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新闻-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中国名刊精品 > 南方周末 > 南方周末时政报道

新转折亟待达成的几个新共识

  作者:徐景安

  “以人为本”是一个很好的口号,意味着我们要从“物本位”转向“人本位”,从西方模式的现代化转向以和谐为核心的全面小康,实际上是抓住“人”这个支点,撬动整个中国。这就需要理论、方针、政策、措施、制度跟进。

  邓小平带领我们完成了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从农业文明转向工业文明的伟大转折。

  胡锦涛为首的党中央,将带领我们从物本位转向人本位,从西方模式的现代化转向以和谐为核心的全面小康,创造一个可持续的人类新文明。

  实行这些新转折,需要从认识上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关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一个口号、一个方针,都是有针对性的。小平同志为了反对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倾向,提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个方针。今天,我国已确立了物质利益原则,建立了市场经济制度,发展经济已有了原动力。

  现在的问题不是要不要发展,而是如何发展。正是针对只顾发展经济,不顾其他的错误倾向,近年先后提出“持续发展”、“协调发展”、“科学发展”、“全面发展”、“以人为本”、“和谐社会”。但同时,不少地方仍片面强调“经济为中心”。结果,发展经济最重要、其他都次要,在这一指导思想面前,那些好口号、好政策、好措施往往归于无效或作用不大。我们所要反对、纠正的不持续、不协调、不科学、不全面发展的错误行为都在“经济为中心”的大旗下找到理由、根据和借口。今天,我们面临经济、政治、文化、思想一系列新问题、新挑战,应该适时地提出新方针,实行新转折。

  关于“以人为本”

  这是一个很好的口号,意味着我们要从“物本位”向“人本位”过渡。但很少人认识到这实际上是新转折,而将“以人为本”仅仅抽象地解释为“以人民利益为出发点”,结果口号是新的,内容是旧的。没有新理念,也就没有新方针。“以人为本”应该是以人的权利为核心,保障人的生存权、自由权、发展权;以人的需要为宗旨,人需要物质,还需要精神;以人的发展为中心,人应该拥有自由、全面发展的权利,社会应该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创造条件;以人的持续为原则,即人的持续、生命的持续、人类社会的持续成为最高原则,不允许以任何理由和借口破坏生态、破坏环境。这就可以成为统帅经济、政治、文化、思想的核心理念,延伸出一系列新方针。

  以“人”为中心取代以“物”为中心,不是不要“物”,也不是轻视“物”,而是使“物”的生产、消费、分配走上科学、合理、公平的轨道。更重要的是以“人”为中心取代以“物”为中心,是将满足人的物质需要作为人的需要之一,而不是需要的全部;更不是将人的物质满足度作为惟一的价值尺度、价值目标。

  各级政府应该清楚,中国按人均GDP很难达到发达国家水平。西方式现代化不是我们的目标。仅仅将物的丰裕度作为衡量现代化水平的尺度,这不过是物本位的世界观。对人的需要和发展来说,物质无疑是基础,但更需要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我的和谐。所以,衡量现代化水平、社会文明水平的尺度只能是人对物质与精神需求的满足度,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我的“和谐”度,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度。

  普通民众应该明白,追求财富是我们的权利,但财富的获得受条件、机遇、关系、资源等等制约。中国绝大多数人不可能成为富翁,不可能过上美国人的生活。但中国绝大多数人不一定不快乐、不幸福。因为在解决温饱之后,人的快乐和幸福并不主要取决于物质财富,而是人对其他方面需求的满足,如健康、友谊、爱情、尊重……所以人不是当了富翁以后来实现全面发展,而恰恰是当不了富翁、没有当富翁就应该转换目标,用追求非物质的价值观来代替物质追求作为惟一尺度的价值观。

  可是,今天的社会主流意识,充斥着物质主义、消费主义。舆论、广告乃至家庭教育无不告知你,人的成功、幸福就在于物的占有、物的消费,在于名房、名车、名服、名表、名鞋,在于进出五星级、挥杆高尔夫、潇洒夜总会……中国的绝大多数人不可能过这种生活,却作这样的煽动,逼着人不择手段地去追逐。在这种“物本位”价值观的引导下,怎么会不腐败呢?

