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还敢乘公交车吗?笔者所以提出这个问题,是因为社会上发生的有些事实在令人寒心!
据报道,10月30日,77岁的广州市原市长黎子流和74岁的广州市原副市长刘念祖乘坐广州地铁,考察地铁现状。在拥挤的乘客中,两位老人一直站了十多个站,期间一直无人为其让座。
两位老市长一手拿着资料,一手抓住扶手站着,周围坐着的年轻人或看报纸或听MP3,没人理睬两位老人。
看罢这条消息,有人也许会说,此事有一定的特殊性,两位老人原来是市长,又是考察,身体看着恐怕也不错,车上很挤,叫老市长尝尝老百姓出行的滋味也好!
这是不让座的托辞。市长老了也是老百姓、老年人,而老百姓特别是普通老头、老太太乘公交车的滋味很不好受。据报道,重庆的张大爷今年76岁,7月24日,他和老伴带小孙子乘476路无人售票公交车到市儿童医院看病。上车后,他到最后一排坐下,把包放在旁边空座位上。这时上来一个十六七岁、身着运动装扎马尾辫的少女。她走向张大爷身边欲坐空位。张说:“这里有人。”此时,张大爷的老伴抱着小孩蹒跚上车。“马尾辫”强行要坐。“给你说了这里有老人和小孩!”张大爷加重语气说。令所有乘客意想不到的一幕发生了:“啪”的一声,“马尾辫”一耳光扇在老人脸上。“你这娃儿怎么动手打人!”老人挥着拐杖气得说不出话来。“你管老子的,老不死的……”“马尾辫”对老人动起拳脚,乘客忙劝阻。
这自然是个很极端、很个别的事例。看罢这条消息,令人心惊胆颤。但有人也许会说,张大爷乘公交车不懂规矩,不应为孙子占座位,少女打他耳光肯定不对,应受谴责和处罚,但老人毕竟占座在先啊!
说来说去,最后似乎得出一个结论,老年人是真不该自找罪受、自讨没趣,不该乘那公交车了,那是年轻人的世界。可是,老年人不乘公交车又乘什么呢?有资格乘轿车的毕竟是极少数,有钱“打的”的也不太多,大部分老年人还得靠公交车。笔者就是一个经常乘坐公交车的老年人,在车上,既为年轻人主动让座而感动,而感谢;也对不肯让座的年轻人理解和体谅,车上人太多,挤得满满的,年轻人也很累,自己在他们眼里大概还不算太老,还没到值得让座的高龄,如此等等。总之,左思右想要为年轻人不让座找出理由。但对有些年轻人的行为,实在不好理解,他们对老年人那种蔑视的目光、冷漠的态度和粗暴的举止,实在令人寒心。这种现象在公交车上并不鲜见,歧视、侮辱老年乘客的事时有发生,媒体有报道,人们也见过,老年乘客很是凄凉。
要让老年人有勇气乘公交车,愉快、轻松地乘公交车,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上车后有个座位,而我们的许多公交车还不具备这个条件,发达国家的公交车也难以保证人人有座位。这就提出了一个乘车文明、乘车公德问题,一个提倡让座的问题,老、弱、病、残、孕在公交车上是应该受到该照顾的。尊老爱幼、扶弱助残是美德。对这些道理的认识和实践,体现了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时代的精神风貌、人的素质。
很难想象,如果是一个对站在自己身边老年人都不愿意帮助的年轻人,他怎么可能献身于自己的祖国和人民呢?要知道,人都会老的,今天的年轻人明天也会变成老年人,今天的老年人昨天也是年轻人,在人与人之间特别是在年轻人与老年人之间还是多点尊重和关怀吧!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