不是政策设计的缺失,而是政策执行的缺失。如上所述,国务院在1998年的文件中,曾经就多层次城镇住房供应体系做出了明确的规定。一般地说,政策执行的缺失,往往是政策细则与实施配套没有跟上,也可能是政策执行主体没有到位。尽管以上情况是存在的,但就我国城市房改而言,情况并非如此简单。除了上述原因外,其深层次的原因,是住房供应体系过度市场化。
在市场整体发育不足,即市场配置资源的能力和方式发育不足的情况下,出现过度市场化的问题,是指资源性质的错位:将本应配置于住房、教育和医疗等领域的公共资源,配置于经济建设,或过多地用于政府自身了,导致住房、教育和医疗等领域私人资源的比例过高,公共资源供给不足,进而产生过度市场化的问题。例如,在住房供应体系中,高达95%的住房是商品房,这就过度市场化了。即使在成熟市场经济国家,保障性、政策性住房的占比都不可能仅为5%。从这个意义上说,在公共政策缺失的背后,是公共资源的缺失。这里的过度市场化,不是机制的过度市场化,而是资源的过度市场化。
进一步地说,在推进市场化改革时,我们缺乏必要的分类设计和推进,哪些领域是从资源到机制都是市场化,哪些领域是机制市场化,而资源不市场化或不全部市场化,并没有得到比较清晰的界定和执行。市场经济的实践已经告诉我们,由于市场主体内生着趋利动机和行为,一旦选择了市场化,就将按照它的规律行事,如当下商品性住房的价格要由市场供求决定。而且,这些趋利动机和行为一旦失去了必要的规范,就将出现暴利、乱收费等种种乱象。在公共领域、民生领域存在的各种问题,大多和公共资源配置不足、不当有关。在本来应该有较高或一定比例公共资源的领域,私人资源的比重过高了,市场就将主导话语权、配置权。
舆论普遍认为,国务院8月下发的文件是第二次房改,是对1998年房改政策缺失的再一次房改。这次房改从政策内容,到政策执行,都要保证向民生倾斜,否则,难免仍然出现难以到位的问题。从政策内容看,要逐步扩大廉租住房制度的保障范围,在加快解决城镇低保家庭住房问题的同时,廉租住房制度的保障范围要扩大到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经济适用住房的供应对象为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并与廉租住房保障对象衔接。经济适用住房属于政策性住房,购房人拥有有限产权。从政策执行看,主要是加强相关制度建设,合理确定廉租住房的保障对象和保障标准,以及经济适用房的供应对象和交易管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加大保障性、政策性住房的供给,以满足城镇低保家庭和低收入者的住房需求;还要多渠道改善农民工居住条件,建设符合农民工特点的住房,以农民工可承受的合理租金向他们出租。
笔者认为,要进一步加强各项政策措施的调整力度。在目前房地产业和房地产市场发展的态势下,政府如果没有强势措施,保障性、政策性住房的供给是难以满足城镇低保家庭、低收入者和农民工需求的。这些政策措施要保证保障性、政策性住房的土地供应和房源,同时,其运作要尽可能以市场的方式,做得公开透明、公正有序。
最后,我们还要提出,在房价高企的背景下,城镇中低收入者的住房问题也要进入政府的视线,否则,他们的生计和发展也会受到影响。政府要通过土地供给、房贷政策等有效措施,对上涨过快的房价进行调控,使房价与他们的收入保持在一个合理的水平。(作者系上海大学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