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义成的卧室非常简陋 本报记者 赵云峰 文/图
先后自费近40万元创办“家庭养老基地”
他 15年照顾109名孤残人(图)
他,今年58岁,从领导岗位退居二线后,本可以含饴弄孙,安享天伦之乐,可他却依靠着不到20亩山地,15年来,自费帮助和赡养了109名孤寡残疾老人。他,就是原南郑县工商联副主席郭义成。
老人高兴 “养老基地”每周能吃两次肉
25日,记者经过2个多小时的行车和步行,赶到南郑县青树镇郭义成的家庭养老基地,看到他正在与5位孤寡残疾人吃午饭。
“要是没有老郭这样的好人,我早就被饿死了。他真是我的大恩人!”72岁的王金章老人说。他双腿残疾,又无子女,生活无法自理。在别人的介绍下来到这里已经7年了,“在这里,我们这些孤残人,得到了郭义成的细心照顾,生活得很好,我们每周都能吃上两次肉呢!”
在郭义成的卧室里,简单得除了一张桌子和一张床外,几乎再看不到什么可称之为家具的东西。在木板床的褥子边缘,还露着铺床的谷草。郭义成说,这些人的温饱、生病等问题都需要花钱,所以,目前,这里连一台电视机都还没有买。
偶然之事 让他萌生建个“养老基地”
交谈中了解到,郭义成出生于南郑县一个普通农家,从事了多年的农村基层工作,非常了解农村一些孤寡老人的艰难处境。
1991年,在南郑县冷水区公所附近有个李姓老人,身体多病,但日子还过得去。当年夏天,老人的儿子发生车祸死亡,随后儿媳改嫁,他老伴因悲伤过度撒手而去。听到老李的不幸遭遇后,时任冷水区副区长的郭义成萌生了建“养老基地”的大胆想法,当年便在红寺湖边以每年700元的价格租赁到20亩山地,并拿出家里多年积攒的5000多元钱修起10间土坯房,“养老基地”初见雏形。
不久,他迎来了第一位“住户”——时年57岁的西乡县人刘和先。1990年刘和先的老伴得重病死亡,家里的房屋又起火被毁,走投无路的他带着两个未成年的儿子流浪到南郑,靠给人打短工生活。郭义成得知情况后,在1992年农历腊月二十三这天,租车将其接到“养老基地”。刘和先在“养老基地”种起洋芋、包谷,直到1993年,刘和先的一个亲戚找到“养老基地”将其接走。临走时,郭义成还送给他8件衣服。
名声在外 孤寡老人向往“养老基地”
此后,不断有孤残人来到郭义成的“养老基地”,可他却不张扬,开办“养老基地”的事也从不对人说起。直到1998年,有熟人到红寺湖游玩时,无意中发现他竟然养着几位老人,才使他的事迹被人所知。当年,这个“养老基地”被南郑县老龄委命名为红寺坝家庭养老基地。而这,使得郭义成的家庭养老基地成了许多孤寡老人向往的地方。包括西乡、略阳、勉县以及四川仪陇县的多位老人,都曾在这里生活过。
去年8月,南郑县城周家坪至红庙公路沿线村庄,经常会看到一位蓬头垢面、面色苍白的老太太漫无目的地游走着,并不时向附近居民讨要食物。在好心人的指引下,她投奔了“养老基地”。郭义成说,这名老太太刚来时,说自己叫陈崔莲,和家人发生矛盾跑出来后,找不到回家的路,沦落为乞丐,只知家在两河口。郭义成多次与南郑县两河乡联系,但均未找到老人的家属。今年春节前,在闲聊中老人说出了她是略阳县人及儿子姓名,郭义成据此打电话向略阳县政府求助。3天后,陈崔莲的儿子赶到“养老基地”,看到走失半年多的母亲仍很健康,他非常感动,拿出2000元酬谢郭义成,被婉言谢绝。
郭义成创办“养老基地”15年来,已自费投入近40万元,前后照顾了109名孤残人。他也被省政府授予“敬老好儿女”、“助残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家人支持 儿子愿接手“养老基地”
作为一名国家干部,收入很有限。家人曾经不理解,多次劝说,但看到郭义成诚心要干下去,妻子和儿女们转而经常资助他创办“养老基地”。
郭义成说,他的“养老基地”从筹办到现在,几乎把他和家人的钱都投了进去。这些孤残人,还有部分劳动能力,但需要有人组织。他的“养老基地”,就是把这些人组织起来,让他们干一些力所能及的活,比如放牛养猪和干部分农活。只要不发生大的自然灾害,基地20亩山坡地的收入,基本可以满足这些人的消费。他的钱主要花在给这些孤残人看病或者有些人死后的丧葬费等方面。“这几年,用于看病的钱越来越多,但这些人很多还没有享受到农村的低保,合作医疗更不用说。希望政府有关部门能够更多地关注这些孤残人。”
对于未来的设想,郭义成说:“现在我还能干,只要身体健康,再加上家人的大力支持,不管多难,一定能坚持把‘养老基地’办下去。去年与正在部队服役的儿子交谈时,儿子称,将来愿意接我的班继续干。”
谈到此,郭义成很欣慰地说:“儿子很孝顺,我想他会兑现承诺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