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蝶而去,歌声长留
BY 胡 可
很遗憾,陈蝶衣没有活到一百岁。上周末,这位中国最早的流行歌曲作家、著名词作家在香港医院逝世,享年99岁。今天的小青年多半不知道陈蝶衣是何许人也,大陆的音乐界在很长时间里冷落他,及至流行歌坛喧闹之后,也没人对这位老前辈表示足够的敬意。
但现在,我们有气度称他为中国的一代流行歌曲之王了。事实也正如此,周璇、邓丽君、蔡琴、白光以及今天的当红歌星张惠妹……中国流行音乐史上一代又一代的歌后们都演唱过他写的歌。今天的青年人听过《南屏晚钟》、《诉衷情》、《我有一段情》、《情人的眼泪》、《春风它吻上了我的脸》、《我的心里只有你没有他》等经典华语流行歌曲吗?告诉你们,就是这位老先生写的歌词。
陈蝶衣还是中国早期的老报人,1933年他创办了中国历史上第一张有影响的娱乐报刊《明星日报》,并策划了第一届电影明星评选,选出了第一位影后。
他还是中国老牌刊物《万象》的第一任主编,许多名流被他罗致其中,像傅雷、张恨水、张爱玲等。他的继任者是著名作家、学者柯灵。这本杂志在停了60年后又复刊了。
作为一代词作家、电影剧作家,他共有3000多首歌词作品和多部剧本,不过今天大多散佚得无影无踪。
1952年陈蝶衣由上海移居香港,到70年代搁笔前年年都有好歌推出。他曾说:“香港的商人大都叫我写得通俗一点,其实中国文字都存在了几千年,有什么听不懂的呢?我可以通俗,但绝不能庸俗。”可见他是一个有原则的人,并不为时风所左右,在香港这样的商品社会里能坚持下来相当不易。1996年,陈蝶衣获得香港创作人协会终身成就奖,这是香港乐坛最高的荣誉了。
陈蝶衣是老一辈文化人,旧学功底相当扎实。其实活跃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文人,都擅长写精美绝伦的诗歌,像歌词之类的“雕虫小技”,很多人不屑一顾,但陈蝶衣却不这样认为,他一直认为歌词写得典丽清雅,也是一种文化传播。确实如此,他的歌词文雅优美,暗喻性强,哀怨处能深入听者肺腑,潇洒时又教人荡气回肠。如脍炙人口的《情人的眼泪》中一句“一颗颗眼泪都是爱,都是爱”,就足以让离人肝肠寸断。
陈蝶衣在歌词中还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及道德观念,比如在《凤凰于飞》这首歌词中就有“分离不如双栖的好,珍重这花月良宵。分离不如双栖的好,珍惜这青春年少,莫把流光辜负了。”这样的道德劝诫在今天还是有警醒作用的,特别是在中国的文化背景上,应该有无数知音。
我还认为陈蝶衣是海派文化的代表人物,他的歌词从旧诗中脱胎而出,又受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不拘泥诗歌的形式,也向西洋歌剧学习,因而文学性很强,虽然典雅却通俗易懂,便于传唱,这也是流行歌曲生命力的体现。现在的流行歌曲,不少歌词过于直白,光顾了宣泄感情绪而缺少想象空间,文学价值不高,抒情性也大打折扣。
“蝴蝶有衣的时候,翩然飘过每一季花香。”陈蝶衣的歌词是可以传诸后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