  关于全面小康

  “以人为本”的理论体现和社会实践就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小康。然而需要对全面小康作新的解释。“全面小康”应具有五大本质特征:一是经济殷实;二是资源低耗;三是环境清洁;四是社会和谐;五是精神愉悦。全面小康与西方现代化比较,全面小康物质富裕程度不如西方发达国家,资源低耗、环境清洁相同于西方发达国家,社会和谐、精神愉悦将优于西方发达国家。总体而言,除物质水平不如发达国家外,其他相同于或优于发达国家,全面小康的这一弱项,正是换来与地球生态的协调、人类社会的持续,全人类都能实现,不像西方现代化只能供少数人享用,这实际不是缺点,而是优点。全面小康可取代西方现代化,不仅作为中国,而且可成为地球人类共同追求的目标。

  我国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应作相应调整,西方中等发达国家不是我们的目标,我们的目标就是全面小康。按照人对物质与精神需求的满足度,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我的“和谐”度,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度,全面小康可分作低、中、高三个阶段。二十一世纪头二十年,为全面小康低级阶段,二十一世纪中叶达到中级阶段,二十一世纪末达到高级阶段。

  关于和谐社会

  全面小康与西方现代化追求的目标不同,是两种社会模式。西方式现代化的“中轴原理”是效益,效益是一切逻辑中的首要逻辑,是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结构的核心。以物质占有作为目标、作为时尚、作为荣耀。必须的代价和必然的结果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我关系的恶化,人精神、情感的丧失,人性的异化。而全面小康的“中轴原理”是和谐,通过追求政治和谐、经济和谐、社会和谐、文化和谐,人性得以恢复,人性得以发扬,人性得以完善。

  和谐社会是一种新的社会形态。之所以称“和谐社会”,是将和谐作为社会价值理念、社会价值目标的核心和灵魂。因而,和谐必然是国家的、民众的价值理念、价值目标,必然涵盖政治、经济、文化、道德的所有层面,必然覆盖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我以及物质与精神的基本关系,必然体现在国家的制度、方针、政策、法律中。以往的人类社会曾以精神性的信仰、或以权力性的等级、或以物质性的财富作为社会价值目标,还从来没有以和谐作为社会价值目标。因此,和谐社会是一种新的社会形态、新的人类文明。

  目前对和谐社会的理解存在两个缺陷,一是对和谐社会的核心理念缺乏认识,把什么好话都往和谐社会装,而恰恰没有认识和谐作为社会核心理念,起着统率社会价值理念、社会价值目标、社会价值尺度的核心和灵魂的作用。国家的制度、社会的风尚、民众的行为都服从这个核心理念,受它的支配,是它的派生。二是没有认识和谐社会是人类的新的社会形态,将和谐社会等同于社会和谐,看作与经济发展、政治民主、文化进步并列的社会层面的和谐,只提及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忽略了人与自我的和谐。

  和谐社会是建立在现代文明基础上的人类新文明,自然包含、吸收、承继现代文明,同时又将超越现代文明。西方文化、西方文明创造的“自由”、“民主”、“平等”、“人权”等概念,侧重个人权利的保障,对人类文明有着重大贡献。现代文明是以西方文明为基础,由西方文明创造的。中国文化、中国文明创造的“和谐”,既以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前提,又解决了人类社会必须的人与自我、人与人以及人与自然的协调,将使人类文明进入新的阶段。

  关于社会主义本质

  这是社会主义理论研究的制高点和出发点。把社会主义本质搞清楚了,社会主义的其他问题就迎刃而解。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说:“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因而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因此,它是人向自身、向社会的即合乎人性的人的复归,这种复归是完全的、自觉的,和在以往发展的全部财富的范围内生成的。”

  共产主义就是人性的复归,并且是完全的、自觉的。社会主义的本质,自然是人性的复归,也应该是自觉的,但程度上不够完全而已。

  那什么是人性呢?人与动物一样首先求生存,但人又与动物不同,还要求幸福。“鹪鹩巢林,不过一夜;偃鼠饮河,不过满腹”。而人不同,不仅要吃饱,而且要吃好,吃出花样来;不仅要穿暖,还要时髦,穿出个性来。人存在对物质无限性追求。人不仅要吃好、穿好,还要寻求情感的满足、思想的快乐、精神的自由。人存在对精神的无限性追求。所以,求幸福是共同的普遍的人性。自然,资产阶级有资产阶级的幸福,无产阶级有无产阶级的幸福;富人有富人的幸福,穷人有穷人的幸福。但能否认他们都有追求幸福的要求、愿望、动机、目的、权利吗?

