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杨明清通讯员刘延凤董梅)山东乳山市针对在学生心理方面的困惑,如厌学、逃学、考试紧张、意志薄弱、抗挫能力差、早恋等,在全市中小学范围内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探索出了“他育与自育”相结合的“6+1”教育模式,取到了良好的实效。
据介绍,“6+1”教育模式是指以正面指导、学科渗透、阵地渲染、活动体验、强化指导、家校联手为核心的教育方式,并实行一生一育制度,对个别学生实行特殊教育,建立“特生”档案。在实行“6+1”教育活动中,乳山市城关中学每周开设一节由专职教师执教的“心理健康”课,同其它课程一样落实课时、内容、目标和教材,并将教学效果与教师业务考评挂钩。同时,该校还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各个学科的教育中,利用音乐、体育、美术、生理等学科教育,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品质。
为强化“6+1”教育活动的实效,乳山市城关中学充分利用校园广播、宣传栏、黑板报、心理知识长廊等方式,对学生进行教育。他们以活动为载体,开展了班会主题演讲、青春期知识竞赛、青年志愿者服务社会等活动,通过人人参与,实现自我教育。学校设立了心理咨询室,开辟了知心热线,设置了“心灵之约”信箱、开设了网上心理访谈栏目,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个别指导和解答,并将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通过致学生家长的一封信、召开座谈会、进行家访、发放问卷调查等形式,通过学校联手家庭,避免教育盲区和教育脱节,形成家校教育合力,提升了教育实效。
对心理已经有了障碍和问题的学生,学校安排教师采取个别谈话、心理诊疗、情绪疏泄等方式,实行一生一育,鼓励他们多活动、多交流,树立信心,克服障碍,正视现实,面向生活,挑战自我,实现人生理想。同时对他们的教育情况建立档案,定期进行总结。据了解,目前乳山市全市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整体有了提高,99%以上中学生的心理都非常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