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新闻-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社会要闻 > 世态万象

探月技术负责人不知母亲病情 曾经身着补丁(图)

  叶培建:月球探测卫星技术负责人。

  周忠秀老人默默地祝福远在西昌的儿子。 吴 胜 摄

  泰兴走出嫦娥总设计师 本报专访叶培建母亲

  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同年由他担任总设计师、总指挥的“中国资源二号”卫星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南京,有位白发老人默默关注“嫦娥”

  在南京迈皋桥一栋普通的宿舍楼内,有位默默关注“嫦娥一号”的白发苍苍的老人。她就是我国绕月探测卫星“嫦娥一号”总设计师兼总指挥、江苏籍中科院院士叶培建的母亲。母亲眼中的“探月英雄”是什么样的?他又是如何一步步成长起来的?昨日,本报记者独家专访了今年已81岁的叶母周忠秀老人。

  孝顺儿还不知道母病

  昨日下午5点,记者赶至周忠秀老人家中。老人颤颤巍巍地起身迎接,面容有些憔悴。旁边的保姆告诉记者,老人因为突发心脏病,住院了一个星期,当天刚刚出院。

  记者表示抱歉之后,周奶奶表示没什么,“这个孩子也还不知道。”记者了解到,一个星期前,老人突发心脏病,被送到迈皋桥医院紧急抢救。旁人说要给已在西昌卫星发射现场的叶培建打电话,但被老人坚决制止了,“他压力已经够大了,不能让儿子分心!”

  昨日当和记者再次说起这事时,病怏怏的周奶奶甚至开玩笑说,即使现在倒下了,也不会让叶培建知道。说这些时,周奶奶表情自然,但一旁的记者却听得动容,不知道此时身在西昌的叶培建,听闻此消息后该是何感想。

  周奶奶介绍,孩子本月从北京去西昌之前,曾给她打过电话——一般情况下,叶培建每个星期周末都会给老人打电话,问候老人的身体等等,这已成了母子间的固定“约会”。即使有特殊情况不方便打电话,也会由妻子代问候,十足的孝顺。但在电话里,老人从不会提及自己的病情等等,只说自己在南京什么都好,要孩子们好好工作,不要担心。当记者提及本报同事已前往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问老人是否有话传递给儿子时,老人也是连连地摆手:“没有”、“没有”,“千万别打扰他!”

  小时候不肯叫“妈妈”

  和周奶奶交流,话题自然回到叶培建小时候。“这家伙,小时候还不肯叫‘妈妈’呢。”忆及儿子当年,周奶奶爽朗地笑了。

  老人介绍,自己和丈夫叶蓬勃都是泰兴人,两人又都是新四军的老战士。1945年生下叶培建,还没等他年满一岁,夫妻俩就随部队离开了家乡,小培建交给了外婆照顾。自此之后,这家人就很少团聚。整个解放战争期间,两人也只是在大军渡江前夕,顺道回乡看望过儿子一次。

  这样的生活直至叶培建7岁时。1952年,周忠秀和丈夫所在的部队移驻到浙江奉化,他们这才把叶培建接到南京卫岗小学——一所军队干部的子弟学校。后来小培建又被转到杭州西湖小学,但直到他高中前他和父母都没什么交流。

  从表情上可以看出,周奶奶对于这段历史心存太多的愧疚:“那时他都不喜欢叫我‘妈妈’”。原来,小培建看见别人一家人在一起快快乐乐的,非常地羡慕,而他的父母却常年不在身边,因而生出了“为什么爸妈不管我”的埋怨。

  据说,当时叶培建的老师还以“父母在为革命作奉献”等理由开导他。“不知道他是否还有印象呢?”周奶奶回忆道。尽管如此,小培建的学习还是没有落下,“从来都是班上的前几名!”周奶奶自豪地说。

  棉衣棉裤都打着补丁

  为了弥补不在孩子身边的缺憾,高中时周奶奶将孩子接到了身边,加上年岁的关系,叶培建对父母的苦衷渐有了解。

  “这时应该好好宠一下儿子吧?”记者理所当然地问道。但老人又微笑着摇了摇头,或许因为都是军人的关系,她和丈夫对孩子没有一点娇惯,甭管他小时候受过多少苦。据说有一次,叶蓬勃在供给处领工资时,小培建在其背后仅句“这是什么”就挨了父亲一巴掌,理由是他明知故问。家教可谓相当严厉。

