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工服务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发展
华南理工大学在长期的办学历程中,尤其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以办学体制改革为突破口,将自身的发展融入国家特别是区域的发展;利用地处改革开放前沿地区的地缘优势,在全国率先开展共建和联合办学,开创产学研结合培养人才的新模式;面向区域需求主动调整办学结构,提供优质创新资源和创新服务;通过争取地方和企业参与办学,进一步加强了学校与社会、人才培养与经济建设的联系,增强了学校的办学活力,改善了办学条件,有力地推动了学校的快速发展。
与时俱进:勇立潮头担当重任
华南理工大学在长期的办学历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了自身的办学理念。孙中山先生创办的广东大学(1926年改为中山大学)是学校重要的历史源头。历代华工人都秉承了中山先生“爱国,兴国”的办学宗旨,时刻牢记自身的历史使命,顺应时代需求,勇立潮头,敢担重任,主动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1952年学校成立之初,校筹委会副主任、副院长、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陈永龄就指出,院系调整是基于“全国就要展开伟大经济建设,迫切需要大量德才兼备的建设干部”,要“改革教学制度,为国家培养具有专门科学技术知识和高度政治觉悟的建设干部”。1953年校党委第一书记张进提出要根据中国社会经济、政治特点和要求来修改苏联教材,教授知识。
上世纪60年代,学校提出了结合华南亚热带经济办专业,以学校优势主动为地方经济服务的办学思想。
上世纪80年代,处于改革开放前沿的华工,在国内较早经受了两种体制交替带来的阵痛。为冲破封闭的办学状态,自求发展,学校不断探索教育与经济、学校与社会结合的有效途径。80年代初期,学校就提出“服务面向重心下移,人才培养质量和学术水平上升”的口号,将服务面向直接定位为“立足华南(特别是广东),面向全国,通过为地方服务体现为全国服务”。
上世纪90年代初,学校终于找到了与社会有效结合的突破点,在全国率先开展共建和联合办学,取得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高校办学体制改革的重大突破。
进入新世纪,学校提出要将自身的发展融入社会发展的大循环中,互相促进,共同发展,形成良性循环。2003年12月学校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开放活校”的发展战略,要求全校强化开放的观念,建立开放办学机制,使学校不仅融入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大循环,而且要进入国际教育、科技竞争大舞台。要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开展多形式、多层次、多方位的联合办学,加大学校向社会各界的开放度,努力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建立有利于学校发展的良好社会环境,为学校发展争取更多的经费和资源。
当前,在建设创新型国家尤其是建设创新型广东的历史进程中,学校明确提出,要从战略和机制上把学校的发展与区域的发展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承担起满足国家战略需求、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双重任务,在解决广东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上有新的更大的作为。加快推进创新型大学建设,努力成为国家尤其是广东创新体系中知识和技术创新的源头、人才和思想的“储备库”,努力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发动机”。
学校自成立以来,在上述办学理念引领下,在较高的起点上实现了长期快速发展。同时这也是地处改革开放前沿地区的学校增强核心竞争力,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
联合共建:产学研结合走办学新路
华南理工大学充分利用地处改革开放前沿地区的地缘优势,在全国率先开展共建和联合办学。紧紧抓住原国家教委与广东省实行共建华南理工大学的有利时机,积极与广东省有关部门开展联合办学,开创产、学、研相结合培养人才的新形式。
在共建的有利形势下,学校积极与广东省有关方面开展多种形式的联合办学。一是与地方行业主管部门和企业联合办二级学院。先后与广东省电力工业局、广东省交通厅合办电力学院和交通学院,与有关企业合作建立了造纸与环境工程学院、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建筑学院等,面向地方培养人才。二是与地方政府和企业联合建立了工程研究开发中心,进行科技合作。先后与广州市联合建立了化工开发中心、汽车研究开发中心等。三是与国际著名公司合作,联合培训人才和开展技术合作。与广州OTIS公司进行联合培养,与葡萄牙ISQ研究中心合办华欧焊接技术研究中心,与美国IBM公司共建计算机技术中心,与德国西门子公司共建自动化培训中心等。四是与广州石牌地区5所高校开展联合办学,与相邻科研院所开展科技合作。联合建立的学院通过建立一种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参与机制——董事会,沟通学校与社会的联系。
2001年10月,教育部与广东省做出了重点共建华南理工大学的决定,广东省将学校的改革与发展纳入本省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之中,并给予相应的政策和资金支持。上述两轮共建和多种形式的联合办学打破了学校与社会相互隔绝的状态,架起了学校与社会联系的桥梁。
