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文化频道北京10月11日电 据诺贝尔委员会官方网站消息:10月11日当地时间下午13时(北京时间19时),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奖委员会宣布将2007年度诺贝尔文学奖授予英国小说家多丽丝·莱辛(DorisLessing),1919年10月22日生于伊朗,父母均为英国人。
新闻背景:近2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及其主要贡献 瑞典诺贝尔基金会官方网站透露了近2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名单及其主要贡献(即获奖理由):
2006年 土耳其作家奥罕·帕慕克(OrhanPamuk)。
获奖理由:在追求他故乡忧郁的灵魂时发现了文明之间的冲突和交错的新象征。
2005年 英国剧作家哈罗·品特(HaroldPinter)
获奖理由:他的作品揭示了日常絮谈中的危机、强行打开了了压迫的封闭房间。品特让戏剧回归它的最基本元素:一个封闭的空间,不可预测的对话,人物相互之间都可能被对方击败,虚伪土崩瓦解。
2004年 奥地利女作家兼诗人艾尔芙蕾德-耶利内克(ElfriedeJelinek)
获奖理由:小说和剧本中表现出了音乐动感,用超凡的语言显示了社会的荒谬及其使人屈服的奇异力量。代表作有:《利莎的影子》、《美好的、美好的时光》和《钢琴教师》。
2003年 南非作家约翰-马克斯维尔-库切(J.M.Coetzee)
获奖理由:小说“精准地刻画了众多假面具下的人性本质”。代表作有:《声名狼藉》、《恭候野蛮人》和《国家中心》等。
2002年 匈牙利作家伊姆雷-凯尔泰斯(ImreKertész)
获奖理由:对脆弱的个人在对抗强大的野蛮强权时痛苦经历进行了深入的刻画,而其自传体文学风格也具有独特性。代表作有:《无形的命运》。
2001年 英国作家维-苏-奈保尔(V.S.Naipaul)
获奖理由:其著作将极具洞察力的叙述与不为世俗左右的探索融为一体,是驱策人们从扭曲的历史中探寻真实的动力。代表作有:1961年的成名作《比斯瓦斯先生的房子》和1971年获得布克奖的《在自由的国度》。
2000年 法国华人作家高行健(GaoXingjian)
获奖理由:其作品的普遍价值、刻骨铭心的洞察力和语言的丰富机智为中文小说艺术和戏剧开辟了新的道路。代表作有:被堪称为“无与伦比的罕见的文学杰作”的《灵山》和被称为中国第一部小剧场话剧的《绝对信号》。
1999年 德国作家君特-格拉斯(GünterGrass)
获奖理由:作品带有强烈的人道主义思想和社会责任感。1959年发表的小说《铁皮鼓》被誉为德国社会的完美写照,也被评论界认为是战后欧洲的最佳小说。
1998年 葡萄牙作家若泽-萨拉马弋(JoséSaramago)
获奖理由:作品极富想象力、同情心和颇具反讽意味,使人们得以反复重温那一段难以捉摸的历史。最能代表萨拉马戈创作风格的是1989年的《里斯本围困史》和1995年的《盲目》。
1997年 意大利作家达里奥-福(DarioFo)
获奖理由:仿效中世纪的小丑讽刺当局,维护被压迫阶级的尊严。代表作有:《决不付帐》。
1996年 波兰作家维斯瓦娃-希姆博尔斯卡(WislawaSzymborska)
获奖理由:寓严肃于幽默当中,以简单的语言传递深刻的思想。代表作有:《桥上的人们》和《写履历表》。
1995年 爱尔兰作家山姆斯-希尼(SeamusHeaney)
获奖理由:诗作具有抒情诗般的美和伦理深度,使日常生活中的奇迹和活生生的往事得以升华。代表作有:《自然主义者之死》、《引向黑暗之门》、《外出度冬》和《北方》等。
1994年 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KenzaburoOe)
获奖理由:在更成熟地借鉴西方现代派文学技巧的同时,充分运用日本文学传统中的想象,把现实与虚构巧妙地结合在了一起。代表作有:《小说的经验》、《日常生活的冒险》、《洪水淹没我的灵魂》、《广岛日记》和《作为同时代的人》。
1993年 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妮-莫里森(ToniMorrison)
获奖理由:在富有想象力和诗意的小说中对美国黑人的生活进行了生动的描述。代表作有:《最蓝的眼睛》和《乐园》。
1992年 圣卢西亚作家德里克-沃尔科特(DerekWalcott)
获奖理由:以其植根于多种文化的历史想象力作出了光辉的诗作。代表作有:《海难余生》、《幸运的旅客》、长诗《另一生》与《荷马》。
1991年 南非女作家纳丁-戈迪默(NadineGordimer)
获奖理由:以强烈而直接的笔触描写周围复杂的人际与社会关系,作品如史诗般宏伟壮丽,对人类大有裨益。代表作有:《贵宾》、《七月一家人》和《自然资源保护论者》。
1990年 墨西哥作家奥克塔维奥-帕斯(OctavioPaz)
获奖理由:作品充满激情,视野开阔,渗透着感悟的智慧并体现了完美的人道主义。代表作有:诗散文《太阳石》、《回》和《向里生长的树》等。
1989年 西班牙作家卡米洛-何塞-塞拉(CamiloJoséCela)
获奖理由:带有浓郁情感的丰富而精简的描写,对人类弱点达到的令人难以想象的力度。代表作有:《为亡灵弹奏》和《杜瓦尔德一家》等。
1988年 埃及作家纳吉布-马赫福兹(NaguibMahfouz)
获奖理由:通过大量刻画入微的作品洞察一切的现实主义,唤起人们树立雄心形成了全人类所欣赏的阿拉伯语言艺术。代表作有:著名家族小说“三街”(《宫间街》、《思宫街》、《甘露街》)和《道路》、《平民史诗》等。
1987年 美国作家约瑟夫-布罗茨基(JosephBrodsky)
获奖理由:作品超越时空限制,无论在文学上或是敏感问题方面都充分显示出广阔的思想及浓郁的诗意。代表作有:《从彼得堡到斯德哥尔摩》等。
1986年 尼日利亚作家沃莱-索因卡(WoleSoyinka)
获奖理由:以其广阔的文化视野和富有诗情画意的遐想影响了当代戏剧。代表作有:剧本《森林的舞蹈》、讽刺小说《路》和长篇小说《解释者》等。
1985年 法国作家克劳德-西蒙(ClaudeSimon)
获奖理由:以诗和画的创造性,深入表现了人类长期置身其中的处境。代表作有:小说《佛兰德公路》、《草》、《历史》和《农事诗》等。 (来源:人民网文化频道)
(责任编辑:车东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