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源移民子女寄望新生活:“我想到北京上大学”
新华网西宁10月22日电 (记者叶超)“明年我想到北京去上大学。”坐在明亮的教室里,18岁的义西拉毛微笑着说。而在三年前,她还从未有过这样的念头。
2004年,国家为了保护三江源生态环境,实施退牧还草和移民工程。青海省采取财政拨款、异地办学的措施,解决移民子女的教育问题。义西拉毛就是首批进入异地民族实验班的三江源移民子女,现在青海省乐都县一中“三江源”民族实验班念高三。
义西拉毛告诉记者,她每天都看《新闻联播》,希望更多地了解外面的世界。她说:“我从电视上看到十七大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以后家乡的生态建设肯定会越来越好。我们生态移民子女能有今天这么好的教育,都是靠了党中央的好政策。今天上午,学校组织收看了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的电视直播,我们相信十七大的好政策一定会落实到每一个三江源移民的身上。”
义西拉毛的家地处长江源头的玉树藏族自治州治多县,当她得知要到800多公里外的乐都一中念书时,心里有几分害怕,毕竟自己只会说藏语,也从没有出过远门。到了乐都这个青海东部的农业县,她发现什么都是新奇的,乐都县城也比老家的县城繁华多了,在这里能够接触到电脑、电视等现代化的东西。
青海省教育厅民族教育处处长雅拉毛介绍,异地办学的目的就是让三江源移民子女过汉语关、学好知识,为将来掌握谋生技能和融入城镇生活打好基础。
据了解,像义西拉毛这样异地就学的藏族移民子女在乐都一中、七中共有375名。学校为他们提供的生活用品大到被褥,小到牙刷,为了照顾藏民族的生活习惯,学校还增加了牛羊肉的供应量。
“昨天给在州上居住的父母写了一封信,告诉他们我现在生活得很好,能学到很多知识。”义西拉毛说。
义西拉毛告诉记者,刚进入乐都一中念书时,考试总分只有200分,而在最近的一次考试中,她的成绩已经达到350多分。老师说,这个分数在汉族学生中都已处于中等水平,而且国家对少数民族学生高考还有加分政策,因此义西拉毛“到北京上大学”的理想很可能会变成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