进入新世纪,面对创新型国家、创新型广东战略的实施以及广东加快步入科学发展轨道的新形势,学校“触角前伸,重心下移”,促进“共建”和联合办学不断丰富和发展。获广东省政府贴息贷款17亿元,建成了一个现代化的新校区。与广东省科技厅、广州市科技局共建广州集成电路设计中心、广州纳米生物材料工程中心,与广州汽车集团共建广州汽车技术中心,与民营企业共建广州汽车学院,与省(市)知识产权局共建知识产权学院,与各地市政府、企业共建科技创新体系,先后与广东乐百氏集团有限公司、奥地利贝加莱自动化公司、广东省食品进出口集团公司等15家公司和相关机构共建了植物蛋白工程研究中心、现代工业装备控制实验室、珠江桥食品工程研发检测中心等15个研究开发或工程研究中心。在广东佛山、阳江、梅州、揭阳、河源、云浮、中山、惠州等10个地级市设立工业技术研究院、技术创新与服务中心等等,从而构建了面向国家和区域产业发展需求的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平台。
良性互动:学校与社会双重受益
学校在主动服务社会的同时,也得到了地方政府和社会的大力支持,从社会获得了大量办学资源,极大地提高了学校的办学水平和办学实力,使学校在与社会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和提高,而不断发展壮大的学校又反过来为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做出更大的贡献,从而构建了现代大学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机制。
“联合共建,主动服务,融入发展促发展”办学理念的实践,有力地促进了学校教学和科研水平的不断提高。共建和联合办学提高了教师的科研水平和教学水平,促进了学科专业的调整和优化,加速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高了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性。例如,学校2002年与广东省科技厅和广州市科技局共建广州集成电路设计中心,4年来建成了IC设计平台,使广州市成为集成电路设计企业新的聚集地,在大力推进广东省特别是广州市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发展的同时,为学校的人才培养及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建设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以此为依托,学校建设了“电子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点、“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二级学科博士点,“电子科学与技术(微电子技术)”本科专业被评为广东省名牌专业。学校被教育部批准为“国家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成为全国唯一拥有“双基地”——“国家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和“省级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化基地”的高校。IC设计平台还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与开发的成果:区域多色OLED显示驱动芯片和全彩OLED显示驱动芯片设计流片成功;自主开发的DC/DC电源芯片已成功面市;开发了8位、32位微处理器模块,RSA、DES加密芯片等等。
“联合共建,主动服务,融入发展促发展”的办学理念提升了学校的影响力和辐射力。进入新世纪后,学校不断拓宽服务面向,走出广东主动服务华南和泛珠三角区域,与江西、福建、贵州等地开展校市合作,建立战略联盟,以服务求支持,由地方政府投资进行科技开发,产业化成果优先在当地使用,推动泛珠三角地区的经济与社会发展。
“联合共建,主动服务,融入发展促发展”的办学理念还极大地改善了学校的办学条件。1992年到2000年8年期间,广东省投入学校的共建经费达3.4亿元,“十五”期间广东省投入的共建经费达9.34亿元。学校的办学经费从1992年的1.2亿到2000年的5.66亿再增加到2006年的17.34亿元。“联合共建,主动服务,融入发展促发展”办学理念的实施使学校步入学校发展史上最快最好的历史时期之一,为建设高水平大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同和赞誉,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
2005年,广东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来校视察时高度评价:“广东改革开放二十几年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华工功不可没。”
主动服务:支撑广东支柱产业
根据广东省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需要,调整学科专业设置,优化学科专业结构
学校面向国家,尤其是广东支柱产业和优先发展的高新技术领域,主动调整和优化学科结构,继续巩固和发挥以工见长的学科优势和办学特色,特别是从广东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需求出发,把学校的学科和专业建设与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紧密结合起来,优先发展和大力发展处于科技和产业竞争前沿、广东产业急需及竞争力所倚的学科和专业,以优势学科提高产业竞争力,以新兴学科培育产业竞争力,以多学科的集成增强产业综合竞争力,使学校的供给与区域发展需求相匹配、学科群与产业群相适应、知识创新与技术创新相融合,逐步形成了适应广东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学科专业结构。
