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老一小”为主要保障对象, 对重症残疾、领取最低生活 保障金的人群实施政策倾斜 本报10月31日讯(实习生郑易记者曹丽娟、石丽珠)今天,石家庄市召开全市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实施动员大会,宣布作为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兜底工程”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正式启动。
自今日起,城镇居民可自愿到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站、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办理参保登记。
据介绍,石家庄市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的参保范围为,该市行政区域内、具有非农户口、不属于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覆盖范围的非从业人员。主流人群为“一老一小”,即在校中小学生、18周岁及以下非在校人员,女50周岁、男60周岁以上居民,和劳动就业年龄内未参加职工医保且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的残疾人员、无用人单位且领取最低生活保障金的人员;户口在农村,但常年随父母在城镇上学的中小学生、入托幼儿。据统计,目前石家庄应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的人员为160万人。
石家庄市城镇居民医保筹资标准按当地居民上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左右确定。市区参保的学生、18周岁及以下非在校居民每人每年缴纳100元,18周岁以上其他人员每人每年缴纳300元。各县(市、区)和矿区根据当地居民上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一般控制在每人每年150元至240元。重度残疾(1到2级)和领取最低生活保障金的人员,按其缴费标准,资金全部由政府负担。
考虑到石家庄“城中村”比较多的特殊情况,该政策还特意规定:在劳动就业年龄内有劳动能力的居民,经政府就业扶持不能就业的人员可自愿参加居民医保,就业后必须参加职工医保。其目的在于确保人人享受医疗保障,但对这部分人员补助标准略低。
从现在起到12月20日,凡是符合居民医保参保条件的人员,可持户口本、身份证、学生证、低保证和残疾人证等有效证件,到户口所在地的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站、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办理参保登记。
石家庄市力争在2007年底前,使居民参保率达到40%,2008年达到80%,2010年达到90%以上。
精品栏目推介
· 杨柳青
· 燕赵论坛
· 纵横谈
· 一线写真
· 世说新语
· 明星传真
· 名家
· 直笔春秋
· 心灵独白
多媒体数字报纸
快速阅读 全屏阅读 下载阅读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服务条款 广告业务 实习申请 网上投稿 新闻热线 友情链接
河北新闻网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copycenter 2000-2007河北新闻网常年法律顾问:河北得正律师事务所李海峰 郝斌 虚假报道 有偿新闻 低俗之风 不良广告等问题 举报电话:88631166冀ICP证030017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