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山西新闻网 山西日报 进入论坛手机读报
今年10月10日,是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第十六个世界精神卫生日,特别将“倡导心理咨询,促进精神健康”作为主题,以唤起全社会对心理咨询与精神健康的共同关注。
心理问题困扰社会人群 兰兰(化名)很小的时候,离异的父母就将她甩给了年迈的爷爷、奶奶,十几年来,长期缺失父母挚爱的自卑心理一直困扰着她,最终导致她对生活失去了信心,出现了人格偏移。
省精神卫生中心临床心理科主任彭超英介绍,父母离异、家庭教育方式不当等成为不少孩子产生情感障碍和人格障碍的直接诱因。同时,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和激烈的竞争环境,也成为导致社会人群各种精神、心理障碍问题增多的主要原因。
一直让人羡慕的白领阶层在日趋紧张的竞争中,也面临着一场前所未有的隐性危机,这便是在特定环境下形成的特定心理危机。小张在一家大公司担任业务主管,他每天兢兢业业,生怕自己的位子被别人占了去,于是,一天天,一年年,累得精疲力竭,最终陷入心理焦虑中……
但遗憾的是,由于多数人缺乏心理卫生常识,常常将心理问题当作思想问题和躯体疾病看待,以致得不到及时纠正,从而导致学业、事业失败、社会适应困难乃至诱发各种精神疾病。相关统计显示,去年我国有心理及精神疾病人数达1600万,占到总人口数的1.23%,94.24%的上班族有明显压力症候群,包括焦虑、失眠、情绪失调等问题。
用心理咨询打开“心结” 当一个人面对“心结”,仅靠个人力量已无法解决的时候,及时进行心理咨询就非常必要。
有专家介绍,每年的世界精神卫生日都有一个主题,今年特意将“倡导心理咨询,促进精神健康”作为主题,一方面是要引导人们学会自我调适心理,另一方面就是倡导人们正确面对心理问题,敢于和善于进行心理咨询。
记者在省精神卫生中心心理咨询门诊采访时了解到,心理咨询是指心理咨询师利用专业心理学知识与来访者真诚交流,探讨在生活与工作中,如人际关系、职业、学业等遇到的问题,然后共同分析总结的过程,主要形式为谈话,为求助者服务。
心理咨询专家普遍认为,适合进行咨询的对象主要是由心理因素所引发的心因性问题、社会适应不良问题、情绪调节问题等。同时,专家指出,人们一定要正确面对心理问题,越早解开“心结”越好。目前,我省各类专业的心理咨询机构虽然处于起步阶段,但是人们对于心理咨询服务的关注程度正在不断提高。
看“心病”切莫讳疾忌医 但记者在采访中发现,问到心理咨询的必要性时,许多人认为“有必要”,但在问及是否会去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机构时,绝大多数人则表示“不会”。原因之一就是“怕别人会用异样的眼光来看待”。甚至有人认为去心理咨询机构是“见不得人的事”。此种情况反映出由于缺乏心理咨询知识,从而导致许多人对心理咨询产生了偏见。其实,在日常生活中,有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的人,绝大多数都可以通过心理咨询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但在现实生活中,往往由于没有意识到心理咨询的重要性而延误了治疗。
有专家呼吁,全社会应改变对心理疾病的片面认识,“心病”和“身病”一样,都是一种普通易发的疾病。卫生部特别提出,促进精神健康是每一个人的责任;有精神卫生问题和发生心理危机时,提倡积极寻求心理咨询,使精神卫生问题和心理危机得到有效干预;每个人在一生中都会遇到各种精神卫生问题,认识和正视这些问题,积极寻求心理支持、救助,是避免精神卫生问题、维护精神健康的可行方法。
本报记者秦洋 本报通讯员 褚春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