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职业教育大发展变“棒棒军”为产业大军
本报记者 崔丽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优先发展教育时,特别提到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短短的几个字,让十七大代表、重庆永川区委书记刘强备感振奋:“这意味着职业教育将迎来大发展的春天,也意味着永川的职业教育发展会再上一个新台阶。”
永川区从2003年开始启动职业教育规划,对全区每一年初中、高中应届毕业生没有升入高中、大学的学生,通过延长职业培训方式,对他们再培训两到三年,使其获得一定劳动技能、技术,为实施就业创造条件,成为新型劳动者。
刘强说,此项工程是由政府进行的义务教育培训,政府为此每年全额出资1000万元左右经费,包括学习费、实习费,让所有的农民子女都能通过一两年的免费培训,掌握至少一项实用技能技术,从而消灭“棒棒军”,实现从人力资源向人才资本的转化。
永川有30所职业院校,目前已经有6所与政府签约实施这项工程,“今年我们已经培训8000多人,除了农民子女,还包括城镇困难家庭和一批"4050"人员。”刘强说。
事实上,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思路不断清晰,职业教育取得重大进展。截至目前,中央财政已投入专项资金38亿元,重点支持建设763个职业教育实训基地、446个县级职教中心、468所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和28所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十一五”期间,中央财政用于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的经费将超过100亿元。
永川职业教育走在前面的实践已经初显实效。刘强说,过去初、高中毕业生直接进入劳动力市场,或者外出打工,劳动技能差,缺乏竞争力,通过职业培训可以大大提升劳动力素质,提升职业技能,可以改变过去认为的“农民弱势、农村落后”面貌。
而且经过职业教育培训,可以大大提高劳动者收入。
“我们通过对比分析,发现一个没有经过职业培训的初级劳动力,其年均收入是6000元至8000元,而一个经过专业职业技能培训的劳动力收入能达到每年1万元至1.5万元,提高近一倍。”刘强说。
更重要的是,永川职业教育的大发展也为重庆市城乡统筹发展提供了一条切实可行的新思路,城乡一体化首先就是从统筹城乡劳动力培训素质抓起。
从2005年开始,永川作为重庆职业教育基地,探索性创建了被作为职教发展的第四种模式,也被称为“永川模式”的“城校互动”模式,即城市突出以职教为特色,职业教育依托城市发展,形成城教互动、资源共享的模式。
2006年4月,温家宝总理到永川视察时,对职业院校学生提出,新一代劳动者不仅要会动脑,还要有动手能力。最大的公平是教育公平,要让人人都能平等接受教育。
刘强说,温家宝总理的讲话大大促进了职业教育发展。大力进行职业培训,永川已经尝到甜头。
目前,永川职业院校设置了106个专业,学生的积极性非常高,就读学生来自全国各个省区市,设立了全日制本科院校、高职、中职共30所,在校生总人数达10.5万人。
“十七大为职业教育大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永川已经制定了职业教育大发展的新的战略目标。”
刘强介绍,从今年起永川更加注重职业教育素质提高,注重职业学校质量品牌提升,强调塑造品牌,职业教育培训要面向重庆,辐射全国,“争取把永川打造成中国西部职业教育高地,成为新型人才摇篮。为重庆工业经济发展服务,为全国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做贡献。”
让职业教育学生走向全国,走出国门,目前永川毕业的职业院校学生有的已经到新加坡、日本等国家,从事缝纫、服务业工作,很受欢迎。作为“订单”式培训,现在全国很多大中型企业走向永川,如华为、中兴技术等企业,和永川实行有效人才培训对接,进行定向职业培训,为企业培训专门的所需要的各类人才,一些数控机床专业、电子专业学生供不应求。中直国家机关部门的服务人员培训也是热门。今年从职业学校毕业的3.9万名学生,就业率达98%以上。
“3年后,永川只有技工,没有农民工,"棒棒大军"的称谓将为一大批高素质、新型的技术工人所替代。”刘强信心十足地说。
本报北京10月22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