目前,学校10大学科门类、67个本科专业、75个博士点和177个硕士点,基本涵盖了广东所有支柱产业和优先发展的高新技术领域,工科总体实力居全国高校前列。学校率先在全国设立了软件工程、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信息安全工程、能源工程及自动化、法学(知识产权方向)等专业。近年来,学校与广东省科技厅和广州市科技局共同建立了广州集成电路设计中心,建成了国家级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以适应广东电子制造业的迫切需求;成立了汽车工程学院,与广州汽车工业集团共建广州汽车技术中心,为广东汽车产业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撑;与省(市)知识产权局共建知识产权学院,满足广东作为知识产权大省对高级人才的迫切需求;兴办了一批人文社科类专业,满足广东省建设文化大省的需要。
立足广东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需要,着力培养引领行业发展的高级专门人才
改革开放以来,学校把培养适应广东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层次专门人才作为自己的首要责任和任务。为解决广东省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求与理工类人才不足的矛盾,不断扩大办学规模,并逐步增加在广东省的招生数。广东生源占学校招生总数的比例逐年增加。2004年广州大学城投入使用后,学校每年在广东的招生数达3300人,占全部招生数的52.3%。
进入新世纪以来,为适应广东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创新型广东的需要,积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创新型工程人才培养方式,努力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积极为广东在全国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人才和智力资源支持。
改革开放以来,华工毕业生在广东经济建设的大潮中引领发展,勇立潮头,成为广东省经济建设的重要技术和管理骨干,为广东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如TCL集团总裁、CCTV2004中国十大年度经济风云人物、2004广东十大经济风云人物李东生,深圳中集集团总裁、CCTV2004中国十大年度经济风云人物麦伯良,珠海格力集团总经理朱江洪等。据统计,在珠江三角洲的企业中,60%以上的厂长、经理和主要技术与管理骨干都是华工毕业生。
面向广东经济建设主战场,开展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
学校以我国、特别是广东省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和依据,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开展科学研究和科技工作。按照“主动融入,有所作为”原则,加强与地方政府和企业的合作,强化与地方政府和企业在功能、资源上的融合与集成,瞄准地方经济发展的重大需求,特别是各支柱产业的重大关键技术和共性关键技术,把学校的综合智力优势、技术优势与社会资源优势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支撑区域经济社会的持续协调发展。近年来,学校在共建和联合办学基础上,又先后建立工业技术研究总院和地方工业技术研究院,构建专职队伍专门从事科技成果推广和与企业相关的技术开发工作,逐步建立和完善以学校工业技术研究总院为核心、以地方研究院为辐射点的学校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服务网络体系,同时,与各行业的龙头企业建立创新联盟或联合建立研究中心,使学校成为区域科技创新的重要组成单元,成为区域科技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发动机,提高了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能力。
改革开放以来,学校一方面围绕广东对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大力加强科技成果推广和对从国外引进的先进技术及设备的消化、吸收、创新,开发出一批适应广东资源和环境的各种先进的加工与制造技术及设备,为广东的轻工、纺织、食品、家电等传统产业的生产技术和装备水平以及产品的综合质量达到或接近国际水平做出了较大贡献;另一方面,围绕以乙烯为重点的石油化工及精细化工工业,以汽车整车生产为龙头的机械制造业,以集成电路为基础的电子工业,以及以先进工艺和新型材料为先导的建材工业整体技术水平的提高,为广东这些支柱产业解决了一批关键技术,提供了一批先进、适用的科研成果。另外,学校积极开展电子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与节能技术、新材料、自动化技术、海洋资源开发等六大综合性高新技术领域的研究与技术开发工作,为广东在这些领域形成新的产业储备了一批高水平、高效益的科研成果。
本版撰文:华平 华轩
图:
华南理工大学成立揭阳市工程技术研究院,为广东地方经济发展服务。
华南理工大学与韶关市政府签署教育科技合作协议。
亚热带建筑国家重点实验室积极推动广东地方经济建设发展。
华工南校区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