  通读马克思的著作,观察马克思的一生,他的全部学说归结起来,就是为了人的自由、解放,人自由、解放又是为了什么,就是为了人的幸福。

  青年马克思写道:

  “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幸福而劳动的职业,就不会被它的重负所压倒,因为这是为全人类所做的牺牲,那时我们感到的将不是一点点自私而可怜的欢乐,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万人,我们的事业并不显赫一时,但将永远存在;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将洒下热泪。”“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不应认为,这两种利益是敌对的,相互冲突的,一种利益必须消灭另一种的;人类的天性本来就是这样的:人们只有为同时代人的完美、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才能使自己也达到完美。”

  为了人的幸福,这一思想贯穿始终。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表述为:“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为了人的幸福,“必须推翻那些使人成为受屈辱、被遗弃和被蔑视的东西的一切关系”。由此出发,马克思建立了他的理论体系,对资本主义进行了无情的批判,并提出了未来社会的构想。

  这样理解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我们就有了一个标准,凡是有利于人幸福的,就坚持、继承、发扬、挖掘,凡是不利于人幸福的,就反对、放弃、批判、决裂。“以人为本”、“全面小康”、“和谐社会”就是为了实现人的真正幸福、全面幸福、持续幸福。

  新转折的关键

  实行新转折的艰难和阻力是不言而喻的。需要学习、借鉴邓小平同志的决心、魄力、智慧和艺术。

  邓小平的理念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然后,跟进了理论、方针、政策、措施、制度。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三个有利于原则”,“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实行改革开放,引进市场经济,摸着石头过河,大胆闯,不争论……终于撬动了整个中国,所谓“纲举目张”也。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的党中央的理念是“以人为本”、“全面小康”、“和谐社会”,即“以人为中心”。然后,也要跟进理论、方针、政策、措施、制度,即“社会主义的本质”,“为了人的幸福”,“创建中国新文化”,经济、社会、政治、民主建设,道德、文化重整,从易做起,平稳突破,允许争论……这是抓住“人”这个支点,撬动整个中国,亦所谓“纲举目张”也。

  当年邓小平从解放思想入手,批判“两个凡是”,真正维护了毛泽东思想。今天把国策转变为“以人为中心”,是为了将邓小平开创的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行到底,是为了更好地继承小平。而要超越、要转折,首先就要在理念上站得住,既有理论的前瞻性、创新性,又有实践的操作性、可行性,这样才能团结力量,克服来自各方面的阻力。这就需要解放思想,充分讨论,为出台新方针、新举措铺平道路。

  (作者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所前副所长)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我要发布Sogou推广服务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搜狐博客更多>>

·怀念丁聪:我以为那个老头永远不老
·爱历史|年轻时代的毛泽东(组图)
·曾鹏宇|雷人!我在绝对唱响做评委
·爱历史|1977年华国锋视察大庆油田
·韩浩月|批评余秋雨是侮辱中国人?
·荣林|广州珠海桥事件:被推下的是谁
·朱顺忠|如何把贪官关进笼子里
·张原|杭州飙车案中父亲角色的缺失
·蔡天新|奥数本身并不是坏事(图)
·王攀|副县长之女施暴的卫生巾疑虑

热点标签:章子怡 春运 郭德纲 315 明星代言 何智丽 叶永烈 吴敬琏 暴风雪 于丹 陈晓旭 文化 票价 孔子 房价

说 吧更多>>

说 吧 排 行

搜狐分类 | 商机在线
医 疗 健 康 保 健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