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呼和浩特10月29日专电(记者张丽娜)长调,这门被誉为蒙古族音乐“活化石”的艺术,自2005年申遗成功后,如何有效地传承和保护以及长调还能传唱多久的话题,就一直是专家们关注的热点。
逐渐消失的传承土壤 内蒙古长调艺术交流研究会会长、知名歌唱家拉苏荣说,奔腾的骏马、流动的蒙古包、广袤的草原、山川、河流,是古老的长调艺术生存的土壤,它滋长于草原牧民的生活中,相当一部分蒙古族长调与马有关。
有“马背上的歌唱家”之称的胡松华曾这样说,不骑马是唱不好马背歌曲的。
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蒙古族群众开始过上定居生活,原来生活不可或缺的马匹也渐渐被现代化交通工具取代,和马紧密相连的长调生存空间越来越小。过去很多长调是宴歌,在一些重要仪式性活动中演出,现在年轻一代的蒙古人开始喜欢玩点新潮,许多歌手到宾馆、饭店演唱,歌曲的内容也变得流行起来……古老长调的传承土壤渐渐流失。
歌手齐峰在他的博客里,饱含深情地回忆了恩师“草原歌王”哈扎布:哈扎布生于1922年,他成长的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使他的声音成为真正的天然之音——只有水草丰美、纯净无瑕的大草原才能孕育出的天籁之音。由于当时社会资讯不发达,在草原相对封闭的环境中,哈扎布演唱的长调得以保持其自身高度的纯粹性。
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艺术研究所研究员、中蒙长调民歌联合保护协调指导委员会委员刘新和认为,时代发展了,大环境必然发生变化,长调传承土壤的流失不可避免。他说:“我们需要保护原生态艺术,但不是固守,现在艺术类高校、艺术研究所里培养的年轻人依然热爱长调,为了适应现代人的口味,他们给长调注入了新鲜的时代元素,这也是一种传承和发展。”
传承人生存处境令人忧虑 记者日前来到通辽市科尔沁草原,这是历史上长调民歌最为流行的地区之一,但是在这里原生态蒙古族长调民歌已经很难听到了,当地的群众告诉记者,很多长调老歌手相继去世,还在歌唱的艺人普遍生活得比较辛苦。
哈扎布的弟子、生长在长调故乡内蒙古锡林郭勒盟的芒莱组建了阿巴嘎纳尔长调协会,主要是为了搜集、整理哈扎布生前演唱作品、声像制品,整理出版阿巴嘎纳尔长调歌曲的书籍资料,培养一批新一代长调歌手,使蒙古族长调这一传统民间瑰宝后继有人。
协会现在已经发展到60多人,整理出31首长调民歌。“但由于协会没有经费,本想搜集一些基本资料,可是连车辆、汽油都要靠会员们自己垫付,我们的处境十分艰难。”芒莱忧虑地说,他的一个弟子,2006年在协会忙了一年,不但没挣钱,还耽误了家里的生产。今年,为了谋生,只好去旅游点唱歌去了。
刘新和认为:“当前最让人担忧的便是传承艺人的生存处境。”从整体上看,传承人的生存状况令人担忧。一些长调艺人生活条件不好,收入较低,也没有补贴,不少年轻长调歌手经常到餐馆卖唱以维持生活。
为了长调更加悠扬 芒莱说,因各种原因,哈扎布老人生前精心编写的上百首长调曲谱目前已经散失,对他的长调艺术也没有及时进行抢救性保护工作,哈扎布生前甚至没有出一张专辑。
芒莱呼吁,应该利用录音、摄像等现代化手段,尽快把仍然生活在牧区的民间艺人的歌曲收藏、整理出来,这部分人是传承人的主体,是原生文化的主导力量,不能再有损失了。
“以口头传承的长调,只能通过人来完成,一旦因为传承人去世,而没有传承下来,造成的损失是无法弥补的,或许某种长调唱法千年的链条就此断裂。”刘新和说,长调保护的核心和主体是对传承人的保护,涉及文化形态、传承环境、理论研究等,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绝非一朝一夕可以办到。
著名蒙古族歌唱家德德玛说:“长调是我们民族最精华、最有特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我愿为长调呐喊和效劳,也愿意无偿地为长调出力。”她认为,保护蒙古族长调艺术需要社会各界做更多细致、持续的工作。
(责任编辑:赵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