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上的海洋
记住历史,其意义乃是为了烛照今天的现实。
撰稿/孟 晖
大巴行驶在黄土高原上,向车窗外望,连绵的川塬依约蒙罩着似乎还很犹豫的绿意,据导游小王介绍,这是退耕还林的初步效果。
类似的说法显然流传很广。在英国历史学家阿梅斯托很受好评的著作《食物的历史》中,就语气肯定地提到“风沙遍地的黄河流域平原”,还说黄土高原在人类“农业起步”的久远年代里也只是“上面稀稀落落生长着树和灌木丛”。历史的场景当真如此吗?须知,我们的物质生活史学者孙机先生已然凭借有力的材料证明了,在先秦时代,关中地区是犀牛们代代生存的家园!证据之一是,在重见天光的甲骨文中,卜辞提到了西周人在高原上猎获犀牛的情况。犀牛出没之地,怎么也不可能“风沙遍地”吧?
在班固《汉书》的《地理志》中,汉时的“秦地”乃是一片异常茂郁的风貌,“号称陆海,为九州膏腴”。为什么叫做“陆海”?唐人颜师古解释说,因为大地在这里高升而起,形成高原,而这片高原又是如此的物产丰富,就像大海一样“无所不出”,所以被称做“高原上的海洋”!这样的记载,读来真让今人心中刺痛啊。《汉书·地理志》上还说,在长安附近的鄠县与杜陵一带,以生长有大片的竹林而著名。可以推知的是,直到唐代,这一带的竹林依然茂盛,年复一年,为长安人提供着春天的新笋。在暮春三月时分,通过品尝樱桃和新笋来感受时光的美好,是唐时长安广为流行的风俗之一,人们要聚在一起,举行以樱桃和春笋为主题的宴会,叫做“樱笋之会”。在唐代,百官每天上朝之后,都可以集体享受到朝廷提供的“工作餐”,而每年四月十五日这一天的工作餐,一定是用新笋做菜,配以浇上蔗浆和乳酪的樱桃作为甜食。也因此,四月十五日这一天的朝廷工作餐就得到了一个异常清新的称呼——“樱笋厨”。这盛产樱桃与春笋的三秦大地,在《汉书》中被赞为“九州膏腴”,意思是中国大地上最为丰饶富裕的区域。因此,长安之所以能够成为十三朝古都,自然环境的异常优越恰恰是重要条件之一。
可惜的是,漫长时光中连续不断的、不知回馈的开发,最终导致这一片“高原上的海洋”枯竭成了缺乏生机的黄土地。孙机先生就指出,春秋战国时代大量使用犀牛皮做铠甲,是造成犀牛在“陆海”上逐渐减少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至晚到西汉末期,犀牛在这一带地区就绝迹了。可见,今日的黄土地绝非是天生如此,而是人类为大地制造的、难以痊愈的创伤。尽情享受着大自然慷慨恩惠的唐朝人并不知道,他们脚下的土地,在人类毫无节制的索取之下,正走向生态崩溃的致命阶段。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唐太宗的名言一直以来只被用于警诫人事,其实,人事与周遭的环境从来都是息息相连啊,“陆海”的花开花灭,恰恰铸就了中国文明在这里的潮起潮落。这事实让人沉痛,但是却不该让人就此消沉和放弃。事实上,在古代文明繁盛过的地方,环境恶化的情况几乎都会发生,希腊、印度也遭遇到了同样的情况。问题在于,面对前人因为无知所犯下的错误,我们该怎样怀着宽容与担当的精神去尽快补救,为了自己,也为了后代。
不过,有一点让我不解的是,黄土高原在历史上曾是一片丰饶之乡,是造化赐福的土地,这在历史学界早就不是什么新鲜的说法,是业内人士都清楚的结论,很多优秀学者一直以来还做出了富有成果的相关研究,但是,这些研究成果却没有传达到更广泛的社会范围中去,没有让广大民众知晓,所谓黄土高原自古贫瘠的错误观念始终在四处流传。在今天的中国,专业研究与社会大众之间,似乎缺乏有效的联通渠道,以至诸多重要的学术成果无法成为民众行动的参数。记住历史,其意义乃是为了烛照今天的现实。类似黄土高原曾经草木葱郁、百兽出没的研究结论,如果能够迅速地为社会各阶层所普遍地获知,那么,书斋里的辛勤血汗,就可能化做最积极最实际的因素,化为动员民众起而行的激发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