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抗日战争时期发行的救国公债。 |
| |
中国银行早前发行的10元纸币。 |
| |
麦间心当年结婚时家里用过的木制农具。 |
百岁老人借百年祖屋办“家庭博物馆”
“我知道谭回华家还收藏了祖上所传的地契,其中年代最久远的是清朝嘉庆年间的地契”。昨日下午,顺德区博物馆的文物专家郭先生说,顺德区博物馆现收藏最早的地契为清咸丰时期,这些清朝时期的地契可以反映当时土地交易的情况,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本报讯 (记者叶辉丽 见习记者陈栋摄影报道)重阳节即将到来,顺德一名百岁老人与其60多岁的儿子,经过两年筹建,将其450平方米的百年祖屋,变成了“家庭博物馆”,作为今年特别的“重阳大礼”,在今日免费对外开放。
昨日上午,记者来到杏坛镇马宁村木镇大街36号,谭回华正在挂有“星南老屋”红色牌匾下的门口竖立一块祝贺“家庭博物馆”一期工程落成的牌子。走进大门发现,这里是由4座1~3层瓦房组成的民居,庭院里有一口古井,厨房保存着一个2层的柴火灶。
“祖屋是109年前建的,总共450平方米,现在没人居住,我们一家四代同堂,1905年出生的母亲有80多个子孙常绕膝前,享受幸福晚年。”谭回华向记者介绍道。
谭回华说,母亲与他一起将老屋变成家庭博物馆,目的是为了纪念他的父亲。目前已完成室内第一期工程,今日就可开放让群众参观。
馆藏介绍
在其中一间最大的一层瓦屋里,陈设着谭回华用毛笔抄写了一年多的谭氏家谱,一些其母亲麦间心当年结婚时的嫁妆,家里用过的木制农具、餐具、渔具、学具等。另外一座三层房屋,一楼陈列着一些旧时的家具、花瓶、字画,二楼、三楼则是马宁村、杏坛镇的历史情况介绍。
“家庭博物馆”还收藏着一张抗日战争时期发行的救国公债债券,是谭回华的父亲1937年在马来西亚认购的救国公债债券。记者看到,该债券面值为100元,表面略黄,彩印券面主色调为玫瑰色,上部中间盖有“财政部印”字样的红色印章,债券主要说明为“财政部呈奉国民政府核准发行救国公债债券五万元依照条例如期还本付息”,券面还印有分期兑付利息的33张小券,依时剪下每张小券可到银行结算4元利息,30年后可一次还本付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