  这也是在老人记忆中,叶培建唯一的一次挨打。“他很聪明,但为人老实,好读书,生活特别规律……”老人“素描”儿子大概轮廓。

  “还有,这孩子特别的节俭。”不多时,老人又补充道。据说,叶培建工作之后,有几年从北京回南京来看她,没想到孩子身上居然穿得是媳妇厂里的工作服,外套脱下来,身上的棉衣棉裤也打了补丁。“生活节俭得令人难以想象。”而据老人的媳妇“告密”,为了省钱,叶培建连理发都由妻子来剪。

  最多的一次呆了四天

  因为心脏病刚刚恢复的缘故,周奶奶讲不了几句话,便要停下休息一下。但老人的注意力始终不减,或许谈论正是其心爱的儿子的缘故。

  在老人的记忆中,最近这些年,叶培建回家呆得最长的一次还是1997年,一共待了有四天时间。那次,老人家忧郁症突发,原本精神的一个人一下子人事不省,叶培建匆匆忙忙地赶回家。母子俩坐在家中对望,叶培建含着泪要母亲挺住:“千万要好起来啊,家中不能没有你!”或许真因这样的真情感动了上天,周奶奶恢复了过来。

  如今,老人在简陋的家中默默祝福着远在西昌的儿子。当记者问其有何心愿时,老人笑了笑:“没什么,儿子好就好!”

  本报记者 谷岳飞

  本报两特派记者

  西昌见证“嫦娥”飞月

  本报讯 本月22日到25日间,中国首枚探月卫星“嫦娥一号”将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启航,直飞38万公里之外的月球。发射“嫦娥一号”探月卫星是继“神舟六号”载人航天器成功发射并返回后,我国航天事业的又一壮举,标志我国探月计划正式启动,千年神话“嫦娥奔月”已不再是国人遥不可及的梦想。

  今天,本报特派记者陈太云、张磊从南京出发,赶赴“嫦娥一号”升空地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他们将在那里见证“嫦娥一号”飞月盛事,并为扬子晚报读者发回详尽精彩的现场报道。 (谷岳飞)

  ■最新消息

  22日宣布准确发射时间

  国防科工委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10月22日将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嫦娥一号发射的有关情况,届时将向社会公布嫦娥一号的具体发射时间;此前媒体报道的“24日下午6时许发射升空”不权威不准确。据了解,卫星最佳发射时间的确定相当复杂,需对当地雷电、降水和云量等因素进行详细分析,并结合相关历史资料来判断,因此需要航天、卫星发射、气象、天文等多个部门协商确定。 王 洋

  22-24日西昌天气好转

  针对当前西昌阴雨连绵的天气,凉山自治州气象台台长曾文芹说:“从当前掌握的气象情况分析,到24日前后,雷电和降雨的可能性比较小,这是个天气趋势,天气现在正向好的方向转化。”从22日开始,西昌的天气会有所好转。从目前天气情况分析,预计22-24日天气有所好转,为阴到多云天气;25日前后还有一次较为明显的降温降雨天气过程。据悉,在此次“嫦娥一号”发射升空前的气象预报中,西昌卫星发射基地的短期预报员已增加到20多人,并启动了世界顶尖专业仪器。此外,已经准备了数百个预案防范风险。 宗 禾

  发射中心尚未下封闭令

  10月17日下午,记者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门口看到,由于卫星发射在即,卫星发射中心已是戒备森严。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门前,一名卫兵威严地站立着,另一名卫兵来回检查过往车辆、行人的证件。不过,目前卫星发射中心封闭令尚未下达。尽管“嫦娥一号”发射在即,但当地居民反应平静,街市上依然人来车往;田野里,农民忙着烧掉田地里的枯草。惟有不同的是,那些通过铁路和航空等各种途径,正纷纷来此准备争睹“嫦娥一号”发射盛况的外地游客们,将带给这座宁静城市一股喧嚣的气息。 宗 禾

  首邀日本有关人员观看

  据悉,中国国家航天局已邀请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派人前往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进行访问,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决定派出两名人员前往当地观察发射情况。日本的有关人员被邀请观看中国卫星的发射,这还是第一次。上个月日本发射绕月探测卫星“月亮女神”号时,也曾邀请中国国家航天局的代表前往鹿儿岛县的种子岛宇宙中心观看发射情况。 信 莲

(责任编辑:张宬)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我要发布Sogou推广服务

  最新消息

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产生 胡锦涛任总书记(图)

中共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委员名单公布 名单

  精彩推荐  
  代表风采
  辉煌历程  
搜狐分类 | 商机在线
医 疗 健 康 保 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