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扑被尊为日本国技,相扑力士通常受到社会敬重。然而,这项国技最近却是负面新闻不断:日本某大型相扑训练场的掌门涉嫌将一名17岁的年轻弟子毒打致死,面临刑事指控。获得日本相扑界最高荣誉“横纲”头衔的蒙古国籍相扑选手朝青龙因为卷入一场“装病”丑闻而遭到日本相扑协会的严厉惩罚。上个月,一名女观众突然闯入比赛场中,不顾女保安人员阻拦爬上土俵,挑战日本相扑1400年来的最大禁忌。
有媒体称,这些事件看似偶然、毫无联系,但其实都是源于日本的现代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冲突。
在日本年轻一代当中,相扑已经不再那么受欢迎,今年日本相扑协会举办的新弟子招收工作,居然出现了史无前例的无人报名的现象,导致有人惊呼:相扑运动员后继无人。
随着棒球和足球在日本逐渐占据最受欢迎运动的地位,相扑手养尊处优的时代可能一去不返。
今年6月,在“时津风部屋”相扑训练场接受训练的17岁力士斋藤孝受到掌门时津风以及在掌门授意下师兄弟们的殴打后死亡,在日本引起轩然大波。
相扑作为日本的“国技”,其训练场所是一个与现代世界“脱节”的传统环境。入门弟子群居在大房间里,分工承担训练场里一应杂务,包括伺候师傅起居等等。在训练中,他们要接受师傅和师兄们的严厉甚至称得上残酷的训练。被相扑界称之为“疼爱”的训练方式,实际上就是指对撞训练这样严酷的练习。在“疼爱”练习当中,资历较老的相扑手会将新人不停地摔倒地上。表面上,这是帮助新人变得坚韧,可是当弟子犯了错误的时候,“疼爱”训练就包含着体罚的意味,训练时间会被延长。
“疼爱”训练付出代价 日语中的“疼爱”一词也可作反语用,解释为“折磨”、“虐待”。在日本体育界,前辈经常以严格训练为名对后辈实施侮辱。而日本社会对这样的现象一直抱着容忍的态度。父母认为这是对自己孩子的磨炼。
有专家则认为,相扑训练的严格规范和虐待只有一线之差。据退休的相扑力士回忆,嘴里被塞满沙子和盐,被用木板长期殴打都是家常便饭。
批评者认为,正是这种训练和相扑的暴力文化导致了打死人的惨剧的发生,这也是相扑跟不上时代的失败象征。
日本著名导演北野武近日在一家周刊上撰文称:“当我还是孩子时,小学中学老师打学生是被默许的,认为打可以让我们变好。但是时代变了,相扑却还固执于"疼爱"的传统,现在终于为此付出了代价。”
青少年不愿从事相扑运动 斋藤孝悲剧的另一个原因是相扑界的培养费。对一个部屋来说,弟子就是经济来源,也就是说新入门的弟子多,部屋按人头获得的补助金就多。所以,在斋藤孝事件中,尽管他曾尝试逃出去,但依旧被抓了回来。
过去在日本从事相扑运动的力士大都家境贫寒,来自贫困农村人家。但随着日本经济的发展,生活形态的变化,尤其是出生率的下降,愿意从事相扑运动的青少年越来越少,其主要原因就是他们接受不了传统式的相扑训练,父母更不希望把自己的孩子送去“恐怖的世界”里受罪。
据报道,相扑新手招募的条件非常严格。他们必须完成15岁之前的正规教育课程,体重至少达到75公斤,身高至少达到1.73米。很多现役相扑手抱怨新一代的日本青少年根本无法承受相扑手的艰苦生活。在相扑学校里,平时生活也非常单调,每天除了接受训练,就是大量地进食米饭和炖肉。
1992年,日本相扑协会确认的新力士为223人,而2006年这一数字仅为84人,锐减了六成。迫于情势,日本近年来大量引进海外的力士,以维持传统国技的繁荣。颇具讽刺意义的事,虽然目前日本国内723名力士当中只有61名外国人,所占比例并不大,但是这些海外力士“垄断”了相扑界的顶尖位置,目前日本两名“横纲”(最高级别的力士)就都是蒙古人。
这种情况也让日本的保守人士感到愤怒。在NHK担任了40多年相扑解说员的杉山表示,相扑不是单纯的运动项目,更是一种文化,需要受到保护,以免其传统和标准遭到来自海外的相扑手的破坏。
古老运动能否重现生机? 相扑据说拥有2000多年的历史。这项运动的最忠实支持者包括历代日本天皇,日本民众至今仍然相信,婴儿被相扑手抱过象征吉祥如意,未来一生将会衣食无忧,健康快乐。但如今,随着棒球和足球在日本逐渐占据最受欢迎运动的地位,相扑手养尊处优的时代可能一去不返。
日本相扑界开始改变 今年7月1日,日本相扑协会准备开始为期15天的年度名古屋相扑大赛和新手招募赛,结果却遭遇没有新手前来报名的尴尬局面。这是招募赛自1936年创办以来首次出现无人报名的状况。
日本舆论已经开始讨论相扑界中一些传统的做法,比如近乎毒打的训练方式是否要进行改革。连日本首相福田康夫都公开发表意见说:“在深受国民喜爱的相扑运动中出现了这样的事件,非常遗憾。希望相扑协会能够跨越危机,重塑相扑形象。”
保守人士认为,任何变化都意味着相扑运动的“死亡”,也有人说,相扑不改变自身适应现代社会,才会消亡。有研究相扑的专家说:“日本相扑界人士已作出了一些改变,以强调相扑的传统特色,并且巩固其作为日本"国技"的地位。”(综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